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终南山,只是看上去很美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隐居终南山”再度成为热词,是因为媒体和网络对如是、周杰这对年轻的隐居夫妇的报道:“青山、绿水、蓝瓦,品茶读书;布衫、草帽、小铲,采药看病。这就是2000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如是和丈夫目前在终南山里的状态。”如是曾在渭南一家医院上班三年,后来停职进修。去年开始与丈夫一起山居终南,采药、熬药,治病救人。报道说他们是“为了慢生活”,网友评论中也热切地表达了对他们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逃离城市里的拥挤、污染、雾霾和垃圾食品”。配合着文字的,还有二人在山间大量的美图。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种向往里,画风有点不对。
  首先,这对夫妻在山上行医,给村民治病,有没有行医资格?妻子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但她声称,“治病药方来自老军医刘衡和出家的师傅”,看起来非常像是“非法行医”。夫妇二人在终南山用老军医的秘方行医,叫人无法不联想到开办终南山医院的胡万林。
  当然,如果他们确实已取得行医资格,这种山居生活就无需苛责了。只是这种语焉不详的新闻报导很令人揪心。说白了,那不像报道,而是对某种不了解的生活方式赤裸裸的传销。你只顾着自己隐居终南山,也不管人家终南山受得了受不了。
  没错,国外也有一些环保主义者会采取更极端、更离群索居的生活,来从事隐居实验、环保实验。虽然我未必欣赏那些“疯子”的狂热精神,但他们在探索一种可能,是一种生活方式上的“极限运动”,自己承担后果好了。但和国外的隐居实验能够较为真实地呈现实验中的苦难、危险、乐趣和矛盾不同,国内报道对这种小资的隐居,基本呈现清一色对“桃花源”的艳羡,隐藏了很大的误导性。选择性的报道,不仅片面地美化了这种生活,还有意遮蔽事实。
  个人有经济实力,辞去工作,去山间休个闲、度个假,没问题;但舆论导向鼓吹这种生活,就滑稽了:那是对真正生活的隔膜。你看看人家夫妻二人,城里有生意,租得起山间的好房子,他们身上的衣物一看就是好料子,想必也不便宜。过段时间人家呆腻了,开着车回城,一点儿也不耽搁他们的中产生活。他们不是村民,不需要对大自然负责,他们有的是退路。
  其实这不是个案,网上一搜“隐居”,新闻比比皆是。我对当事人没有什么意见,我反感的是那种导向。隐居多数目的是减少消费,变相地消耗着当地的资源,透支着当地人的信任;等村民们终于疲惫了,天真淳朴的边际效应减少了,隐士们尽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带不带走云彩还说不定呢。
  据说,朝阳区有三十万散养的“仁波切”(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对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城里人真会玩,现在,手串、红木、国学、“仁波切”,还有中医,都是中产新的标配。有的中产们玩儿厌了,开始玩起隐居。说白了,隐居或许也是一种新的“仁波切”,但那是真正的信仰真正的皈依吗?
其他文献
能够作为中国之物代表的很多,比如汉字、比如水墨,比如中国结,比如长城,但惟有瓷器(china),成了“中国”(China),岂是偶然?  瓷器的美,正如中国的时代,汉唐是雄浑与绚丽的,宋元是简静与质朴的,明清是雍容与华贵的。或者这样的概括总有偏差,但印象却是如此。  瓷有多种,赤橙黄绿青蓝紫,但是,我偏爱青花,或者说,不是我偏爱青花,而是中国人的审美趣味选择了青花,就像中国人选择了水墨一样,其气韵
金融市场从来就没有圣人,更没有神仙。巴菲特的名言曰:如果你看见厨房里有一只蟑螂,那里面肯定不止一只!这一次SEC抓住了巴菲特,他身后还有多少蟑螂?UBS们玩弄LIBOR操纵360万亿美元衍生品,真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杨柳青青四月天,金融界却没有春天的气息,连续暴露出两大令人震惊的丑闻。一是闻名全球的金融大机构瑞士银行(UBS),被指控涉嫌在金融危机的2006年和2008年间,参与操纵伦敦银行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近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番雷人话语,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在微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也触动了许多网友的神经。“40岁4000万”,是励志还是拜金?围绕这一焦点,大家展开了激辩。    教授发表雷人语:    40岁没有4000万别来见我  近日在微博中,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对研究生提出如此
喻国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与传播》主编。    只要有遵守法律、遵守道德的大规则约束,微博就会是一个有利于社会舆论建设的平台和工具。  你“织围脖”了吗?当这句话成为人们的问候语,你就不难发现微博正以迅猛的发展势头,颠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掀起中国人的“话语革命”。然而,微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争议,比如有人称微博为名人的“嘴战台”,再加
10年追杀:美军终结拉登内幕    “基地”组织首领本·拉登,于美东时间5月1日下午被美军击毙于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阿伯塔巴德。从2001年纽约双子塔轰然倒地之日起,追杀本·拉登就成为美国、这一世界最强大国家机器不可推诿之任务。  “9·11”之后,本·拉登“潜伏”的10年,是美国情报部门和全世界苦心搜寻的10年。10年里,一次次失之交臂,一次次从头再未。10年里,本·拉登“死”了无数次。但那些扑朔
21岁的蓝可儿死了,她为八卦爱好者提供了充足的谈资,每一位旁观者都可以用眼睛饕餮她的死亡。  打开电视机,新闻中反复播着“离奇”的视频片段;翻开报纸,是“揭开酒店灵异面纱”等故弄玄虚的标题;上个微博,整个屏幕都是含有恐怖图片的帖子;进入视频网站,可能是她死前最后挣扎的录像,已经被尽情观赏了两百多万次。  我们还要拿她的死亡消费多久?  这个加拿大华裔女孩失踪三周后,尸体在她所入住的美国洛杉矶塞西尔
黑格尔说:艺术的难点在于使外在的现象成为心灵的表现。我的艺术更多的也是对心灵感悟的视觉显现,所要表达和建设的是在油画的视觉图像下影射着的一种关于“水”的人文情怀。  我对“水”的文化阐释:1、“水”是世界文明的母体,所有文明的发端都与水有关。2、“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的内涵。“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在老子看来,“水”的本质接近于“道”的本质。孔子曰:智者乐
瑞士被人誉为“梦想中的国度”,在蓝天白云、雪山平湖之间,有一种远离尘世的豁达在国际组织、银行酒店的背后,有一个民族的自信。城市苏黎世,中世纪古城卢塞恩,“小意大利”提契诺、马特宏峰……风景如画卷展开。 最近,因为酷爱带“百年灵”手表的黑人陈建州被请去瑞士体验飞行之旅。到了瑞士,黑人先到了“白年灵”帮他准备的房间。房间可谓是精心安排,房间的阳台外都是很美的色,黑人只要站到阳台上就能一饱眼福。   
关于可穿戴设备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可穿戴设备是下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另一种是“即便将来你戴了一身设备也还得带手机”。好吧,不管怎么样,我们先来看看可穿戴设备到底是什么?  可穿戴设备通常是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进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设备。在现阶段,被大多数人看好可商用的可穿戴设备包括健康腕带(通过追踪人们的身体活动数据,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的整体分析)、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时时无线同步,在手表屏幕上显示
旅程的尽头,应该是一片能够单独面对自己内心的净土,如果你仍然相信纷繁嘈杂的世界有这样的角落,在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幽野晴空之下,面对海天之际扑面而来的云海、雾气,一定会说:净土在此,天堂不遥。  产生这种感觉的第一个瞬间是在登上沧海楼极目远眺之时。此刻,仰观云天、俯瞰大海,整个亚龙湾美景尽收眼底,真正的海阔天空的感觉。大海与长天一色,云雾飘然,人在云雾中,仿佛置身人间仙境,美得有点不真实。而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