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文教师的素养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2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对教师的学科业务素养提出新的要求。为了落实中学语文新标准的要求,教好中学语文新教材,中学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的修养,逐步提高教学能力。语文教师的素养包括文化、文學修养;良好的语文修养,良好的专业基础;对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的重要问题的正确认识;具有本学段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能力和教学艺术;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辩证的思想和方法;等等。
  那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呢?很简单,“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读书,是提高自己语文素养的捷径。看看别人在干什么,能让自己少走弯路。读的书多了,自然而然地就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并在教学中多实践,多反思,时间长了,就会不知不觉得到提高,在教学时就会以更高的视角来看教材,就会更好地驾驭教材,从而上出一堂好课。
  
  1 教师的人格魅力
  
  首先是热爱语文,并使自己的学生也爱语文。这是语文教师素养最重要的一条。能够使学生喜欢语文,语文教学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观察那些成功的特级教师,无不是从心底热爱语文,才使他们的语文教学艺术日趋成熟,他们的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2 打好古诗文的基础
  
  语文越来越重视优秀古诗文的积累,要求高中生背诵古文20篇、古诗50篇。初中语文规定课文中“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高中语文规定课文中现代作品、古代作品和外国作品的“比例一般可为5∶4∶1”。由此可见中学语文对古文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师70%是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相比,古文功底较弱恐怕是多数人的通病。这将成为用好中学语文新教材的绊脚石。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自觉、主动补好古文这一课。
  
  3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要求“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又规定“在全部(高中)课文中,文学作品可占60%”。同时,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第三、四册,集中进行文学鉴赏教学,培养学生感知、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注意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因此,可以说强调文学教育,是新教材的又一重大变化。这同时也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文章鉴赏能力,否则不可能全面贯彻、落实新教材中的文学教育的要求。
  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读、写、听、说的楷模,语文教师必须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必须能作文、多作文、作好文。高中新教材选取文学作品时,选入卡夫卡的《变形记》、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莱蒙托夫的《祖国》、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阿瑟·密勒的《推销员之死》等;选取科技文时,选入杨振宁的《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里夫金等的《熵的定律》、霍金的《宇宙的未来》、王磊的《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等;另外还有钱钟书、余光中、朱光潜、宗白华和余秋雨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对教师的阅读面和阅读能力的要求都相当高。同时,中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好网络等媒体。可见,新教材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
  
  4 语文专业技能
  
  语文专业技能包括基本的语法、修辞、写作、口头表达、书写等能力。这一条相信经过正规师范学校学习的教师基本具备,关键是如何在教学实践和继续学习中把这些能力锻炼提高。
  
  5 语文教学理论修养
  
  语文教学理论素养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标准等理论的学习。这是教师比较缺乏的。笔者也曾经以为不需要学习什么理论,及至教学很多年后,就遇到一个瓶颈,无法在已有的基础上提高。所以,教师还是要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理论,才能高屋建瓴,把握全局,了解语文教学的本质,才能使课堂变为学生所需、所欢迎、高效的课堂。
  
  6 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一切改革首先是理念的更新,因为理念是行动的向导。因此,语文课程的改革,首先必须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入手。语文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更换一种全新的语文教科书,有了全新的语文教科书,不一定会产生全新的教学方式。只有深刻领会和把握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内涵,并运用这些现代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使语文课程改革取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县林南仓中学)
其他文献
以2005~2009年教育技术学专业核心期刊〈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中的文章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总结复杂性理
学校德育既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还要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中职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世界观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最佳时期。创新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在管理机制、德育教科研、丰富多彩的活动、家庭社会等方面进行实效性创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才能提高德育工
摘要长期以来,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教育观念的落后一直是制约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瓶颈。在追求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在项目实践中信息技术应用已成为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可或缺的新动力。  关键词项目引领;区域教学模式;探索    背景    近年来,随着实施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国家二期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远程教育项目、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氯普鲁卡因是一种新型的短效酯类局麻药。临床应用有不需皮试,起效快,代谢快,全身毒性低等特点。但有关氯普鲁卡因行腰-硬联合阻滞的报告不多,为此作者对50例病人进行观察,现报道
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各结构各层次之间的有序和谐运行,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咨询机制,使社会管理决策逐步实现科学化,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科学的意见和建议
1 情感交流,这是识字教学的切入点  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从科学的角度讲,教育界要严格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从艺术的角度讲,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创造,需要师生双方的心有灵犀一点通,需要情感的融通。由此看来,真正成功的教育应当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而这种融合的中介就是情感的交流。情感是一个人投身于某事的态度趋向。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其积极情绪,与教师形成情感上的默契,才能有较强的学习动力。那么如何
随着骨科手术的迅速发展如脊柱、四肢内、外固定、显微手外科、颅骨手术等,由于内固定材料的变化无常,骨科器械也不断的更新,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更好地配合手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病因,探讨OSAS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其疗效.方法:150例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常规行鼻咽纤维喉镜、CT、X光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