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的探索探述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xi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不明礼仪的成因有多个方面,也只有本着“人本关怀”的教育理念,才能对其进行科学的礼仪教育,从而使其礼貌行为始终朝着“正确、先进、科学”的方向不断前进。据此,本文探究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的相关策略,希望能为各位幼儿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幼儿礼仪培养方案。
  关键词: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策略
  幼兒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礼貌行为将会对中国社会日后的主流价值观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中华民族素来被誉为“礼仪之邦”,但是目前,受国内外文化和社会现况的影响,幼儿的某些礼貌行为正在发生不良变化,并深刻影响着他们的礼仪学习。为了对幼儿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渗透为人处世的道理和行为,幼儿教师需要基于“人本关怀”开展科学的礼仪教育。如下是我的详细分析。
  一、当前幼儿不明礼仪的成因
  (一)思想性格方面
  现在的幼儿大多是10后,其中更有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宠爱让他们小小年纪就形成了严重的自我倾向,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重己轻人的性格特点。同时,幼儿还处在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他们不明白“礼”为何物,更不会懂人情世故,所以往往率性而为,无所顾忌。
  (二)生活行为方面
  受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行为的影响,他们有时候会因为刻意的模仿而学会了打人、骂人等非常不好的行为方式。虽然他们并无恶意,但这些行为方式无疑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严重影响他们对“礼仪”价值的衡量判断。
  二、基于人本关怀的幼儿园礼仪教育策略
  (一)人本关怀的前提和基础
  针对幼儿不良的礼貌行为,这里需要指出一个前提,那就是社会、家庭和学校都需要本着“人本教育”的理念去感化幼儿,不能因为幼儿不明礼仪做了错事就对其进行惩罚性教育,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时,针对某些特殊的幼儿教育群体,比如残障幼儿、留守儿童等,既要关注他们的礼貌行为动态,还要关注他们可能遭受到的来自其他正常幼儿的嘲笑和欺凌,社会、家庭和学校要手拉手共筑健康、安全的环境,切实转变幼儿的不礼貌行为,同时也要防止不礼貌行为对其他幼儿的不良影响。
  (二)人本关怀的具体措施
  人本关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借助的是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以及家校礼仪教育两方面的教育力量,具体分析如下:
  1.发挥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积极影响。
  一是多以社会正能量影响幼儿的精神世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中国梦,在这奋斗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展现出了难得的社会正能量,诸如见义勇为、尊老爱幼、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忠于职守等等,这些社会正能量是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幼儿作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需要多接触这些正能量,多从其中学习作为—个人的品质和修养,继而养成礼貌待^的好品质。
  二是引导幼儿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明辨是非”作为一种礼仪教育的基础性内容,对幼儿思想行为的影响很大。虽然以幼儿的年纪很难明辨是非,但教师和家长仍需要在一些小事中让孩子知道是非对错。同时教师和家长要注意,在教育幼儿正确礼貌行为的时候,不是不让他们接触社会的不良行为,而是要让他们知道这些行为是错误的。
  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在中国梦的指引下,万众一心共创美好生活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幼儿作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承担着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承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重任。所以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引导幼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学习礼仪规范,做到爱国、诚信、友善。
  四是让幼儿发现生活之美,热爱生活。幼儿只有发现生活之美才能谈到热爱生活。大部分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幼儿小小年纪根本没有烦恼,但从客观来说,幼儿虽然没有挣钱养家的压力,但是也承受着教师、家长以及学校人际关系的压力,只有引导他们正确地释放和消解压力,才能让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平凡之美,培养热爱生活之心,继而以积极正确的心态学习和理解礼仪。
  2.以家校教育消除社会不良影响。
  一是渗透独立教育。幼儿还不具备社会生存和生活能力,他们的独立处事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帮助幼儿尽快地适应当下社会的快节奏,让他们尽快摆脱对教师、家人的依赖,学会自己处理一些事情。比如A幼儿骂了别人,家长不能站在前面道歉,而是要让幼儿自主自觉地道歉。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独立教育对那些残障幼儿、留守儿童来说更为必要,努力渗透独立教育,让他们为今后的人生早做铺垫,自然就能增强其抵御不礼貌行为的能力,并学会以德报怨。
  二是渗透规则意识。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幼儿也不能例外,既要尊重人的价值,也要尊重规则的价值。当下,幼儿所表现出的种种幼稚可笑的行为都是因为他们没有领悟社会的隐形规则(包括法律和道德),所以,教师和家长需要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要让他们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可以做得更好。
  三是丰富幼儿的社会活动经验。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和学校里,社会经验非常匮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家长必须要组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可以走出家庭和校园,真正接触社会上的一些人和事,并从中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和幸福,从而树立正确的礼貌行为。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本关怀”作为当前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核心策略,实则是从幼儿不明礼仪的成因入手,有针对性地分析原因,继而对症下药制定相关的礼仪教育策略,每一名家长和幼儿教师都承担着礼仪教育的重责,都需要在理解幼儿心理行为特点的基础上培养其礼貌行为。当然,上述分析只是我的个人浅见,希望各位教师、家长能够基于本文的分析论证继续探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策略,文中尚存的不足之处也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责编:吴娟)
其他文献
2021年开年,B站用一场“2020最美的夜”跨年晚会,赢得年轻人们“爷青回”的追捧。时隔一个月,B站举办“2020年度百大UP主颁奖典礼”回归观众视野。让观众们在直播中领略自己喜欢的UP主(指在网站、论坛等上传视频、音频文件的人)的风采。  弹幕中,有人感叹,八年前,人们还自嘲B站是“小破站”,八年后,提及B站,成为了“年轻一代潮流文化社区”的代名词。还有人科普,即使你没有用过B站,也肯定听过那
沈嘉禄  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全校组织去看电影,有一部彩色动画片叫《“没头脑”和“不高兴”》,大家笑得人仰马翻。后来看了同名童话书,才知道作者叫任溶溶,从此成了他的铁粉。  直到今天,期颐在望的任老还经常在新民晚报副刊上发表短小精悍的美文,我每篇必读。怀旧基调积极乐观,透露的信息也别饶情趣,比如他说一百年前流亡上海的白俄贵族居然是带了电影胶卷来的;再比如他回忆在新四军部队里遇到的领导,那种风度与人
摘要:在探索古桥文化课程园本化建设问题时,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以及本园的优势资源,产生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而在整个过程中,幼儿教师则需要关注课程课题与目标的引导功能,并且让幼儿有机会拥有足够宽裕的自主空间,最终让适宜的园本课程成为可能。  关键词:古桥文化;园本化建设;实践研究  “园本化”这种说法来源于园本课程开发,按照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
摘要:初中物理教材由原来以结论的方式呈现物理概念和规律转变为以探究环节为主的教材编写方式,那就要求教学中所呈现的实验由原来的验证型实验向探究型实验转变。探究型实验要求实验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实验进行改进创新,力争通过实验的真实与全面,达到思维的真实和全面。本文以苏科版教材“二力平衡”一节为例,初步探讨了如何基于改进创新原有物理实验,以完善实验情境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物理实验创
摘要:作者通过论述幼儿园教师园本教研现状,指出在教研活动要真实反映本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加强教研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幼儿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教研活动发言要有据有理,层次分明,提高教研的时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教研;策略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度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高。幼儿园教师的园本教研能力可以帮助幼儿园提升教育管理能力,针对幼儿的特征研究教育活动,针对问题提出措
摘要:在基础教育体系中,汉字书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不仅关系着学生对各学科的学习成效,也与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患患相关。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强化学生书写技能  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写字教学活动时,首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如握笔姿势、正确坐姿、书面整洁等,然后还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递,以此来强化学生的书写技能,继而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
摘要:导学案,可以让中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得到提升,思维得到启发,认知得到改善。本文从导学在课堂中的意义,导学在教学中的路径,导学在课堂中应用的策略等方面,发现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导学;意义;途径;策略  一、导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意义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运用导学的方式,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等,为学生主动学
摘要:初中语文对于打好学生语文学习基础来说非常重要,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兴趣、开拓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已经成为语文教师不断思索的事情。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分析它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狀分析  1.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严重的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缺乏语文学习的
摘要: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个性所在,是物质文明的重要构成,也是前人流传的宝贵文化遗产,能够帮助人端正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帮助人改造客观生活。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充足的人文精神关怀,而语文学科中蕴含大量传统文化元素,诗词歌赋中作者托物言志的描述无不体现人文精神,可见,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吸收是语文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对学生,特别是即将进入大学或社
摘要:对于如何促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分析了双向结合、资源共享、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途径,包括:整合资源、学校受益、教学设备、场馆设施共享、教师师资和管理人员相融合、学校资源与社区需求充分结合。通过以上结合途径,能够促进学生和居民全面发展,为居民创建一个终身学习机会。  关键词: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  一、双向结合、资源共享  (一)依托社区、构建青少年教育大课堂  在当今社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