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喉咙痛 警惕异物作怪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ho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涵晚上从幼儿园回来,妈妈发现他不愿吃东西,不停地喊喉咙痛,而且不断地流口水。急忙把孩子抱到医院,医师详细询问了孩子的情况并做了有关检查,告诉妈妈宝宝的食管被异物卡住了。通过一种不留后遗症的食管镜取出了异物,是一个红色塑料五角星,最长直径达25毫米。
  宝宝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小儿磨牙发育不全,食物不能像大人一样充分咀嚼;孩子在进食时嘻笑、匆忙或注意力不集中,食物未仔细咀嚼,不慎将混在食物中的骨片、鱼刺咽下;有的孩子喜欢把硬币、小玩具等物含咬在唇齿间,稍不注意,随着说笑、惊吓或吞咽口水,将异物吞下。另外,孩子的保护性生理反射不完善,当其口含异物,在奔跑、嬉戏或受外界突然刺激时,易将异物吞下;或学龄儿童睡熟时,松动的假牙脱落而误咽,形成食管异物。还有一些孩子食管本身的疾病,如食管狭窄等,也常常发生食管异物。
  食管异物的常见症状有:
  1.吞咽困难:其程度与异物大小有关;异物小,虽有吞咽困难,但仍能进流汁;异物大,可完全堵塞不能进食。
  2.流口水。
  3.疼痛:异物较小或圆钝时,为梗阻感;尖锐、有棱角的异物刺入食管壁时疼痛明显。当异物压迫气管时还有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严重者可并发食管炎、食管穿孔、纵膈气肿、气胸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日常生活中预防食管异物,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要加强对各类小玩物的管理,不要将这些物品放在孩子够得着的地方,防止孩子随意放入口中;告诫孩子不要将小玩物放在口中玩耍,以免不慎咽下。如果误吞异物,应尽早到有条件的医院耳鼻喉科将其取出,切忌自行吞咽饭团、馒头、韭菜等食物,或用手、筷子捅咽喉部,均易造成食管划破、穿孔,发生出血或感染,十分危险。民间流传用饮醋口服可软化鱼骨等方法,缺乏科学根据,不应尝试,以防延误病情加重损伤,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增加治疗困难。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的教育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中等职业教育也相继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而教学方法的改善是促进教学改革的核心。本文主
除了在学校开设"死亡教育"课程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持有正确的态度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
通过课程整体设计,我认识到课改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基于工作岗位对课程设计的整体把控,使课程专业性、系统性更强;实践项目教学法,使学生主体作用得以体现;课程评价方法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