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浙江湿地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3683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岛湖

  对于湿地,虽然人们耳熟能详,但未必清楚其确切的概念。
  按照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不管是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及水域地带;不论是静止的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及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只要兼具富含水分、水成土壤和适水生物这3个要素,都可以称其为湿地。由此可见,我们通常所见的江河、湖泊、沼泽、溪流、珊瑚礁等都是湿地,人工开挖或修筑的池塘、水库、运河、水田、盐池等也都是湿地。事实上,湿地的范围远比一般人想象得要宽泛得多。
  按照这一概念,浙江省在全国虽然属于面积较小的省份,却毫无疑问是一个“湿地大省”。这一方面体现在浙江湿地在全省土地面积中所占的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和世界平均水平。浙江省虽然总面积仅10多万平方千米,却拥有湿地面积近2.5万平方千米,湿地占全省土地面积的比例高达24.2%。
  另一方面,又体现在浙江拥有丰富的湿地类型上。浙江的地貌类型非常复杂,海岸线曲折绵长,沿海港湾和岛屿众多;同时,内陆水域面积比重较大,江河、湖泊、池塘密布,水网纵横交错,素有“江南水乡”之称,加上气候的南北过渡和地貌的东西转折,使浙江的湿地资源呈现出类型多样性的特征。在浙江省近2.5万平方千米的湿地中,63.9%是人工湿地,其中绝大部分是水田,占52.3%。天然湿地中,近海及海岸湿地最多,占24.8%;河流湿地其次,占10.8%;另外还有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
  坐拥全球最多岛屿的千岛湖
  千岛湖位于浙江淳安境内,部分与安徽歙县交界,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人工湖泊湿地。这里原本是重峦叠嶂的山区,源自安徽境内的新安江及其支流流经此地,在山间形成无数季节性溪流和水潭。新中国成立后,在新安江下游淳安与建德的交界处修筑新安江大坝,淹没区形成了一个面积达567.4平方千米的人工湖。
  筑坝成湖后,之前一座座绿色的山头成了一个个葱茏的小岛,珍珠般散布在清澈的湖面上。据统计,在水位高程为108米时,千岛湖上面积超过2500平方米的岛屿有1078个,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湖泊。
  千岛湖平均水深31米,最深处达117米,贮水容量178.4亿立方米,因而又是水生动物的天堂,鱼类资源特别丰富,有13科94种形态各异的淡水鱼类。
  千岛湖岛屿森林覆盖率达95%,故有“绿色千岛湖”之称。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824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树种20种,特别是保存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阔叶混交林及千亩田、磨心尖的植物分布群落等,成为植被考察和专题旅游的特色资源。
  如此好的生态环境当然也很适宜野生动物的生长繁殖,湖区生活着野生兽类61种、鸟类90种、爬行类50种、昆虫类16目320科1800种、两栖类2目4科12种。依托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千岛湖成功开发了蛇岛、鹿岛、猴岛、鸟岛等以动物为主题的岛屿,并且推出了冬季候鸟、相思会歌、老鹰叼鱼、鹭鸶捉鱼等特色景观,深得游人青睐。
  迷宫般的湖泊湿地下渚湖
  下渚湖湿地地处杭嘉湖平原,位于德清县境内,总面积10平方千米,中心湖区面积1.3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3米,是长三角地区原生状态保持最完整的天然湖泊湿地之一。
  下渚湖湿地的地形地貌非常复杂,其湖面或开阔如漾,水天一色;或狭窄如港,汊道曲折。遍布湖区的600余处岛屿和沙渚土墩形态各异,生长着茂密的翠竹和芦苇,形成了湖中有墩,墩中有湖;港中有汊,汊中套港,弯曲缠绕,宛若迷阵的奇异景观,故有“水上迷宫”之誉。这样的地形源自长期的地貌演变。2亿年前,这里是古海洋的一部分,其后由于地壳运动,古海洋转变为陆地,海岸线东移,于是在低洼处形成了南太湖流域众多的溪、漾、湖荡,下渚湖湿地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湖荡之一。
  据史料记载,下渚湖一带在夏禹时为防风古国。防风乃治水有方的一代诸侯,故下渚湖又名防风湖,在湖的东西两侧有防风山、禹山,山上古迹众多,山下有防风祠,祠中存有吴越王钱鏐所立古碑。同时,下渚湖一带又是良渚先民生活的领域,古防风国即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下渚湖湿地植被茂密,人为干扰少,因而成为鸟类栖息繁殖的理想之地,芦苇丛中水鸟成群,野鸭、白鹭、沙鸥、灰鹭等飞禽随处可见。下渚湖湿地最吸引人的地方当属朱鹮岛,这个岛有两大亮点:一是国宝朱鹮养殖基地,朱鹮是稀世珍禽,2008年,德清县联合浙江大学启动朱鹮易地保护暨野外种群重建工程,从陕西楼观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引进10只朱鹮,计划利用5年时间实现人工繁育的朱鹮在下渚湖放飞;另一大亮点是湿地标本馆,该馆收藏并陈列了下渚湖周边的1419种动植物标本。
下渚湖湿地

  湿地上长柳树森林的仙山湖
  仙山湖位于浙江长兴县西部的泗安镇,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公园占地总面积26.38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7平方千米,人工湿地面积超过16平方千米。仙山湖地貌景观独特,生物资源丰富,柳林和水鸟是这里的两大特色。仙山湖上有一座仙境般的岛屿,岛上缓滩环绕,树木茂盛,漫步四方,各成绝景。在岛的南端,有一片特别奇特的景观,那就是在生长在湿地上的柳树林。只见大片的水草湿地中,生长着全国独一无二的水中柳林——日本三蕊林,长堤栈道穿林而过,美不胜收,被游客誉为“中国的亚马孙”;在岛的北端,大片浅滩湿地阔达舒坦,碧水清冽可人,成群的白鸽翩翩起舞。
其他文献
恐龙的起源和分类已有了较成熟且主流的学术观点,但英国一个研究团队提出的新观点,不仅重新对恐龙进行分类,还认为恐龙可能起源于北半球而不是传统认为的南半球。一般认为恐龙在演化过程中有两大分支,即骨盆与鸟类相似的鸟臀目恐龙和骨盆与爬行动物相似的蜥臀目恐龙。前者包括禽龙等鸟脚亚目恐龙以及三角龍和剑龙等有甲恐龙,后者包括霸王龙等肉食性兽脚亚目恐龙以及梁龙等巨大的蜥脚亚目恐龙。通过分析大量早期恐龙在解剖学上的
绝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都是名副其实的生产者,依靠光合作用而生存。它们不仅自食其力,而且能为其他动物提供粮食、能源、洁净的空气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但是,绿色开花植物中也有一些好吃懒做、不劳而获的“家伙”,就像血吸虫、蛔虫一样过着寄生生活,菟丝子就是其中的代表。因此,有人认为它们是“魔王的丝线”,是靠抢劫为生的强盗,亚麻、大豆、黄豆、花生、烟草、蔷薇、马铃薯等数百种植物都深受其害。不过,对于菟丝子也有另外
美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由老鼠心脏肌肉细胞驱动的机器鱼,能够对光信号做出反应,在水中游动。这条机器刺 长1.6厘米,不到真刺 的十分之一。研究人员用黄金制成一具“骨架”,再铺上硅胶制成的鱼鳍,鱼鳍最上层布有20万个老鼠心脏肌肉细胞。心脏细胞通常自发跳动,但这些细胞中加入了海藻基因,只有暴露在特定波长的蓝光之下才会收缩。当心脏细胞跟随光线指挥收紧或放松时,机器刺 就会上下扇动鱼鳍。研究人员希望相关研究
衙門是旧时官员的办公之处,其实,早先官员的办公处所被称作“牙门”,而不是后来的“衙门”。而“牙门”之称,源于“牙旗”。古时常用猛兽的利牙来象征武力。当时战事频繁,王者打天下、守江山,完全凭借武力,因此特别器重军事将领。军事长官们以此为荣,往往将猛兽的爪、牙置于办公处。后来嫌麻烦,就在军营门外以木头刻画成大型兽牙作饰,还常在营门口设置旗杆端饰有兽牙、边缘剪裁成齿形的牙旗。军中听号令,必至牙旗之下。于
201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 遗址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物,这在国内外旧石器时代遗址中都极为罕见。其中,木制品的发现不仅填补了该领域国内研究空白,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木制品。  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 蒋庄遗址首次在长江以北发现随葬琮、璧等玉质礼器的高等级良渚文化墓地,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范围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  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中国研究人员发现,如果男女是一对情侣,则能更好地合作。研究显示,情侣在合作期间,双方大脑额上回区域出现脑-脑信号同步现象;这种大脑的同步信号与其合作行为之间显著相关。同时,男女在合作中处于不同的角色,热恋中的男女在合作时,女性多处于主导地位。
某日,酷爱养植花花草草的退休工人俞大伯在花卉市场里闲逛,一个熟悉的名字忽然映入他的眼帘——“观音座莲”。俞大伯上前仔细观看,不禁有些愕然:在他的印象中,观音坐莲好像应该是一种多肉类植物啊;可是,眼前的这盆“观音座莲”,叶片长得纤细而又舒展,仿佛鸟类的羽毛一般,分明就是蕨类植物的样子嘛!满心疑问的俞大伯好奇地咨询卖花的摊主究竟是怎么回事,结果摊主指指那张花名牌,笑着说:“大伯,您看看仔细哦!”俞大伯
被称为“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的基因分子或基因剪刀已经在生物医学和生命领域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巨大影响。除了对人的基因和人类胚胎的编辑引发巨大争议外,目前这一技术在编辑动物基因方面获得相当多的成果,为治疗人类疾病和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提供了广阔平台。    现在研究人员已经能用CRISPR基因剪刀来编辑猪、鱼、猴子、羊、兔子、老鼠、蝴蝶等动物的基因。下面可以梳理一下CRISPR
“女汉子”受不受男性欢迎?  与“女汉子”相比,有女人味的女性更受男性欢迎。究其原因,是受到男性的雄性激素以及各种心理的影响。除此之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最近,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生物学家对来自28个国家约2000名18~24岁的男性进行实验调查。他们选取了20名女性的正面照, 通过加工使其分别显得更有女人味和更像“男人婆”,然后让这2000多名男性从中选取最喜欢的一种。结果证明,他们的选择跟
在古代,“文章”一词与其现代意义迥异。“文”和“章”都指有色彩的条纹图案,红蓝相间叫“文”,红白相间叫“章”。“文章”二字连用,即指色彩斑斓的图画。“文章”被译为現在的“文字作品”之意始于汉代。那时,社会上崇尚文字的风气极浓,人们都喜欢用“文章”来赞美那些文采华丽的作品。久而久之,就演变为今天的“文章”,成为专指文字作品的固定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