从问题设置与处理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设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eng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语文教学界十分关注的话题之一,也是语文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难题。问题设置与处理作为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问题;语文课堂;有效性
  语文课程改革已过去十多个年头,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语文教师们正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摆脱枯燥乏味的困境,令语文课堂的学习更为高效。所谓“有效”,不在于教师一堂课内灌输了多少,而更多关注学生一堂课吸收了多少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积极思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问答式教学法是语文课堂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通过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这种教学法,将重点落在老师的提问上。朱绍禹先生说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保证”。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处理,包括问什么、如何问等,一直是长久以来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难题之一。
  一、问什么、问谁
  (一)教师提问需明确、具体、集中
  完成语文学科任务,需要师生双方在学习进程中密切配合、良好互动,因而课堂的问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堂课要高效,教师的提问也必须明确、具体、集中。提问明确指问题设置应当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提问明白究竟该掌握什么知识、锻炼什么技能。提问具体指问题内容不可过于宽泛,否则学生的思路便会不着边际。提问集中指问题设置必须紧扣教学重难点。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是丰富的,如《曹刿论战》,一堂课教学的内容可以是人物形象、论战方法、文言文字词句相关知识等等,如果问题不集中,会使得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形同虚设,导致课堂教学的混乱。
  (二)教师提问需包含思考空间
  语文课堂中时常可以听到语文老师询问各种问题,例如“这句话写得生动不生动”,学生不用思考也可以作出肯定且准确的回答。有效课堂需要有效问题,那么有效的问题该如何设置?教师在立足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从课文的多个角度切入,如在关键处设问、从疑惑处设问、从争议处设问、从矛盾处设问,甚至可以从无疑中激疑,总之应尽量避免过于肤浅的问题。
  (三)问谁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班级的学生们都存在较大差异。教师的设问必须有梯度,做到因人而异。对于基础扎实、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深入文本的问题,令他们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对于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能力弱的学生,则应该设计相对简单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让他们有话可说。
  二、如何问
  课堂上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何将设计的问题以更加灵活巧妙的方式展示出来,使学生有聆听并参与的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那么究竟该如何设问、如何引导?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一)转换提问方式
  陶行知有言:“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同样是教授《阿房宫赋》的结构层次,一位老师的提问方式是“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另一位老师是“人教版将‘宫女’和‘宫藏’合为一段,苏教版将‘宫女’划为一段,‘宫藏’与议论合为一段,哪个版本好?”对比之下。后者的提问方式显然巧妙得多,也更能够激起学生的思考兴趣。
  (二)多层次递进
  学习的过程一般都是先易后难、由简入繁的。对于复杂的话题,教师应当将之分解为几个简单的、有层次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跟进课堂,保证学习效率。如《背影》一文的设计,教师的提问及学生的回答顺序是这样的:
  (1)车站送别,父亲给儿子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答:背影。)
  (2)父亲做什么的背影?(答:为“我”买橘子)
  (3)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有什么样的感情?(答:爱)
  (4)父爱与母爱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答:父爱含蓄深沉)
  (5)课文为什么重点描述父亲的背影?
  前四个问题都是为学生回答第五个问题作出铺垫,这样层层引入,学生的思考程度逐步加深,对于较难的问题也能够给出一定的解答。
  (三)根据课堂情况及时调整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总会产生各种教师事先无法预料的问题,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设问。一位教师在设计《哦,香雪》这篇文章时,设计了一个问题。她询问学生:香雪和凤娇,更喜欢谁?按照设想,一般会有两种观点。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一边倒表示喜欢香雪。教师在此基础上先和学生深入探讨了香雪的人物形象,继而灵机一动,问学生,难道凤娇就没有可爱的地方吗?进而引导学生感受另一个人物,全面理解小说的主题。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言语表达的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可以说,影响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然而有关问题的设置与处理是教师们绝对不容忽视的部分。教师的设问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课堂活动的开展,因而,广大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们需在这一方面多下工夫,做到好提问、提好问,真正为推动语文课堂有效性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包建新.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尹建军.新课程背景下设置语文问题的原则.考试周刊,2012(31)
  作者简介:
  吴文越(1993~),女,汉族,籍贯:江苏南通,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其他文献
最近,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将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列为国家发改委改革联系点。这表明了国家各有关部门对浙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和举措的充分肯定,
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加强,可供架设电路的土地资源日渐稀少,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大量出现违规建筑,严重影响了电力的正常运行.电网的规划与实施关系到整个城市与国家电力运
期刊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就是我们都曾经是学生。如果有人问你:“你最尊敬的老师是谁?”你会说是哪些老师呢?是博学多才的?是年轻帅气、美丽动人的?还是热爱学生,甘于奉献的?我想大家首先选择的一定是热爱学生、甘于奉献的老师。  2000年9月不满20岁的我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儿时的梦想来到了这片教育绿色的净土上。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又一次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师身上那独有的魅力!刚开始,学校安排我担任一年级语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们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提倡,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很大发展。下面笔者就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逐渐发展朝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我国的测绘技术已经从数字化完成了向信息化的转变,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测绘技术的更新过程标志着我国的测绘
高中物理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自从新课改后,怎样导入高中物理新课的教学方法成为了高中学校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了能让学生在新课程标准下学好物理知识,全面提高学
机器人教学是老师们又爱又“怕”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要学会编程的原理、知识技巧,要会动手搭建机器人……时间紧,任务重。本文提出从生物特征开展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
自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来,15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绝非易事,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需要思想观念从传统发展观向科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侧重于“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因而,英语阅读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生自主探究进行研究,并对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