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行为对个人健康和公共安全都造成了极大危害.我国防控、治理新精神活性物质工作存在管制困难、滥用监测系统不完善、风险评估机制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对此,应从完善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管控的相关立法、建立科学可行的新精神活性物质预警体系、加强打击与整治涉新精神活性物质违法犯罪、构建新精神活性物质预防教育体系、注重对污水中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监测五方面加强我国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管控.
【机 构】
:
甘肃政法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行为对个人健康和公共安全都造成了极大危害.我国防控、治理新精神活性物质工作存在管制困难、滥用监测系统不完善、风险评估机制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对此,应从完善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管控的相关立法、建立科学可行的新精神活性物质预警体系、加强打击与整治涉新精神活性物质违法犯罪、构建新精神活性物质预防教育体系、注重对污水中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监测五方面加强我国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管控.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的持续崛起以及欧美对华政策的转型,中国因素在跨大西洋关系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为了应对中国崛起、巩固跨大西洋关系以及维护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欧美加快了对华政策协调的步伐,试图围绕意识形态、经贸投资、科技创新以及全球治理等议题协调共识并采取更加一致的行动.当前欧美对华政策协调也有别于过去"美主欧从"的模式,呈现出更具机制化和更全面的新特点.在协调的过程中,欧美对华政策出现了一定的趋同,但分歧也显露无遗.欧美对华认知与政策分歧、欧盟"战略自主"倾向以及"特朗普主义"遗产的影响都将对欧美协调的深度和效
德国新政府提出的"价值观外交"是对默克尔政府开启的"价值观外交"的延续和继承,是作为后现代和后民族国家的德国成功转化身份的必然结果.德国国内政治生态、国际秩序变革和默克尔时期"价值观外交"实践的正向激励,都会促进德国新政府加速推进德式"价值观外交".但德国的"价值观外交"不完全等同于"意识形态外交",它给中德关系发展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未来针对德国新政府对华政策中的"价值观外交",中国应在坚持"红线"的基础上,注重从积极面入手,明确双方在多边主义规则和制度方面的共同点,争取相互合作以塑造更具包容性的国
虽然2018年刑诉法对认罪认罚案件中的被告人上诉问题和检察机关抗诉问题没有给予明确规定,但被告人的上诉权无疑应当予以肯定.同时,应当禁止此类案件中检察机关“反制型”抗诉的做法,当且仅当被告人非自愿、不真实地认罪认罚,法院错误或无故未采纳量刑建议,裁判后出现影响定罪量刑的新证据时,检察机关方可提起抗诉.此外,应积极探索规制被告人“技术性上诉”、提高量刑建议质量等措施,以降低案件上诉率和抗诉率.
我国古代社会开始走向繁荣的汉代,由官方主导的人口跨境流动日渐频繁,如有组织、有规模性地将内地居民集体迁徙到边疆地区实边,或将边疆地区的人口迁徙到都城附近以实都.汉代政府派使节张骞、班超出使西域,逐渐开辟了丝绸之路,发展了大规模的人口跨境流动.汉代的人口跨境流动具有流动目的 多元化、人员成分多样化、流动范围广等特征.汉代的人口跨境流动与当时国内面临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周边形势以及刑事政策、交通条件有关.汉代的人口跨境流动对巩固政权、维护边疆安全与稳定,推动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密切中国与世界
当前,治安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与公安工作实践脱节、课程研发不及时、课程内容更新迟缓、课程体系融合不够等问题,难以满足信息化时代社会治安防控对复合型兼应用型治安人才的需求.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守人才培养的政治属性、警务属性、治安属性和学科属性,紧盯公安需求、公安技术前沿、违法犯罪发展趋势,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交叉融合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治理结构变革,提高人才培养的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