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检测原代乳腺癌细胞对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药物敏感性,来综合评估吡柔比星用于乳腺癌辅助化疗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科就诊的129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新鲜肿组织,采用胶原凝胶体包埋肿瘤细胞原代培养法培养原代乳腺痛细胞,检测其对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敏感性;并同时将139例Ⅱ b~Ⅲ C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T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及TEC(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进行4~6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并观察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的变化及毒副反应.通过回顾性分析2003至2006年收治的1241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所应用的化疗方案,将其分为CAF(环磷酰胺+吡柔比星+氟尿嘧啶)组及CEF(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预后.结果 原代乳腺癌细胞对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药物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3);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87.8%,TAC组和TEC组的总有效率、病理完全缓解率、临床完全缓解率、临床部分缓解率以及病情稳定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过程中两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便秘、心脏毒性、肝肾功能异常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仅TAC组胃肠道反应(恶心或呕吐)为46.5%,低于TEC组的66.2%(P=0.019):CAF组与CEF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9%、78%,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82%,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吡柔比星及表柔比星在药物敏感性检测方面、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和毒副反应方面、乳腺癌治疗的远期疗效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吡柔比星可以与表柔比星一样用于乳腺癌辅助化疗的一线药物。
乳腺癌对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药物敏感性及有效性的对比观察
【摘 要】
:
目的 通过检测原代乳腺癌细胞对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药物敏感性,来综合评估吡柔比星用于乳腺癌辅助化疗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科就诊的129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新鲜肿组织,采用胶原凝胶体包埋肿瘤细胞原代培养法培养原代乳腺痛细胞,检测其对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敏感性;并同时将139例Ⅱ b~Ⅲ C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TAC(多西他赛
【机 构】
:
300060,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儿童医院,300060,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
【出 处】
:
中华医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1年91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血液病是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年来,由于血液病生物学特性认识的进步,新药物的应用及支持治疗的加强,血液病的疗效有了较大提高.但血液病诊疗仍具有:(1)治疗策略选择多;(2)治疗周期长、合并症多;(3)风险大等特点.因此,加强对血液病治疗有指导意义的生物标记研发,建立血液病治疗的预警预测体系,对于指导血液病的合理治疗,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小马儿神经衰弱,常常成宿的睡不着觉,望着发白的窗帘儿,望着,想着……rn小马的妈妈已经走了两个多月了,可是,他却常常觉得妈妈就在身边.如果是晚上,妈妈一定在客厅里看电视,
紧张:当代人的健康杀手 2001年4月3日。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开设了疲劳专科门诊。自开诊以来,这里的病人便应接不暇。 从理论上讲,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人类已经可以用医药手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我国卫生检疫有多处相通点,多种理念可为我国卫生检疫提供有益启示,在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法制规则意识、面对危机的改革意识、基础
本文介绍了BCJ— 2型波导充气机的工作原理 ,并分析了导至其过启动的原因、影响及解决方法。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BCJ-2 waveguide infl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