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生化学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_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日益上升。因此现代教育尤其重视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迁移能力通俗讲就是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学会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教育心理学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这句话就充分揭示了迁移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下面就详细探讨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对它的培养。
  1.初中生化学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1从初中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来看,初中化学是任何一名学生初次接触化学知识的基础,为此,要让每一位学生有良好的化学基础,引起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这就有必要教导学生学会迁移,学会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诸如类比、联想等等。让学生学会迁移,也就是让学生学会用已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新问题,寻找知识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也能进一步深化已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2从化学知识的学科角度来看,化学知识包括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化学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它的学习过程也可以大致分为“感知、加工、形成、联系、整合、应用”这几个阶段。而初中化学是学生化学知识教育的启蒙教育阶段,让学生理清化学知识的来源以及感知化学知识的概念很是重要。初中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学会找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规律,找相似点。这种能力的培养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2.浅谈初中生化学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途径
  2.1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组图的方式来培养学习迁移能力。曾经在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给你的思维画一幅导图”,这句话形象揭示了有关思维的深深奥妙。我们知道,化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零散的,而所谓思维导图的方式就是确定一个中心主题,由这个主题展开一系列有关联的分支,这样层层推导就有利于知识重点的把握,找到知识之间的关联,由此及彼,从而不断扩展知识面,培养良好的学习迁移能力。我们可以用化学课本中有关“燃烧与灭火”的知识来举例说明。假如以“火”为主要主题,由它展开则可分出这样几个次主题,即燃烧条件、预防火灾、如何自救、认识消防标志,在燃烧条件中又可以分为着火点、氧气、可燃物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串联知识点,也可以让学生学会系统地掌握知识,真正做到学习的有效迁移。
  2.2引导学生重视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迁移能力。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有其自己的规律,通过重视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看到知识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逐渐养成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举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在“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当中,我们首先通过实验现象的感知、实验现象的分析从而归纳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对此现象的微观分析得出,原子质量、原子种类、原子数目不变,从而让学生清楚元素的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明白化学反应的实质,也能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感悟、体验,增强化学知识的迁移观念,提高初中生的化学知识迁移学习能力,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2.3引导学生学会课后复习,课前预习,学会总结、反思。迁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在已有的认知系统下来实现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运用,即它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来进行发散、转换。所以,学生学会复习是形成知识系统网络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学生学会知识点之间转移的一大重要前提。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构建有效的知识网,通过知识网络的建构来将新旧知识、相关联的知识进行梳理;从而使知识更加合理化、系统化。而复习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复习不仅使原有知识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加深理解,同时这也是将新旧知识联系、关联新旧问题、拓展学生迁移能力的重要手段。
  2.4引导学生学会概括知识点的特征,学会寻找知识点之间的相似性。初中化学极具零散性,而它又是化学知识学习的入门。为此,初中生应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化学知识。引导学生提高自身概括能力,即要在实际的解题运用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找到知识点的特征,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共同成分,这也是促使学生学会迁移的一个重要手段。初中的化学知识比较零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并不十分明显,学生所接触的化学知识也较简单,知识量也不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更清楚明白地理解化学现象。因此,学生要有效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微妙关联就需要学会概括,学会寻找规律。我们知道,初中化学中的概念与原理是化学知识的基础,我们的任课老师可以从具体的实验现象着手,引导学生学会从具体中发散,从具体中概括事物本质属性,通过这来实现知识的迁移。
  初中化学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当代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普遍较大,他们所面临的不仅是要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同时也肩负着父母家人的重大期望。为此,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扩展知识迁移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而做到这一点还需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配合,需要师生之间的长期探索。
  (作者单位:云南省景洪西双版纳州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体育课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的教与学活动,它不同于其它课程容易组织管理。作为体育教师做好课堂教学组织是非常重要的。体育课堂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的及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效率;提高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
本文以我国信息服务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择其2010-2013年研发强度为因变量,资产负债率、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和资产自然对数为自变量,利用SPSS13.0软件描述性统计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把目光和注意力投放到电子商务创业上,随之而来的便是更多的创业研究者提出构建适合大学生网上创业的平台和模式。然而在实际的大学生网上创业中,更
自2009年以来,江苏省中考英语听力和口语采用了“人机对话”自动化考试模式。从本质上看,“人机对话”就是基于记忆和技巧的特殊训练的模式,要求学生在大脑中对英语的语音和语法
对于语文学科来讲,其是很多科目学习的基础,唯有学好小学语文,才可以更好的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期间,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与学生十分头疼的内容,教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收效甚微,很多小学生不愿进行阅读学习。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出现了调整,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也应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措施。兴趣教学法能够极大程度调动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
“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这一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新大纲中被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新大纲“以发展学生为本”,鼓励采用典型个案例子的方法,在94个
【摘 要】把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成一个具有生活化的真实场景,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真实性,并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会理解并运用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得到锻炼,从而达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生活化;实效性;实施方法  语言是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文化,它本身就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只有在生活中被使用,才有它存在的价值,而使用语
【摘 要】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公民教育。历史教育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利用好历史课堂这块主阵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历史教学;方法;德育;渗透  当今社会迫切需要德才兼备的各种人才,初中生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何将他们培养成为适合时代需要的接班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