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性思维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80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性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长期以来,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未能摆脱灌输式教育模式的影响,未能完全把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科知识的传授中去。课堂教学中,教师重照本宣科,轻质疑问难;重逻辑推理,轻发散求变。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弱,缺乏求异求新的创造精神。如何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粗浅体会和做法。
  一、用好小栏目
  思想品德教材中的许多小栏目,如“想一想”、“议一议”、“忆一忆”、“试一试”、“看一看”、“查一查”、“读一读”等紧紧围绕现实生活实际,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较好的教学资源。所以,我们要用好小栏目中的内容,引导和组织学生对其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如在讲授苏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学会行使监督权”内容时,小栏目“议一议”中有这样一个问题:(1)我最喜欢的新闻监督电视节目或报刊栏目有:______。(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群众举报、舆论监督对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的作用。对此,我组织学生展开了讨论。学生参与热情高涨,积极踊跃发言,说出了自己看过的电视栏目和报刊栏目,如扬州台的《关注》、中国青年报的《冰点》等,最后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出了群众举报和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样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既避免了教师上课讲条条、学生下课背条条的现象,又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对问题的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总的来说,教师要利用好小栏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关注一题多问
  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时普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结果他们对一些知识、原理的认识往往一知半解,感觉学习很困难,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为了把学生从这种困境中解脱出来让他们轻松自如地学好思想品德课,达到知、能、行的统一,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我鼓励学生对一个知识点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与设问,让思维任意驰聘。我认为,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关键所在。比如在讲授苏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内容时,不仅要使学生懂得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而且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与中华民族精神有关的内容,并让学习试围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一问题进行命题。结果学生分别作出了以下命题: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是如何丰富和发展的?作为当代青少年,你准备怎么做?这样学生对该知识点就有了一个全方位的理解。
  三、注重启发联想
  通过联想,学生不仅可以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而且还能培育出新的知识生长点,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方法。比如在讲授苏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内容时,首先让学生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然后让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制度是什么?接着再让学生思考:决定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学生借助书本并结合实际生活基本能找出答案。又如讲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内容时,我们可引导学生联想检验改革成败的根本判断标准——“三个是否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再联想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一般概括为“三个大台阶”,即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最后得出结论:“三个大台阶”证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所以党的基本路线必须长期坚持下去,一百年不动摇。可见,通过联想,能把几个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能让学生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敏捷,不再因循守旧,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联想、善于质疑、善于比较分析的学习品质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知识技能迁移应用的程度,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农村思想品德教师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会让学生受益无穷。
其他文献
指出小城镇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其防灾减灾能力不可忽视,针对小城镇防灾减灾的特点和规划编制要求,对如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用地评估、规划选址、空间布局等方面支持小城镇防灾减灾规划提出了见解。
结合施工实践,从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测等方面分析了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得出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具有整体性、耐久性和抗冻性等技术特点,可推广应用。
权威是植根于人类社会的一种使人信从或服从的力量和威望,其实质是社会生产状况、社会关系状况以及人自身全面发展状况的反映。中国权威观的历史形态是多元的和流变的,大致可
高中政治担负着教育学生学习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知识的重任,然而,由于应试重任的压力,当前高中的政治教育往往是为了应付高考,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方法上均存在着很多不足:重视学生的记忆背诵,忽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不到提高。针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问题谈几点做法,希望通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转变政治教学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
结合霸州市实际情况,就如何推进文化名城建设进行了探讨,指出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应通过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来提升城市品位和影响力,在不断探索中加快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