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课是问出来的。课堂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教师在实施教与学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只是一味地鼓励、简单机械地催问,那么学生的认识也就完全局限于他们自己的回答,课堂的生成显得单一、肤浅,教学活动缺少应有的深度与活力,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用一个个充满数学味的问题,在思维缺席处、模糊歧义处、在知识错误处、在精彩成功处,正确的追因,错误的追错,肤浅的追根,穷追不舍,直到学生出彩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