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5458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法国优秀微电影《调音师》在叙事结构、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剖析,探索国外优秀微电影在叙事方面所存在的共性,以期对中国微电影的创作和发展提供进一步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微电影;《调音师》;叙事结构
  中图分类号:G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05-01
  媒体的表现因人们消费媒体的需要而不断改变,新媒体的崛起使 “微电影”这一概念被提了出来。它具有短小精悍,准入门槛低、制作周期短、发行相对简单且创作环境自由等特点。但也正是由于微电影这些特点的限制,要求我们更加高效的抓住受众并准确地传达给他们影片的主题和作者创作意图,这就对微电影的叙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微电影发展简况分析以及对法国优秀微电影《调音师》在叙事结构等方面的探究推论和总结出优秀微电影在叙事方面所具有的共性从而对中国微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微电影的概念、特征及现状
  由于微电影的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国内并没有一个统一而准确的定义。通常认为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和“微(超小)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内容灵活多样包罗万象,既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微电影凭借着其准入门槛低,制作周期短、发行相对简单等一系列优势,逐渐成长为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又一发展热点。中国微电影如火如荼的发展形势并不意味着其已经成熟,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中国微电影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叙事层面上的欠缺。下面就以《调音师》为例分析其叙事特点。
  二、微电影《调音师》的叙事结构特点
  (一)首先电影是一门叙事艺术,微电影的叙事策略归根到底就是在其本体特点下如何组织故事讲好故事的问题。那么对于微电影故事内容和主题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这是叙事策略的基础。由于微电影受到其本体艺术特点的一系列限制,从而决定它不适合表现大人物、大跨度的宏大主题。譬如《调音师》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小人物”的故事,虽然主人公曾经头顶天才光环站在舞台中间,但最终光芒散尽走入芸芸众生之中。所以在对于故事内容和主题的把握上,要尽可能的以小见大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故事内容进行挖掘,从普通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出不普通的主题和道理。这样才能使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做到深入浅出,曲高而和者众。其次微电影的一个“微”字是其核心特点,所有的叙事技巧与手段都要围绕着这一特点进行展开。这就意味着它无法做到像传统电影一样依据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叙事模式进行大量的情节铺垫和情绪渲染。它必须尽可能的压缩开端和结局,甚至对发展过程进行必要的省略,而为高潮的展现留出空间。
  (二)巧设悬念不仅是讲好故事的有效手段,也是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的动力,在影片的叙事乃至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影片《调音师》主要依靠三个方面来进行悬念的设置。首先是倒叙的叙事方式,影片一开头就将结局的画面抛给观众,伴随着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我们看到的是在幽暗的房间里,一位只穿着短裤的盲人青年在弹奏乐曲,他的身边还有两位诡异神秘听众。这就在观众的心中留下了無数的疑问并且牢牢的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引导观众继续看下去。但是使用这种方法营造悬念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设谜之后,在影片后续的情节发展与推进中一定对谜题要有合适且符合逻辑的解释。切忌虚张声势故弄玄虚,因为谜题一旦设置,在观众的心中就会产生一种心理预期而且这种预期随着影片的发展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以至于在悬念被解开的瞬间,观众的心理预期得以释放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审美上的快感,反之观众就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其二,悬念的设置以及揭开要有助于影片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深化,不能单纯为了设谜而设谜。仍旧以《调音师》为例,当影片的悬念最后被揭开,观众得知主人公身陷险境的时候。一方面呼应开头使观众的心理期待得以释放,另一方面使人不禁思考主人公利用欺骗的手段博取他人信赖的同时,也因为这种欺骗而命悬一线。在悬念揭开的同时,导演也把这种近乎于哲学一般深刻的命题,抛给观众去思考。
  (三)开放式结局的设置,导演通过对开头和结尾的这种回环式叙事结构以及音响的利用,为我们打造出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影片的结尾处导演通过摇镜头,镜中结构以及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将那种一触即发的凶险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再加上开头处那一声似乎是枪声又仿佛是开门声的音响。影片的结局即主人公的生死变成了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议题,由于微电影本身具有互动性的特点,那么每一个受众都可以及时的参与进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引起相应的话题热点和叙事的继续发酵。再次是对于影调和音响的把握,影片开头影调灰暗,压抑配以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声音特写给人一种紧张不安之感。之后影片的色调逐渐明亮轻快,再加上机智幽默的对白以及主人公假扮盲人后种种有趣的经历。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让人不禁对开头的画面更加疑惑,影片就在观众这种不断强化的疑惑和好奇之中进入高潮。由于微电影本体的艺术特征的限制,我们必须借助包括画面在内的一切综合元素进行情节推进和叙事安排,其中还包括音乐叙事,情感叙事以及字幕叙事等手段等。
  总之微电影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介形式虽然在叙事结构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是近年来却表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生命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微电影在其叙事领域的探索,应当紧扣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将微影视的艺术特性与新媒体的发展优势进一步整合。开创出属于微电影自身的叙事艺术策略,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
  参考文献:
  [1]邵清风,李骏.《视听语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韩强.从艺术本源上谈微电影创作.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3]郑友奇.微电影叙事艺术特征略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作者简介:张骜(1990-),男,汉族,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研究生,艺术学硕士,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其他文献
作为基层教辅机构,如何尽快与二级管理模式并拢,如何在简政放权、职能下移、工作量加重的新形势下理顺管理体系,优化管理制度,提升工作效能,是当前二级学院办公室的主要工作
摘要:春节联欢晚会作为广大中国群众大年三十的传统节目,备受关注,而猴年春晚较往年做了较大改动,降低了节目的娱乐性,增强其思想教育性,这一改变对于众冲击力必然是很大的,而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学科,应当广泛关注社会现象、动向,以及大众态度。本篇论文将从群众对春晚思想教育性增强的看法观点入手,集中研究这一社会现象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春节联欢晚会;思想导向;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
200 7年5月通过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决定从2007年秋始,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是面对现代教育困境的一次重大尝试,以求达到“教育兴邦,兼济天下”的宏伟目标!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牵动着国人的神经,然而在消费观的塑养却出现了种种问题。对此,本文发表一些粗陋的看法,自知浅陋,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免费师范生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生活
广西亚热带生物工程人才小高地是首批自治区人才小高地,其载体是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前身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亚热带生物
1rn春节假期里,林染妈妈给她安排的相亲是七天五场.本来林染是抗拒的,奈何林妈每天给她的微信里发链接:90后已经开始脱发了、90后已经出家了,第一批90后已经离婚了之类.想想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随着教育地不断深化与发展,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发展,因此如何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据调查发现,现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