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d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灵魂,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教学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而且是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物理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四个方面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主要是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因此,时代的要求促使我们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都师范大学的续佩君老师将物理实验能力分成10个基本层次:(1)按实验步骤完成;(2)设计实验记录的表格;(3)基本量具及仪器的使用;(4)基本工具的使用;(5)運用误差理论分析物理实验;(6)写出物理实验报告;(7)分析物理实验现象和实验处理;(8)设计简单的物理实验;(9)排除简单故障;(10)根据需要寻找实验仪器的待用品。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专门规定要开设实验“物理实验专题”板块,该模块注重从以下四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经历科学的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的物理课程已经淡化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界限。传统的物理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验证某些物理规律、某些物理量的测量。同时,要求学生会进行观察、操作、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在科学的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认真观察老师在课堂上所做的演示实验,大概地了解实验要解决的事情,在大脑中搜集所学相关知识的内容,充分调动思维。在演示实验中应当把实验做得生动有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观察验证性实验,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实验目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入的掌握,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并假设和预见实验结果,充分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强化实验方案的自我设计,增强学生的创造潜能
  传统的物理实验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观测能力、动手能力,妨碍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学生束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妨碍了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教师通过充分运用学生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让学生设计自己物理实验方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想像力是一股强大的创造力量,它能够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同样,爱因斯坦也意识到想象力的重要性,他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由此可见丰富的想象力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阿瑞提(S.Arieti)对个人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了十分独道的见解,他认为:与集体生活相补充的“单独性”,与紧张学习工作状态相对比的“闲散状态”,与理性思维相反的“幻想”,以及摆脱禁锢的“自由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创造这样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主动索取性、多向变通性、求异性、综合概括性等创造思维品质。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广泛的空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三、深入对实验过程和实验误差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个操作过程,以学生分组实验为主,使每个人都有实验操作机会,注重学生手与脑的完美结合去探索万物的规律,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分组实验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相互“切磋”,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丰富和发展,并且还能积累团队工作的经验,这能为学生日后胜任工作岗位作好铺垫。分析实验过程所产生误差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物理实验中数据的变化,只有科学地分析,才能得到想要的结论,因此对试验误差的分析,不仅能增强学生科学的分析方法能力,而且能使学生透过现象看到物理规律的本质,通过实验数据的变化来抽象概括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深化实验过程和分析试验误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能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动手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等良好习惯,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重视对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评估,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物理实验需要评估,没有评估与交流的物理实验是盲目的,评估与交流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操作中有没有什么不当或者错误?测量结果与真实结果有什么出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学会为自己的正确观点进行答辩,并且说出你在实验中是否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为什么,怎样去解决的。在评估与交流活动中达到知识互补的目的,实现创新思维的碰撞。评估与交流的过程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引导学生开展激烈讨论和交流活动,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的成功经验,通过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的角度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学习好的经验,提高认识,正确理解所获得的新知识。通过评估与交流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错误、弯路甚至失败,这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生还能从中得到良好的宝贵经验,为以后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物理实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物理教学的永恒重点。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灵魂,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索的态度,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从而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松岭.物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育理念和策略[J].
  [2]吴永熙,张德启.试论物理教育中的课题探究教学.
  [3]帅小红.中学物理微格教学教程.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广告实例对常用的几种广告中的修辞格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修辞手段在英文广告中的作用。研究英文广告修辞对提高语言使用能力、拓宽知识面及培养审美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英语学习者的关注。  关键词: 英文广告 广告实例 修辞策略    所谓修辞就是依据题旨与情境,利用各种语言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恰当地表现说写者所要表达内容的一种活动。从语言学角度讲,在适当的修辞手段的催化下,语言表达会变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影响,它改变了长久以来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可使学生手、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减轻教师的负担。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充分揭示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校提出了“十一个改变”的教学要求,并多次强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争做满意型教师”。如何使自己快速成长,成为一名满意型教师呢?怎样才能使自己满意于学生,满意于学校,满意于自身,满意于家长,满意于社会呢?我孜孜探求着,实践着。  一、洗脑:改变教学理念  1.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新课程的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
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不是机械的知觉活动,而是教学双方认知情感的活动。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如果忽略情感这条线索而搞“无情教育”,就会使语文认知活动像一部没有润滑剂的机器那样,运转速度不断减慢。因此,教师不能只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还应使出浑身解数,让情感之花在语文课堂上
摘 要: 探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已有一段时间,然而在很多课堂上,探究性学习存在走走过场、流于形式等一些问题。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有着自己特有的朝气和接受能力。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探究性学习的影子。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课堂 《文本信息加工》 教学实施    看到“探究性学习”,让我不禁想起大学时的一次演讲。曾记得当时我很激动地说过这样一段话: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不会
摘 要: 《陈情表》之所以能传诵千年,至今仍感人至深,关键在于李密将“情”和“理”进行了有机结合,情中见理,理中含情。本文对《陈情表》的说服艺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李密 《陈情表》 说服艺术    一  李密原是蜀汉尚书郎,曾多次出使东吴,很有辩才,受到东吴人的称赞。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
摘 要: 生命科学所研究的是活生生的生物,与其他自然学科相比,更具有人文性,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十分可行。本文结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例,阐述运用小说式语言来创设生物学教学教学情境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小说式语言 高中生物学 教学情境 “减数分裂”    1.前言  语言艺术是用文学作品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人们通常把它叫做文学。与其他类型的艺术相比较,文学所塑造的艺术
摘 要: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的重要区别特征,汉语以意驭形,而英语以形制意。由于语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的思维模式依靠各种连接手段来承上启下,而汉民族注重体会和领悟,不看重语言的外在形式,因而语言简明,意义模糊。总体来说,英语注重形合,汉语强调意合。所以在英译汉时要采用意合法,而汉译英时要使用形合法。本文通过分析英译汉的实例,探讨了英汉翻译中的形合和意合。形合和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对比研究中最
摘 要: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亲自动手实践而带来的喜悦、惊讶和满足感,有意识地把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引导到化学变化的因果关系或对实验本质的研究上来,有目的地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久的认知兴趣,使之不仅成为做好化学实验的动力,而且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兴趣 学习动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教学过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2011年的元宵佳节,菏泽大剧院首次隆重上演了精彩的菏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