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活动目标
1. 经历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全等三角形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实践与创新、质疑与反思的能力.
2. 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和团队协作的意识,逐步养成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与习惯.
二、 活动准备
20米皮尺、三角板或量角器、标杆、足够长的细绳.
三、 活动时间
90分钟
四、 活动过程
1. 提出问题
问题1:如图1,学校毕业林有一座假山,现在我们无法直接测量这座假山的最大宽度,请你运用刚刚学习的全等三角形知识,借助给定工具,制定测量方案并测量出假山的宽度.
问题2:如图2,学校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有一条小河相隔,无法直接测量其宽度,你能在河的一侧测量出河的宽度吗?请你运用刚刚学习的全等三角形知识,借助给定工具,制定测量方案并测量出假山的宽度.
问题3:如图3,学校操场上有一个旗杆,无法直接测量其高度,你能在地面上测量出旗杆的高度吗?请你运用刚刚学习的全等三角形知识,借助给定工具,制定测量方案并测量出旗杆的高度.
【活动说明】问题的背景来源于学校的假山、河流和旗杆,一方面便于数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校内开展实践活动,既经济又安全;另一方面,问题的背景就在学生身边,学生感到亲切而自然,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
2. 研讨方案
全班分成4人一组,在个人独立思考、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研讨、制定活动方案,教师深入到学生中,提供咨询服务,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
【活动说明】本阶段主要是在学生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小组内个人谈活动设想,各成员相互补充、集思广益,以使方案更加完善而切实可行,体现集体的智慧,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
3. 方案实施
各小组根据本组制定的方案,走出教室到活动场地进行实地测量.
根据各小组活动情况,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
【活动说明】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能力,检验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问题是预想不到的,碰到困难,要求学生学会共同协商解决,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原定方案,这是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的良好契机.
4. 反思交流
4.1
1. 经历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全等三角形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实践与创新、质疑与反思的能力.
2. 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和团队协作的意识,逐步养成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与习惯.
二、 活动准备
20米皮尺、三角板或量角器、标杆、足够长的细绳.
三、 活动时间
90分钟
四、 活动过程
1. 提出问题

问题1:如图1,学校毕业林有一座假山,现在我们无法直接测量这座假山的最大宽度,请你运用刚刚学习的全等三角形知识,借助给定工具,制定测量方案并测量出假山的宽度.
问题2:如图2,学校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有一条小河相隔,无法直接测量其宽度,你能在河的一侧测量出河的宽度吗?请你运用刚刚学习的全等三角形知识,借助给定工具,制定测量方案并测量出假山的宽度.
问题3:如图3,学校操场上有一个旗杆,无法直接测量其高度,你能在地面上测量出旗杆的高度吗?请你运用刚刚学习的全等三角形知识,借助给定工具,制定测量方案并测量出旗杆的高度.
【活动说明】问题的背景来源于学校的假山、河流和旗杆,一方面便于数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校内开展实践活动,既经济又安全;另一方面,问题的背景就在学生身边,学生感到亲切而自然,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

2. 研讨方案
全班分成4人一组,在个人独立思考、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研讨、制定活动方案,教师深入到学生中,提供咨询服务,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
【活动说明】本阶段主要是在学生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小组内个人谈活动设想,各成员相互补充、集思广益,以使方案更加完善而切实可行,体现集体的智慧,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
3. 方案实施
各小组根据本组制定的方案,走出教室到活动场地进行实地测量.
根据各小组活动情况,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
【活动说明】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能力,检验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问题是预想不到的,碰到困难,要求学生学会共同协商解决,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原定方案,这是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的良好契机.

4. 反思交流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