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条女孩”朱燕娟:4年赚足20万,用智慧和坚韧规划未来

来源 :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75758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4年,她靠打工解决了每年1.8万元的学费,还供养弟弟、妹妹上学,帮助父母撑起了风雨飘摇的家。4年里,她最多时兼过13份工作,最高的一个月收入1.7万元,4年打工所得20余万元。打工路上,尽管遇到重重困难,但她从未退缩过,并笑称自己是一只打不死、压不垮的“小强”,生活压力越大,就越不认输。
  这位叫朱燕娟的女孩被誉为“兼职达人”“发条女孩”“校园打工王”,让我们走近这位坚强的女孩,去体味她不一样的人生——
  家境贫寒学费难筹,
  报到当天就去找工作
  2007年9月1日,是浙江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新生报到的日子,来自杭州建德乡下的新生朱燕娟也背着行李准时赶来。与别的新生欢天喜地、被亲友们前呼后拥相比,朱燕娟眉宇间却笼罩着一片愁云惨雾——
  朱燕娟1988年出生于杭州建德市大同乡黄山头村,家里三个孩子,她是老大。从懂事起,朱燕娟就目睹了父母的辛劳。父亲朱德培特别能干,在种好几亩水田之余,还起早贪黑地做生意,小学四年级前,朱燕娟和弟弟、妹妹过着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朱燕娟11岁那年,如山一般伟岸的父亲患上急性黄疸肝炎,从此失去了劳动能力。此后,父亲十年内不但没挣一分钱,还因看病使家里债台高筑。母亲除了干农活外,四处打工挣钱养家。懂事的朱燕娟从四年级开始,就帮着妈妈干活,到饭店帮别人刷碗,到城里捡废品。好强的她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将来凭自己的能力改变家人的命运。
  家里穷,朱燕娟想辍学打工减轻家里的负担,却遭到了妈妈的断然拒绝。妈妈说,没有文化一生受穷,有了学问才能改变命运。你是老大,要给弟弟、妹妹带个好头!妈妈的话让朱燕娟深受激励,此后,她学习更加刻苦。
  2007年6月,朱燕娟参加了高考,并被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录取。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朱燕娟看着通知书上每年1.8万元的学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她仔细算了算,4年的学费加上生活费,这个大学读下来至少需要十多万元,这笔钱家里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
  看到女儿愁眉紧锁,父亲拉着她四处告借。朱家的贫困在村里出了名,邻居、亲友平时见着他们都是绕着走,这种情况下能借到钱吗?
  果然,父女俩钱没借到,还受了一肚子气。当天晚上,朱燕娟彻夜未眠,想到家里的困境以及父亲的无助,她甚至想一死了之。然而,她很快否定了这个念头,她觉得只有活下去,好好读书,用自己的智慧和顽强改变家人的命运,才是报答父母最好的方式。
  第二天,朱燕娟擦干眼泪,继续和父亲四处借钱,报到前,他们一共才筹到6000多元钱,这点钱连学费的零头都不够。朱燕娟给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打了电话,院方听了她的情况后说,你可以先来报到,学校对贫困生开有绿色通道,你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就行了。听到这里,朱燕娟稍稍放下心来。
  大学开学的日子终于到了,在父母的叮嘱和泪眼中,朱燕娟踏上了开往宁波的火车。她已经打算好了,只要顺利入了学,就马上找工作来挣学费和生活费。
  让朱燕娟想不到的是,她就读的外语专业的老师不但到校门口迎接她,还陪着她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办理了入学手续。
  到宿舍安置好行李后,朱燕娟休息了几分钟,就决定找份零工先干着,把自己的生活费挣出来。
  下午5点,朱燕娟来到校园内一家风味餐厅,她找到老板,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请求对方提供一个让她打工的机会。老板犹豫了一下,说我这里缺一个勤杂工,每天要干5个小时的活儿,你要是有时间,可以来试试。朱燕娟当即答应了,老板允诺给她每月240元的报酬。
  就这样,到学校报到的第二天,朱燕娟就开始了打工生涯。每天早上5点多她就要起床,到那家餐厅干上一个小时的活儿,稍微扒几口饭,再匆匆去上课。下午下课后,别的同学都到餐厅去吃饭了,朱燕娟却要忍着饥饿,干上两个小时的活儿才能吃饭。吃过饭后,她再到教室上一会儿自习。
  因为学费还没有缴,朱燕娟把自己的生活费压到了最低,每个月只花60元钱。有时周末打工没时间吃饭,她一日三餐就靠6个馒头解决问题。
  随后,她又找了份工作,每个月能挣400多元钱。靠着省吃俭用,到年底朱燕娟已经攒了3000元钱,她又借了同学3900元钱,加上争取到的助学贷款,终于缴上了当年的全部学费。
  “发条女孩”创记录,
  打13份工月赚万元
  2008年寒假,朱燕娟大年初三就返回了学校。放假前,她找好了一份教高三学生英语的工作。学生家长还与朱燕娟签了协议,如果当年高考孩子的英语考得理想,就会给朱燕娟一定的额外奖励。
  就这样,当别的同学还在愉快地享受假期的时候,朱燕娟除了做家教,又开始寻找其他的工作了。一天,她路过一家化妆品直营店,看到招聘营销员的启事,心里一动,就走了进去。通过一番交谈,经理觉得朱燕娟善于言辞,做事有热情,决定录用她,并讲明这份工作没有底薪,只能靠提成挣得收入,朱燕娟欣然同意了。
  寒假开学后,朱燕娟开始向同学推销起护肤品来,她的策略是先试用后购买,如果觉得不合用,权当做个人情,试用品由她埋单。这个办法挺奏效,很快,护肤品的销路打开了。
  干着推销,做着家教,朱燕娟仍觉得不够,她又联系了一家雅思培训机构做老师,正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整个大一下学期,朱燕娟干了三份家教、一份推销,还做着培训中心的特聘老师。当别的同学惬意地享受大学生活时,朱燕娟除了上课,就是打工。
  2008年暑假,朱燕娟回家看望了一下父母,就又返回宁波。她要利用这个假期再多挣些钱,凑够秋季开学后的学费。暑假里,她又联系了两份家教、一份帮人送货的工作,以及一份在中介公司的工作,再加上上学期的两份工作,朱燕娟身兼六职,忙得连休息的工夫都没有。
  凭着大半年的打工收入,暑假开学后,朱燕娟不但筹够了新一年的学费,还略有剩余。缴完学费的那一刻,朱燕娟为自己感到自豪。
  一年时光匆匆流过,转眼朱燕娟升入 了大三。秋季开学后,为了便于更多地兼职,朱燕娟从学校宿舍搬了出来,到附近一个小区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节俭惯了的朱燕娟之所以租这么大的房子,是有着她的精心打算。这套房子的租金比较便宜,她可以找人合租,即便租不出去,她还可以帮有需求的家长托管孩子,托管孩子的费用就可以抵消房子的租金。   然而,朱燕娟的打工之路并不都是顺风顺水的,她也曾受到雇主的刁难。有一次,朱燕娟给一个高三学生做家教,月底结账时,家长却扣了她一百元钱,朱燕娟问扣钱的原因,家长说孩子的成绩没能提高到他的要求。其实,朱燕娟很清楚,通过几次考试,她所带的这个学生英语成绩比原来提高了20多分,家长扣钱只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样的事情,朱燕娟遇到过不止一次。尽管心里很委屈,她却努力劝说自己忘记不快,永远充满激情地向前走!
  大三下学期,朱燕娟的兼职达到了最高峰,她一人最多的时候竟身兼13份工作。同学们都感叹地称她为“发条女孩”“兼职达人”“打工明星”。朱燕娟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闹钟,永远不知疲倦地走在打工的路上。
  让我们来看看2010年5月的一天,朱燕娟是如何度过的:早上7点钟,她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赶往公司,9点开始推销日用品;下午1点,她又赶到一家中介公司帮忙;下午3点给客户送货;晚上7点赶到雇主家里,给所带的高三学生上课,晚上10点回到家里,哄托管的小学五年级男孩睡觉;凌晨过后,朱燕娟开始写老师布置的作业,凌晨两点半,上床睡觉。朱燕娟一天的工作时间竟达到17个小时!
  朱燕娟不是铁人,每天她最缺的就是睡眠,而她补觉的地方就是在公交车上,坐过站也是经常的事情。对此,朱燕娟并不觉得苦,她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在为自己和家人,也是为将来打拼,这就要求她必须有超人的毅力和永不知足的精神。
  让朱燕娟高兴的是,她的艰辛付出得到了回报:2010年5月,当月她从所兼的13份工作中,共获得了1.7万元的报酬,创造了入学打工以来的最高记录,这样的收获也让她获得了“校园打工王”的称号。
  享受未雨绸缪的那份淡定,
  用智慧和坚韧规划未来
  大学生活转瞬即逝,4年来,朱燕娟通过打工、兼职,共挣了20多万元,不但解决了自己高昂的学费,还供着弟弟、妹妹读书。她的弟弟在读大专,妹妹今年即将参加高考。
  朱燕娟拼命打工的举动,也为她招致了不少非议。有的同学讥讽她“掉到了钱眼里,浑身散发着一股铜臭味”,有的说她向同学推销商品是“拿着同学的友情做交易,这样的人不配有真正的朋友”。也有老师批评朱燕娟“是在透支自己的青春和健康,而且荒废了自己的学业”。这些非议,让朱燕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也经历了不少尴尬。但每次她都鼓励自己:“我就是一只打不死、压不垮的‘小强’,压力越大,非议越多,我就偏不认输,我要做得更好。”
  让朱燕娟骄傲的是,打工并没有拖垮她的学业,她的成绩一直稳居班里前十名,还担任着班长。这都源自于朱燕娟惊人的付出。别人吃饭和休息的时候,她在拼命用功。她每天在公交车上度过三四个小时,除了补觉,她都用来看书,并且利用一切机会学习。
  有一次,朱燕娟赶回学校的路上,看到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子上了车,正好坐在了她旁边,朱燕娟主动和这位女子打招呼。说来也巧,这位来自美国的女子是一家高校的外教,她被朱燕娟的热情所感染,两人相谈甚欢。朱燕娟有空时,经常找这位外教练口语。
  4年来在社会上闯荡的经历,让朱燕娟变得日益干练和成熟,她不但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内心也变得无比强大。
  大四上学期,学院要求每个学生找到实习岗位,朱燕娟的实践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她通过打工积累的人脉,组织班里几位同学到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当老师,还拉一些翻译的活儿让同学练练手。
  一个月后,班里几乎所有同学都找到了实习岗位,当初一位拿钱羞辱过朱燕娟的女生却因为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一直闷在学校,朱燕娟决定帮帮这个同学。
  很快,朱燕娟从她做过家教的学生家长那里获得一个信息:一家新创办的双语小学需要英语老师,要求应聘者上台试讲。朱燕娟觉得这是个机会,就鼓励那位女生前去试试,那位女生觉得自己没有经验,信心不足。朱燕娟就把自己的面试经验讲给那个女生,还带着她一起去做家教,让她练练胆。
  经过朱燕娟的鼓励和速成培训,那位女生参加了应聘。为了给她壮胆,朱燕娟也一同前往。她心里清楚,这个女生英语水平不错,只是缺乏实践经验,只要战胜了自己,成功的几率很大。
  事情的结果正如朱燕娟预料的那样,这个女生以流利的口语、丰富的知识征服了面试官,最后赢得了这个机会。这个女生非常感激朱燕娟,并为当初对她的伤害进行道歉,朱燕娟大度地说,我早就忘记这回事了,咱们是同学,又是好姐妹,没什么可说的。
  大四下学期,当其他同学为寻找工作四处奔走时,经历过风雨洗礼的朱燕娟却十分淡定,她决定不再寻找工作,通过长时间的调研和考察,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创业计划。朱燕娟的奋斗目标就是成为一个优雅自信、长袖善舞的商人,用自己的智慧赚取更多的财富,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改变家人的命运。
  2012年1月8日,朱燕娟精心筹备的培训机构开业了,她已经组建起自己的培训团队,目前正全力开拓培训市场。从靠体力赚钱,到靠智慧创造财富,朱燕娟用她的智慧和坚韧,规划着自己的未来,为实现梦想执著奋进!
  责编/毕春晖
  E-mail: bchaa@163.com
  微博网址: http://weibo.com/bchaa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和落实,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高中阶段,化学是一门生活性较强的自然学科,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还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学科素养,促进学
扫着画册上或现代或古典的画面,被一幅三个教士模样(或圣徒模样)的作品所吸引。瞥了眼一旁的注释:圣丹尼和他的同伴。顿时惊讶不已。原来这就是圣丹尼——将基督教带到巴黎的圣者!每次读书时,有文章提到他,并附着他的简笔画像,总不忘他捧着头颅的样子,却一直没见着雕塑或油画。真正在印刷品上见到又是那么猝不及防,以汹涌之势逼人。这是遇,惊讶之外更多的是联想与细嚼。  林达携着雨果的《九三年》,在巴黎寻觅某教堂,
鲜花和绿叶做成的拱门衬托着热闹的婚礼现场,洁白的婚纱把新娘装扮得无比娇媚,孩子们在草地上尽情嬉闹,亲朋好友在蓝天下享受着大自然的气息……将幸福的气球在这热闹的氛围中放飞,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就这样开始啦!  够浪漫吧!而这只是上海女孩金心雨推出的野外婚礼的其中一幕。也许你还不知道。她靠给新人们策划野外婚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获得了非同小可的成功。如今,金心雨已成为上海小有名气的“野外婚礼专家”! 
18世纪的法國思想家伏尔泰说过一句话:“能够享受平淡生活的人们。才能真正领悟人生的真谛。”  也许有人会问,要领悟人生最真实的意义或道理,为什么离不开享受平淡的生活呢?  也许有人会答,因为平淡是生活的常态。如果把人生的精彩比作浪花。那么人生的平淡就是河水。相比而言。精彩的日子少,平淡的日子多;精彩是人生的点缀,平淡是生活的主线。显然,如果不能享受平淡的生活,就等于漠视人生的常态,自然就不可能领悟
22岁的李俊,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销售员。上班不久,李俊交了一个漂亮的女朋友。交往了3个月,女朋友就对他颇有微词,嫌他没有私家车,上下班得挤公交。最重要的是,女朋友喜欢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去旅游,没私家车怎么行?可是,以李俊的薪水,想买私家车等同于白日做梦。  渐渐地,李俊发现女友对自己越来越冷淡,有时给她打电话也不接。李俊意识到了情感上的危机。为了拢住女友的心,李俊决定尽快买一辆车,满足女友拥有私
蔑视规则的人,最终也会被规则抛弃。  时光的指针流转至二十三世纪,中学校园里绿影葱茏充满生机。学子们聚精会神地盯着电子屏幕,完成一道道试题。“这三年很快就会过去,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老师在讲台上激昂挥手,随着她扬手的姿态,屏幕上闪掠过机关枪扫射试卷的虚拟场景。  讲台下的格安撑着头,嘴角挂一丝若有若无的讥笑。挑灯夜战、题海挣扎,便是这十年寒窗最后三年的主旋律吗?可是在这高速发达的现代社会
佟丽娅,湖南卫视穿越大戏《宫》中女二号素言的扮演者,曾经出演多部电视连续剧,在《新不了情》《母仪天下》等剧中有着出色的表演。16岁,她获得新疆舞蹈家协会4级舞蹈考级培训教师资格;18岁,她成为“首届新疆小姐大赛”亚军,参加《同一首歌》的舞蹈演出,倍受好评。20岁,参加春节联欢晚会,以一支新疆独舞艳惊四座。24岁,出演《新不了情》中的青年李再爱,以脱俗的清爽微笑和动人优雅的人文气息,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杨绛先生百岁诞辰之际,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做了一期专题节目。现场嘉宾一共两位,三联书店的总编辑李昕是其中一位。节目中,李昕谈到了杨绛夫妇的精神境界和高风亮节,他们三十多年不换房,不装修,不买家具,但是他们捐出两人全部的版税超过1000万元,在清华大学设立了一个“好读书基金会”,扶助贫困学生。  节目播出后,帮杨绛先生料理版权的友人吴学昭,给李昕打来电话:“你们这期节目做得不错,杨先生看了很高兴。
1921年,印度科学家拉曼应邀在英国皇家学会上作了有关《声学》与《光学》的研究报告后,取道地中海乘船回国。在甲板上漫步的人群中,一对印度母子的对话,引起了拉曼的注意。  “妈妈,这个大海叫什么名字?”  “地中海。”  “为什么叫地中海?”  “因为它夹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  “那么,它为什么是蓝色的?”  年轻的母亲一时语塞,求助的目光正好遇上了站在一旁、饶有兴趣倾听的拉曼。拉曼告诉男孩
中专毕业,他在电视台做了杂工,每天搬摄影器材、做简单的木工,有时候爬到很高的天花板上,往下撒碎纸片,24小时都木木地被人使来唤去。而他,很满意自己的工作。他没有告诉过别人,他恐高,只是为了让别人能够放心地把工作交给他。  但是在节目中,唯独有一个环节是他可以指挥别人。在节目正式录制前,导演一定要先拍好观众大笑或鼓掌的场面。他就在这个时候出场,站在一群人前面,带头大笑。他说:“一场秀下来,我就好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