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品德课中融入“中国梦”教育的基本策略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只有让青少年有了“中国梦”信念,才能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才能把个人理想融入祖国的发展。思想品德课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就要紧扣共筑“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立足教材,贴近学生生活,注重情感交流,发挥教育功能独具匠心地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学生插上实现梦想的翅膀,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自强不息,不懈努力。
  【关键词】中国梦 思想品德课 中学生 策略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中国梦”,就要结合新的时代背景,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让“中国梦”内化于学生心中,并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所以,在“中国梦”的深入学习基础上,笔者结合中学教育实际,探索出中学思想品德课中融入“中国梦”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引入时政热点,挖掘教材基础知识
  共筑中国梦是当今中国发展的时代主流。思想品德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目标是要引导学生与时俱进、关注社会以及国家发展。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中国梦”教育就要进行时政教育,即在教材中引入“中国梦”这一时政热点,深入挖掘教材中有关“中国梦”的基础知识,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从而让学生了解、走进“中国梦”。
  (一)引入时政热点
  引入“中国梦”这一时政热点,就是在课堂上由学生快速、有效、生动地展示有关“中国梦”的时政资料,打破传统课堂中以教师为主体,大包大揽整理展示时政资料,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信息的状况。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新闻发布会形式搜集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的实质内涵是什么?中国梦的三大动力源是什么?再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最后由全班同学评出最佳新闻发言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自觉性,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展示能力。
  (二)深入挖掘基础知识
  深入挖掘“中国梦”的基础知识,首先联系思想品德教材中与“中国梦”相关的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教材知识,深化对“中国梦”的理解。
  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涉及“中国梦”的基础知识较多,如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基本路线;民族精神的内涵、地位和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理想的含义、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等等。
  深入挖掘“中国梦”的基础知识,还要联系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如“中国梦”是以中国近代史为发展主线,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历史。这就需要将思想品德教材和历史教材相联系,从历史教材中选取适当的史料加以讲析,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为学生铺垫有关“中国梦”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为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学生实际生活
  “中国梦”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它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教育是培养人的崇高的公益事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中国梦”教育就要以学生为本,灵活运用新课程“回归生活”的理念,立足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中国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认识到怎样实现“中国梦”,进而形成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各项能力。
  感悟“中国梦”,不是给学生空讲大道理,而是让学生走进生活,走入家庭,走近社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寻找生活的变化。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中国梦”与自己前途命运密切相关。如指导学生开展“家乡新变化”“晒晒家里的老照片”等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中国梦”和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而且还能认识到中国的基本国情,感受到“中国梦”就是中国人民的奋斗史。
  感悟“中国梦”,不是告诉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不是代替学生规划人生,而是学生去寻找身边的道德模范和优秀榜样。使学生从一个个活生生的追梦故事中学习榜样身上的优秀品质,认识到“中国梦”就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自己的梦想就是在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就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脚踏实地。
  感悟“中国梦”,不是向学生灌输团结的重要性,而是要让学生在喜爱的游戏和合作学习中,感受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在集体的思潮下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更加出色地发表观点和展现个性。游戏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合作的重要性,从而认识到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三、深化情感交流,搭建沟通桥梁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情感共鸣,召唤着中华儿女团结携手奋力向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情感过程。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寻求情感共鸣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促使他们加倍地学习。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开展“中国梦”教育,教师就要注重情感教育,深化情感交流,唤起情感共鸣,搭建沟通桥梁 ,使“中国梦”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平台。
  要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敞开心扉,交流彼此对梦想的体会,从而实现情感共鸣。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众多的家庭梦构成了华夏儿女的中国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会等互动活动,让学生在课前和父母一起回忆过去,畅想未来的幸福生活,并在课堂上分享幸福。这种形式可以拉近父母和子女的距离,加强学生和家长的理解信任;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梦和“中国梦”的密切关系,实现家庭梦进而构架“中国梦”。
  策略来源于生活,所以也是要不断与时俱进的。而且,将“中国梦”教育纳入中学思想品德课不仅需要思想品德课老师的努力,更是所有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孙琦:《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
  [3]汪凤炎:《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2014年。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网络大时代。“互联网+”对包括教育在内的许多领域均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在当前的信息网络时代,能否借机重塑中学德育课的新形象,从而切实有效地发挥德育课程的德育价值,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的。  【关键词】互联网+ 中学 德育  正文  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网络大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和观念。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
期刊
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药材水蛭的基原动物之一,其干燥全体具有破血消症、逐瘀通经的功效,是众多治疗心血管疾病中成药的主要原料。由于受环境、市场需求大等因素影响,导致野生蚂蟥濒临灭绝。近十年来对蚂蟥呼吸和消化生理、摄食规律、养殖密度及投喂频率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蚂蟥人工养殖基本获得成功。在动物养殖过程中,环境、饲料等众多环节中所含重金属在动物体内聚集是影响其品质和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实验拟探究Cu2+、Zn2+对蚂蟥急性毒性实验、
悄过玉桂路。握清风、不曾柔情,怎生风趣。欲说高楼里和音,抬眼尽是香漏。揽枝犹疑摘折否。人去花静孤留影,光微动、影摇枝随。空声语,不知处。  胸有文采怀壑谷。傲寒霜、才子英杰,湘科院出。为师终身挥汗雨,把手辛勤耕耘。问功苦,不过一笑。四年寒暑一日度,鬓渐衰、育人心如旧。烛泪干,星火烈。  浣溪沙·感灵犀桥  莲桥伫立池塘间,翠叶招展碧波蓝。人散黄昏独自去,空留恋。  东风欲罢落花残,剪枝不断理还乱。
期刊
【摘要】本文将从探究蘩漪和陈白露的共性为切入点,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艺术特征。在曹禺的笔下,人物形象性格鲜明,矛盾冲突激烈,所蕴含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人物形象的悲剧美学让我们在欣赏悲时,也感受到这种飞蛾扑火式的追求光明直至毁灭的崇高与壮美。  【关键词】艺术特征 矛盾 毁灭 悲剧  曹禺早期写的几部小说描写的女性形象都是反映旧社会的黑暗和对女性的压抑扭曲,对蘩漪和陈白露作分析地学术论文及期刊等有从
期刊
学位
【摘要】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在于其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道德观的基础。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的农村学校对思想品德课程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有所缺失。本文从农村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征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农村教师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程提供几种策略,以期帮助农村学生更好地进行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农村教师 思想品德课 农村学生 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学习是学生德
期刊
【摘要】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前提,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所以,在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方面,要做到:一是加强课内外阅读指导,积累作文材料。语文课本都是精心选择的,不乏名家之作。在阅读教学中,借助范文,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表达技巧,在课内阅读中这样做,效果很明显。而课外阅读的材料多是古今中外的语言大师的作品,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注意语言的学习,留心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生活、文化知识、名家名言,发展创造性
期刊
音乐表演,重点包括乐器表演与声乐表演,简单的说也就是器乐的弹奏与歌唱。很多人就表演方面会产生一些误差,认为只要具备良好的器乐操作能力,具备一副好嗓门,就可以诠释音乐了。大家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比先天条件更重要的,是经过后天培养而形成的心理素质。何谓心理素质?它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动在个体身上的沉淀,是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一个人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