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酸/氨水—醇—燃油—水微乳体系形成过程热力学函数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1227000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油酸/氨水-燃油-醇-水微乳体系的形成过程热力学.结果发现,助表面活性剂醇和燃油的种类、燃油含量和环境温度等因素皆影响此过程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在微乳液形成过程中,助表面活性剂醇从连续相油相进入微乳液界面层的标准自由能变化ΔGs<0;标准焓变ΔHs=0,为无热效应过程;ΔGs是由醇分子的混乱度熵变ΔSs决定的.
其他文献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聚苯醚(PPO)与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弹性体(SEBS)及其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SEBS-g-MA)共混物的亚微相态,发现对于PPO/SEBS共混物,
以片状Nafion膜作为固体电解质, Teflon乳液作为粘结剂,制备了分别以石墨和钯黑为活性材料的气体扩散电极,探讨了氧气进行电催化还原反应制备过氧化氢的过程,并分析了不同的
用粘度法和还原糖法研究了溶菌酶降解壳聚糖过程中温度、pH值、时间、酶浓度、底物浓度以及金属离子对降解速度的影响.比较合适的降解条件是:温度45℃,pH值5.0,适当增大酶浓
采用静态法评价了高温(100℃)水中几种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阻垢剂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明显优于多元醇膦酸酯(PC-604)和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HEDP与PBTCA
以丙烯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光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并对光引发剂用量、曝光时间、丙烯酸中和度以及交联剂用量等对光聚
给出了用来分析客运架空索道线路支架极限承载力的一种有效的有限元分析方法,重点讨论使用该方法的具体分析过程,同时给出了编程框图,最后通过实例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对明胶-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体系,研究了SDS浓度、明胶浓度、明胶种类及分子量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SDS浓度的增加,体系的表面张力降低,并在其变化曲线
水煤浆是一种重要的可以代油的工业燃料,为了提高水煤浆的稳定性,采用不同的粒度级配,通过湿法成浆工艺制浆,测定了浆体的浓度、粘度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最佳粒度配比.
以低成本的硫酸锰为原料,采用一步水解氧化法,以弱碱氨水为反应介质,成功制备出γ型Mn3O4.利用乙醇和其他有机相的协同作用解决了产品粒度与分散性的关系,得到粒度小、二次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