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政治影响及其教学启示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2319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沉重地打击了世界经济,冲击了国际政治秩序,也给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然而一年多来,我国不仅率先开始了经济的复苏,而且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充分证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独特魅力,也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对于帮助高校学生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和信念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關键词】全球金融危机 政治影响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信心、信念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033-03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一年多来,世界经济经受到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同样,金融危机的政治影响也波及全球,冲击着现行的国际政治秩序,也给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本文拟综述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政治的影响,并结合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实践,探析如何提高科学发展观教学的针对性、坚定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毋庸置疑,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沉重地打击了世界经济,而且也冲击了国际政治秩序。尽管此轮金融危机的阴霾似乎已被世界经济回暖的微风吹散,但其政治影响却是深远的。在这场危机中,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了新态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新变化。
  关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国际政治影响,有学者认为,本轮金融危机对当代国际政治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国际关系整体运营方式的影响,二是对大国关系的影响。”[1]也有的认为,经济危机将使得“国际政治的权利结构会发生变化,美国的霸主地位会受到挑战”,也会为“地区一体化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2] 还有的认为,其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美国霸权经济基础的重大冲击,二是对国际政治理论体系的冲击,三是对全球政治体制的冲击。[3]
  由此不难看出,此次金融危机所涉及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金融、经济的范畴,它不仅对国际思潮有很大影响,而且还涉及大国关系的变化、国际政治的变迁以及国家间权势的此消彼长。[4]
  二、我国经济和政治形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年多来,面对危机,我国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国际社会共度时艰,率先引领了经济的复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特别是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同比增长8.7%,圆满实现了2009年初制定的“保八”目标,表明我国经济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的明显下滑,率先实现了经济的总体回升。[5]但在全球主要国家经济下滑趋势明显、复苏缓慢之背景下,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我国的国际经济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一年多来,我国大力加强经济外交工作,积极为国内经济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首先,我国不仅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还积极开展金融外交。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及时出台了应对措施,及时推出了四万亿人民币投资等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和政策。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开展金融外交,宣示我国政策立场,扩大国际影响。从2009年初开始,胡锦涛主席访问亚非五国并先后分别赴英、美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温家宝总理访问有关欧洲国家,习近平副主席访问拉美国家,吴邦国委员长作为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20年来首次访问美国等等。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访问,国家领导人都将抵御金融危机摆在了显著位置。更重要的是,国家领导人成功的访问不仅推动了同往访国双边关系的发展,而且对于提振国际社会信心,共同应对危机,扩大互利合作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国家领导人还全面介绍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和积极贡献,深入阐述中方应对危机的立场主张,提振信心,充分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其次,我国采取了切实有效的经济外交政策,与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提升我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如我国积极协调与新兴大国等发展中国家合作,密切同主要发达国家对话沟通,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尤其是我们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不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无条件援助,还在国际社会中强调应优先解决发展中国家融资困难等问题。这些政策的出发点,是致力于推动国际合作,在切实维护我国自身根本利益的同时,努力提高国际间金融、经济的合作水平。这些都说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的行动坚实有力,中国的声音备受关注,我们用经济实力和经济外交争取了国际政治空间,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
  再次,危机促使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有所收敛。随着金融危机突显中国地位的重要性,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也随之改观。2008年西藏“3•15事件”以后和北京奥运会前,西方利用所谓的人权和民主问题对中国大放厥词,利用涉藏、涉疆等问题对中国横加指责。国际舆论环境出现了对中国不利的态势。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有所改善。出于需要中国帮助的考虑,为了尽量不激怒中国,西方在打价值观牌或者人权牌上有所收敛,转向低调。这些都为我国发展经济、拓展国际政治空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我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面临挑战
  应当承认,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冲击是巨大的。能否应对好这次危机,不仅决定我国经济是否能够健康发展,而且还将决定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地位。
  其一,就国内而言,从2008年前后出台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以及取得的经济发展效果来看,我国应对危机的措施对确保经济较快平稳发展确实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政策效果还有一个滞后性,要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就业”的经济建设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经济完全复苏还尚待时日。另外,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危机袭来,国外需求的减少,我国商品出口下滑,工厂停产,工人下岗,局部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我国经济能否快速平稳发展、能否有效地保持国内政治形势的稳定,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
  其二,就国际而言,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各国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如美国新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号召国民买“美国货”,欧洲有些国家也纷纷效仿。特别是“中国制造”依然是外国政客操纵的靶子,如奥巴马政府2009年9月宣布对我国出口至美的汽车轮胎征收高关税。这势必将对我国货物的正常出口产生很大的影响,反过来还将影响国内的就业形势,影响国内的稳定。再如,美国等西方国家最近又在我国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大做文章。另一方面,西方反华势力并没有停止对我国的攻击。如西方有些人长期对我国怀有根深蒂固的成见或偏见。他们往往故意把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简单化,诬称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政治上的“独裁”或“威权”,不讲民主、自由、人权等等。更有些人顽固坚持冷战思维,大肆制造各种各样的“中国傲慢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必胜论”的观点。[6]同时,西方少数国家或组织仍然在台湾、涉藏、涉疆等问题上干涉我国内政,试图破坏我国经济发展的和谐政治环境。
  其三,我国周边地缘政治环境动荡。亚洲政局能否稳定、经济能否发展对我国政治经济有着很大影响。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亚太地区局势动荡也明显增加。我国周边从西到东、从南到北,很多邻国卷入政治、社会风波或经济、金融动荡之中。在西亚和南亚,阿富汗战乱不已,塔利班不断制造恐怖暴力事件,巴基斯坦政治危机迭生,印度民族分离活动与部族冲突加剧,泰国屡次爆发反对政府的大规模示威抗议而使国家陷入社会动乱和政治危机,小国缅甸也内乱不断,朝鲜半岛因朝核问题而局势紧张,日本政局也因党争问题而动荡不断,如此等等,都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
  三、对高校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启示
  如前文所述,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世界经济,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然而一年多来,我国不仅率先开始了经济的复苏,而且在国际社会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充分证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独特魅力,也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也为高校的政治理論课程的教学,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因而在高校科学发展观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帮助高校学生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坚定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信念。
  1.加深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在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政治经济的机遇和挑战,从以下两个方面加深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
  其一,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提供了应对金融危机的理论武器。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方面要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全面客观地分析金融危机对我们的挑战,主要是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领域的影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对外贸出口的影响、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影响等等。同时我们还要分析金融危机为我国完善科学发展模式提供的机遇。尤其是帮助学生清醒地看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虽然对眼前的经济发展带来某些影响,但从实质和长远看,有利于我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提升,这对于我国实现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实现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都是难得的机遇。[7]
  其二,科学发展观为我国提供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战略。从2008年我国前后出台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来看,我国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瞄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就业”的经济建设目标,在防范金融风险与鼓励金融创新、采取适度宽松财政和货币政策、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内需与开拓国际市场、发展生产与节能减排等诸多方面坚持发展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率先实现了经济的复苏,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在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的环境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些成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自身国情,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结果。”[8]
  2.坚定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一个与西方政体不同的国家,中国何以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成就?在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何以能够较西方国家率先实现经济复苏?对于这些问题,西方人一直没有找到公认的答案。
  金融危机之中,有关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话题,再一次引起了全世界前所未有的关注。西方学者、政要在研究中国问题时频频使用“中国模式”这个概念,描述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有模式。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改革开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条道路,即为“中国经验”或“中国道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中国道路”已经被国际社会所公开承认。如果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是从正面来肯定这种模式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则从反面印证了这一点。西方为解决危机,不得不打破自己的理论教条,放弃自己长期以来的理论坚持,不得不使用他们一直批评中国所使用的行政干预和国有化政策。实践证明,我国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独有的竞争力、高效率和适应性,使许多外国政治家、学者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认为它凸现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而这也恰恰证明了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的“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最终站得住”的科学判断,也将更加坚定高校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在科学发展观的教学中,我们分析了“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的本质区别,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在政治上,中国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而没有照搬多党制和议会政治。在经济上,中国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实行全盘私有化,而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政府的宏观调节与指导。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的文明传统,同时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发展理念上,中国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充分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我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9]
  参考文献
  1 朱 锋.金融危机对国际政治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2):15
  2 袁正清.从三个层次看金融危机的可能政治后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2):19
  3 王 雷.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迁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2):1~8
  4 毛旻铮.浅议全球金融危机的国际政治影响[J].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2)
  5 朱剑红.“保八”成功,我们信心倍增[Z].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819561.html, 2010.01.22
  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答中外记者问[Z]. http://lianghui2009.people.com.cn/GB/145766/146770/148941/,2010.3.14
  7 肖志恒.科学发展观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之策[N].南方日报,2008.12.10
  8 温家宝.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在200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Z]. http://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2009-09/10/content_12031968.htm, 2009.09.10
  9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0
其他文献
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宋秀芳,开朗健谈,谦逊儒雅,谈吐中不失学者风度.身为高级工程师的她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勤奋努力.在她的带领下,江苏省科协的事业蒸蒸日上,她以
7月13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270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虽然时隔三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又一次回到8%以下,但仍然高于年初制定的7.5%的预期目标,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1—6月份增长20.4%,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4%左右,进出口保持适度平稳增长,综合分析,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我们既要看到当前经济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不断进步,道路桥梁工程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也得到了持续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愈演愈烈,各个道路桥梁施工企业都加大了工程造价管理力度,以便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建筑工程中共有四个阶段,即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以及竣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始终贯彻在这四个阶段之中,科学合理的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对整个工程有着非凡的意义,能够直接影响建
【调研背景】2018年11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对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一锤定音”的指导意义。2018 年11月15日至17日,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对安泰乐(厦门)集团有限公司项
期刊
【摘 要】当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强,养老问题成为了我国备受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近年来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社会养老保障的相关政策,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实际推行养老保障政策时,仍面临众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障政策在民族地区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养老保障;政策实施;困境;思路  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
水利水电工程土石坝施工技术运用可有效解决工程施工的环境及土质结构问题,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强度及实际安全性,为水利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本文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土石
2009年3月26日上午10点阜新市单板加工协会正式成立。大会拟定了协会总章程,会议选举了名誉会长:敖秉义(市政府巡视员)、会长:山崎(关巍)、副会长:郭海武等,秘书长:王新颖为
为了保证城市客运站设计建造的科学性,设计人员要认识到客运站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并能结合实际的设计工作需要以及客运站运行需要,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本文就城市客运站其各种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始终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既要全面又要有侧重点。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重点,本文对如何加强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了探讨,目的是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工程造价是指工程从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方案论证、设计招标、工程实施以及实施中的管理等各环
在千年更迭之际,地球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