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秘儿童粪便短链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c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分析化学技术建立正常儿童粪便样本中短链脂肪酸的指纹图谱,并分析其在功能性便秘(FC)儿童中的变化,探讨肠道短链脂肪酸变化在儿童功能性便秘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便秘组,对照组35例,平均年龄6岁,便秘组15例,平均年龄6.5岁,均符合儿童功能性便秘罗马Ⅲ标准.取所有儿童粪便样本提取短链脂肪酸(SCFA),应用气相色谱技术(GC)对SCFA的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对照组儿童每克干粪中SCFA的含量为(51.89±17.62)mg/g,其中各SCFA的含量依次为:乙酸,丁酸,丙酸,异丁酸和异戊酸;与对照组相比,便秘儿童每克干粪中SCFA总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1.01);其中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减少,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增加,其含量顺序依次为:异丁酸最多,异戊酸次之,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最低;便秘组粪便中sCFA浓度(87.29±33.42)mg/L较时照组的(17.36±8.12)mg/L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功能性便秘儿童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含量减少,比例失调,但浓度升高,功能性便秘的产生可能与肠道内短链脂肪酸吸收过度以及局部的短链脂肪酸浓度升高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人体形态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和考试平台应用于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对照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2014级~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72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临床医学专业1班~4班的365名学生设为实验组,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教学并采用网络考试平台进行测试;将临床医学专业5班~8班358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实物标本讲授和纸质试卷考试方式。通过两组学生的实验考试和
目的分析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2014年~2018年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中的心肺复苏成绩,为优化培训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2014年~2018年在北京儿童医院参加规范化培训的323名住院医师的心肺复苏考核成绩为研究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考核成绩进行分析,采用SPSS 21.0和Excel 2007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
目的 回顾4例小儿胆道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诊治经验,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改善预后.方法 对4例小儿胆道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临床表现、诊治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男3例,女1例,年龄1岁10个月~5岁5个月,黄疸4例,发热1例,腹痛1例,陶土色大便3例,尿黄4例,皮肤瘙痒1例,右上腹肿块1例,合并结石者1例,误诊为肝炎者2例.本组1例术后1年半复发并肝转移,1例已术后2个月,尚存活,2例失访.结论 小儿胆
目的评价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江苏省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结业考核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进一步制定规范化、科学化的考试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资料分析方法。2018年9月,选取2013年~2018年江苏省南京鼓楼医院1 713名内科住院医师的规培结业考核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成绩为研究对象,分析和评价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合格率、信度、难度和区分度等指标。结果2013年~2018年,
目的 探讨改良胆肠袢式(Warren)吻合术治疗小儿胆道扩张症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采用改良胆肠袢式(Warren)吻合术治疗28例小儿胆道扩张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30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胆肠袢式(Warren)吻合组术中完成胆肠吻合的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组,两种术式具
人民卫生出版社积极实践、探索创新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之路,依托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第九轮的修订,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突出"一服务""两融入""三融合"的特色,发挥数字传媒新技术与平台建设双重优势,以经典医学教材融合转型助力医教协同背景下的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