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系统评价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ympathectomy,VTS)在手汗症治疗中的作用,分析不同交感神经节段手术间疗效的差异.方法 通过PubMed数据库搜索过去10年VTS治疗手汗症相关研究,选取其中涉及不同节段手术效果对比的文献报道并提取相关数据,以术后代偿性出汗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运用RevMan 5.2软件系统分析不同节段手术
【机 构】
: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胸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ympathectomy,VTS)在手汗症治疗中的作用,分析不同交感神经节段手术间疗效的差异.方法 通过PubMed数据库搜索过去10年VTS治疗手汗症相关研究,选取其中涉及不同节段手术效果对比的文献报道并提取相关数据,以术后代偿性出汗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运用RevMan 5.2软件系统分析不同节段手术间效果差异.结果 经过筛选,纳入11篇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共1 413例患者,均行双侧VTS手术.单节段与多节段手术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7%对98.8%,P<0.01),纳入文献中单节段组术后代偿性出汗发生率均低于/等于多节段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独对单节段手术进行对比,T2、T3组术后代偿性出汗发生率与其他节段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节段对其他节段,RR=1.11,95% CI(0.99,1.24);T3节段对其他节段,RR =0.99,95% CI(0.89,1.11)],T4节段术后代偿性出汗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节段手术[RR =0.67,95% CI(0.57,0.79)];在单节段手术组内对比,低节段手术较高节段手术术后代偿性出汗发生率明显减低[RR =0.75,95% CI(0.68,0.84)].结论 低节段限制性手术能明显降低术后代偿性出汗发生率,其中T4节段VTS具有最佳手术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相关性,为制定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心外重症监护中心(ICU)收治187例行主动脉替换术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本观察排除标准:术前未检测hs-CRP、术前感染和术后在诊断AKI前合并感染.共169例患者符合入选条件.根据患者术后ICU期间是否发生AK
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已广泛应用于心脏外科领域[1-2].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我们经右侧胸壁小切口,股动脉、股静脉双极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完成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95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95例患者中男34例,女61例;年龄7~61岁,平均40.5岁;体质量14~ 92 kg,平均47.2 kg.房间隔缺损69例(伴肺动脉高压16例,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19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及工伤事故等因素所引起的胸部外伤发生率呈现明显的上升的趋势.胸外伤常导致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严重时会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从而引起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1].胸外伤后痰潴留是导致肺不张、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延长患者康复时间,还极易引发肺部或全身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如何选择有效、安全性好的改善肺损伤及祛痰的药物以防止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
目的 探索microRNA-429(miR-429)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增殖抑制的影响.方法 合成miR-429前体(Pre-miRTM miR-429 precursor),通过脂质体转染至SPC-A1细胞,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429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Annexin V Assay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情况,Western-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
颈段食管癌是食管癌中发病率较低的一类,年发病率为0.35/10万,约占食管癌总数的5.9%~10.0%[1].颈段食管黏膜上含有丰富的淋巴管网,缺乏浆膜层覆盖,因此颈段食管癌侵袭性高,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2].本研究对我院87例颈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结的转移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转移区域以及淋巴结转移对肿瘤复发时间的影响。
目的 回顾性分析初次手术中应用sutureless技术治疗婴幼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早、中期效果.方法 2007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126例行外科矫治术的心上型、心下型和混合型TAPVC患儿(婴)入选,其中sutureless手术方式组54例,传统手术方式组72例,收集术前术后临床资料并随访至2013年4月.结果 Sutureless技术组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
第八届全国气管外科会议于2014年9月12日至14日在上海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及《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辑部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承办。胸外科赵珩主任主持会议,来自全国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随着心脏外科和经皮心导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经胸微创介入治疗是将传统的外科技术与经皮心导管技术密切结合,既可以避免或减少传统手术操作和体外循环损伤,又可以避免放射线辐射,无心导管介入治疗对患儿年龄和体质量的限制,具有手术视野佳、操作途径短、可控性强、安全性高等优势,是目前先心病治疗领域的关注热点。
患者 女,49岁.进食梗噎感3个月,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超声胃镜示距门齿18~ 20 cm处见食管壁黏膜巨大不规则隆起,表面呈灰蓝色,有糜烂,食管管腔狭窄.病灶处呈低回声改变及杂乱不等高回声,起源于黏膜层,横切面约1.4cm×1.7 cm.考虑海绵状血管瘤.胸部平扫加增强CT示食管上段管腔内可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2.5 cm×1.5cm,其内可见点状钙化,平扫CT值约37 HU,增强动、静脉
目的 观察封闭式吸痰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住院费用以及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304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需机械通气的患儿,采用配对队列研究方法,按投掷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2例,观察组使用封闭式吸痰管,对照组使用开放式吸痰管.比较两组患儿吸痰时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每次吸痰操作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