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从三年级起,便有以贯穿阅读教学为主的教学单元。教师引领学生阅读时,不忽略对学生阅读技能、技巧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感受,不“包办”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充分考虑阅读教学策略,加强引导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从理解构思选材、谋篇、遣词、选句等方面入手,尝试让学生分析阅读、感悟文章灵魂,让学生通过自主的阅读,形成对文章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的一种自主思维过程,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关键词】感悟;阅读教学;探究;创设;视野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重要的要素之一,它包括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语文综合能力的学习。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语文要素的重要性,注重引领学生从感知、理解、鉴赏文章等方面的培养,从三年级起,便有以贯穿阅读教学为主的教学单元。教师应充分考虑阅读教学策略,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态度,不用“包办式”的教学模式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加强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从理解构思选材、谋篇、遣词、选句等方面入手,尝试让学生分析阅读、感悟文章灵魂,让学生通过自主的阅读,形成对文章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的一种自主思维过程,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导学搭建精准解读,形成阅读技能技巧
  小学生课堂专注度较弱,容易分散注意力。“导学案”能充分体现“以学定教,学案导学”,且目标性明确,指导性精准,能使学生胸有成竹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以“导学案”为媒介,引导学生了解要学什么、做什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技能技巧和阅读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学《带刺的朋友》(統编版三年级上册,版本下同),这一课体现的语文要素主要是通过阅读学习,感受课文语言。此文有很多生动的字词和语句,特别是描写刺猬偷枣时,其机灵、敏捷的特性被作者描述得淋漓尽致。设计导学案时:“你喜欢哪些生动的语言?作者用了哪些形容词去描写刺猬爬的动作?哪些语句是拟人化的写法?作者喜欢的这个小动物,对它的称呼经历了哪些变化?”随着导学案一步步的推进,学生已能一边阅读,一边会在课文做些标记:“圆乎乎的东西、那个东西、那个家伙、聪明的小东西”等,作者一次次明显的变化,充分表达出作者对这种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体验“语言称呼”表达的生动性。这样的导学案设计,就是培养学生阅读技能技巧的细节展现。久而久之,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语句,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微课创设推介点评,培养兴趣拓宽视野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识字、认字学习巩固的重要途径,也是写作能力储备的基础。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微课创设推介情景,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绘本读本,结合信息技术与读本内容,采用悬念、励志、故事、推广书单介绍等多种形式,并穿插配音点评、动漫演绎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例如,利用微课创设二年级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籍:《蚯蚓日记》《皮皮鲁和鲁西西的故事》《木偶奇遇记》;三年级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籍:《绿野仙踪》《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哈利波特》等,结合网络搜集的图片、短视频,配上动画语音,进行点评式的推介,让学生慢慢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三、设置活动创设平台,分享读书心得体会
  小学生天性好动爱玩,喜欢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现个性、分享“悦读”、读书笔记展览、5分钟读书会、演讲比赛、故事沙龙等各种活动平台,通过平台分享、介绍读书心得。学生在平台交流分享中深受启发,能从老师和其他学生身上收获赞赏、快乐、自信,学生的阅读实践效益就能最大化,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阅读的良好习惯。
  例如,《世界上最脏最脏的科学书》是一篇非常适合二、三年级学生阅读的科学书籍。当我刚开始推荐大家阅读时,学生们一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老师怎么介绍这种“脏书”给我们读。我没有过多的解释,而是从学生所说的“脏”字为题,提出月底举办读书分享会的主要议题:为什么说是脏书?为什么说是最脏的书?延伸到为什么说是“科学书”……读书会上,倾听着学生的分享:想不到原来陪伴着我们日日夜夜的床褥,在显微镜下是螨虫的世界;如不讲卫生的习惯,大肠容易成为蛔虫、绦虫等虫子的“别墅”;很多虫子可能在我们的脸上“安居乐业”……有的介绍贝壳和动物的骨头磨粉后加蜂蜜用来刷牙,如何保护牙齿,去除牙菌疵……学生探究总结出在生活上必须讲卫生。当听到学生通过读书分享出来的各种感悟,特别是从中感悟出应该养成的学习、生活习惯时,这不得不对学生能学以致用表示赞叹。学生从读书学到有用的东西,必然会有一种从阅读书籍获得知识的原动力,从而逐渐形成读书的习惯。
  四、构建激励评价机制,巩固强化阅读成效
  低年级学生爱表现是其中一个突出特点,他们更渴望被赏识,更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表扬。读书激励评价机制包含教师、家长、同学的评价,通过教师建立课堂阅读、课外阅读激励,如口头赞扬、张贴示范心得、评“星”等形式,贯穿于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老师的赞扬、赏识、奖励等激励评价,对学生的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较为稳定的评价机制,学生能从读书中获得认可,对巩固、强化阅读习惯成效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评价的方式尽可能多样化,分享体会、阅读认知、情感态度、读书习惯等,不放过学生每一个闪光点,尽可能肯定他们的阅读过程,如授予“朗读之星”“分享之星”“感悟之星”“聆听之星”等,授以奖状为主的精神奖励。同时,对获得嘉奖的学生,积极争取家长支持,给其获奖子女以奖励书籍及其喜欢礼物的物质奖励。当然,引导学生通过分享交流体验,也要善于对比、反思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是对是错,需要进行怎样的保持和改进。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返回文本,中肯的建议、完善读书心得、再次感悟作品,慢慢形成“会读书”“懂读书”。良好的读书习惯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点燃阅读激情,激发读书潜能,体验到阅读成功的快乐,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良好的阅读成效。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几乎都是通过阅读获取的,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是阅读,阅读是获取知识和了解知识、认识世界、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小学生语文学习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是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树立学生正确阅读观的重要时期。书籍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人,才能“会爬梯”“懂爬梯”,才能够领略到读书的美妙之处。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行之有效的阅读技能和技巧,具备一定的读书能力,就能读更多的书,吸收更多的语言精华,涉猎更广的知识视野,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就会保持越持久,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就能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庞作娟.浅探小学中年段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R].东北师范大学,2010.
  [2] 任庆浴,林嵘春.从“博”入手,由“约”入心,构建“博约”课堂[J].新教师,202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初三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针对学生学习的巩固,学习的延续性和学生即将面对的中考提供帮助,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三化学;阶梯性;循环;复习;研究  初三学生首次接触到化学这一门学科,就遇到几个问题的困扰:一是没有必备的基础知识,无法像其它学科在原有基础上学习,跳一跳摘到桃子,因此学习不太顺利;二是初三毕业阶段学习时间分配紧张,化学要背要记的东西太
【摘要】目前,动漫产业在我国掀起一波波“热浪”,随之动画方面的教学也引起了各界“爱美”人士的关注,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上也开设了相应的兴趣课。动画基础教学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并且对学生审美观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向上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验证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中高年级开展定格动画教学的可行性,在经过社团活动定格动画拓展教学和定格动画课堂教学的成功实践之后,总结了在不同年级开展定格
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话告诉我们,家长,就是孩子教育的源头。尤其在小学阶段,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基本能从父母身上找到原因。因此,管理一个班级,能够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和父母,就是孩子的根,要改变孩子,必须从改变家长入手。  一、改变家长的育儿观念  刚到汇泉的时候,班上一个叫小泽的学生让笔者印象特别深刻。他十分好动,经常和别人发生矛盾,而
【摘要】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教学的重点已经由关注学生的成绩转变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但是在农村小学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科学教学低效,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笔者根据现状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引导学生进行真正的科学探究,去认识科学、体验科学、享受科学。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教学;高效性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刚下过雨的早晨,空气中弥漫着水汽,踏着薄雾,我牵上小伙伴,拉上行李箱,随着大巴车引擎的声音,珠海研学开始了。阳光透过车窗折射到发丝上,窗外是明媚的景色,耳边是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的欢声笑语,这一刻,我觉得生活被幸福的气息充斥着。  从广州出发去珠海,大概2个多小时。抵达后,我们去了“日月贝”,也就是珠海大剧院。因为珠海属于海滨城市,所以选择了“日月贝”这个海洋动物建筑造型设计,显得意义非凡、形象贴切
【摘要】如何激活学生写作的兴趣,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学会写作,这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发掘绘本功能,探究如何通过绘本阅读提高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绘本;写作;训练  很多老师反映,许多课堂上非常活跃的学生,一遇到老师布置写英语作文的时候,就非常为难,不知道从何下笔。同样,也有学生困惑,为什么我背了那么多单词,但是写起作文却觉得无法表达呢?如何让学生对写作
【摘要】新课程强调以生为本,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个人行为能力,提升学科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那么,思想政治课如何提升教学的效能和质量,落实教学目标呢?本文剖析新课程落实过程中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探索教师如何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题探究活动、应用时政资源来增强课程执行力,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课程执行力;学生政治学科素养  《课程标准》以学为本,未
【摘要】據研究报告显示,柔性管理模式相对于刚性管理模式对初中生来说是更加有效的。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合理地运用管理方式来帮助管理学生,教师运用有效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也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文主要探讨柔性管理模式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柔性管理模式;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初中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他们正处于青春叛逆的时期
【摘要】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地积极开展线上教学,绝大部分地区教学已进入“互联网 ”时代。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文言文教学线下云端融合教学,实现对文言文资源的有效整合,不仅拓展了学生阅读的空间和视野,而且为文言文阅读教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实现文言教学的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线上教学;策略  梳理中学文言文的教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一直正视当
【摘要】隨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新兴技术的不断更新,平板电脑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本文结合平板智慧课堂的优势,即有效整合优质资源、精准分析学生学情、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等特点,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阐述如何利用平板电脑实施精准教学,打造智慧课堂。  【关键词】智慧课堂;精准教学;平板电脑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变革人类社会,例如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