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诚信缺失,如果不加以重视,后果可想而知。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司空见惯的案例。
小明是某中学一个大方、直爽的学生,可近段时间很苦恼,老师多次批评他,说他“不知好歹,故意让老师难堪,丢了学校的脸”,同学们笑话他“蠢,给自己找麻烦”。
事情原因很简单,上级领导来学校检查,其中一项检查项目是,学校必须有卫生保健室以及开展活动的相应材料。学校接到通知后,采取紧急措施,空出一间房子作为保健室,并安排音乐老师手写一年来的备课、计划和总结。
好在这个音乐老师是班主任,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网上下载材料让学生抄写。三天后,大功告成,一切都像模像样,班主任也按要求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应对询问。
检查的时候,有位领导找学生小明谈话,了解情况,很委婉地说:“现在的学生都很累啊,比我们上学时受罪多了。”学生颇有同感。领导接着说:“因为累,所以很容易出问题,应该尽量减轻自己的压力,活泼一些,开朗一些,有了问题,要及时到卫生保健室,寻找解决方法,避免事情越拖越严重。”小明很有感触,露出了破绽,惋惜学校的卫生保健室是假的,检查完成后估计就没有了。
这下小明捅了马蜂窝,检查团走后,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小明做错了吗?其实小明并没有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可见,诚信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诚信与做人是密不可分的,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或是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以诚信为其先行军。
真正错的是学校,为了所谓的荣誉,所谓的验收过关,就让学生做一个不诚实的人。出现这样教育自相矛盾的现象,其原因如下。
一、学校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怪
上级部门巡视、检查、指导学校的工作是他们的工作职责,学校自觉接受,如实向上级部门反映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学校应尽的义务,这本来是正常而又平常的事,但就是这样一件平常的事情,却变得不平常也不正常了。现在的检查一般都是事先通知学校,下发标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校为了掩盖一些不好或者不足的方面,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应付检查,造假造得好,造出花样,造出特色的,一些纸上谈兵的方法措施成了先进经验,甚至可以推广,荣誉随之即来,大受表彰,这样一来,一些学校造假也就显得自然了。
其实,上级领导想得到真实情况,可以改变一下检查方式,为什么不来个不通知的突击检查?为什么不做个深入学生的调查?为何调查一定需要学校领导陪同?是不是上级也在给学校造假的时间和信息?
二、检查的要求与处理有偏颇
现在的检查、验收,经常是如果有xx情况,学校工作将全盘否决。这样的代价太大,学校领导不敢大意,唯恐出现纰漏,影响学校工作的实绩,甚至影响对学校的资金投入,只能造假帮助过关。
再说个别学校检查出了问题,一般情况先是领导挨批,然后是勒令自行改正。其实,有不少问题不是学校能力所及,根本得不到解决,如此的后果只能让学校对问题讳莫如深,极力掩盖事实。
三、学校过度重视教学成绩,其他的活动该略当略
如今,虽然考评学校的项目很多,可学习成绩的考评是重中之重,加之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学校对成绩不敢怠慢,凡是对学习促进不大的要求,学校是能省则省,该简就简。有些检查的项目是学校的力量解决不了的,为了保证过关,只能造假,所以很多学校领导说:“对于学校说谎,我们也很无奈。”
当前,很多学校把诚实喊在口头上,在行动上却大打折扣,甚至公然让学生说假话。在学校里,像小明这种事件时有发生。学校带头不讲诚信,那教育出来的学生会讲诚信吗?
我们应该从学校管理、教师形象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学会做真人!只有这样,小悦悦事件才不会重演,“碰瓷”事件才会绝迹。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沂源县实验中学沂源县南麻中学)
小明是某中学一个大方、直爽的学生,可近段时间很苦恼,老师多次批评他,说他“不知好歹,故意让老师难堪,丢了学校的脸”,同学们笑话他“蠢,给自己找麻烦”。
事情原因很简单,上级领导来学校检查,其中一项检查项目是,学校必须有卫生保健室以及开展活动的相应材料。学校接到通知后,采取紧急措施,空出一间房子作为保健室,并安排音乐老师手写一年来的备课、计划和总结。
好在这个音乐老师是班主任,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网上下载材料让学生抄写。三天后,大功告成,一切都像模像样,班主任也按要求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应对询问。
检查的时候,有位领导找学生小明谈话,了解情况,很委婉地说:“现在的学生都很累啊,比我们上学时受罪多了。”学生颇有同感。领导接着说:“因为累,所以很容易出问题,应该尽量减轻自己的压力,活泼一些,开朗一些,有了问题,要及时到卫生保健室,寻找解决方法,避免事情越拖越严重。”小明很有感触,露出了破绽,惋惜学校的卫生保健室是假的,检查完成后估计就没有了。
这下小明捅了马蜂窝,检查团走后,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小明做错了吗?其实小明并没有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可见,诚信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诚信与做人是密不可分的,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或是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以诚信为其先行军。
真正错的是学校,为了所谓的荣誉,所谓的验收过关,就让学生做一个不诚实的人。出现这样教育自相矛盾的现象,其原因如下。
一、学校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怪
上级部门巡视、检查、指导学校的工作是他们的工作职责,学校自觉接受,如实向上级部门反映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学校应尽的义务,这本来是正常而又平常的事,但就是这样一件平常的事情,却变得不平常也不正常了。现在的检查一般都是事先通知学校,下发标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校为了掩盖一些不好或者不足的方面,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应付检查,造假造得好,造出花样,造出特色的,一些纸上谈兵的方法措施成了先进经验,甚至可以推广,荣誉随之即来,大受表彰,这样一来,一些学校造假也就显得自然了。
其实,上级领导想得到真实情况,可以改变一下检查方式,为什么不来个不通知的突击检查?为什么不做个深入学生的调查?为何调查一定需要学校领导陪同?是不是上级也在给学校造假的时间和信息?
二、检查的要求与处理有偏颇
现在的检查、验收,经常是如果有xx情况,学校工作将全盘否决。这样的代价太大,学校领导不敢大意,唯恐出现纰漏,影响学校工作的实绩,甚至影响对学校的资金投入,只能造假帮助过关。
再说个别学校检查出了问题,一般情况先是领导挨批,然后是勒令自行改正。其实,有不少问题不是学校能力所及,根本得不到解决,如此的后果只能让学校对问题讳莫如深,极力掩盖事实。
三、学校过度重视教学成绩,其他的活动该略当略
如今,虽然考评学校的项目很多,可学习成绩的考评是重中之重,加之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学校对成绩不敢怠慢,凡是对学习促进不大的要求,学校是能省则省,该简就简。有些检查的项目是学校的力量解决不了的,为了保证过关,只能造假,所以很多学校领导说:“对于学校说谎,我们也很无奈。”
当前,很多学校把诚实喊在口头上,在行动上却大打折扣,甚至公然让学生说假话。在学校里,像小明这种事件时有发生。学校带头不讲诚信,那教育出来的学生会讲诚信吗?
我们应该从学校管理、教师形象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学会做真人!只有这样,小悦悦事件才不会重演,“碰瓷”事件才会绝迹。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沂源县实验中学沂源县南麻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