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点阵射频治疗面部光老化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yedi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微针点阵射频(MFR)治疗面部光老化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

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收集女性面部皮肤老化患者24例,年龄45~60(45.9±8.7)岁,病程1~20 (8.88±5.06)年,共接受3次MFR治疗,每次治疗间隔4周。治疗前、治疗1次、治疗3次后分别进行面部光老化整体评分(GSP),并用4分法分别评价面部皱纹、皮肤质地、色素斑、毛细血管扩张、皮肤紧致度改善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治疗中疼痛行自我评定。治疗3次结束后患者主观评价满意度;每次治疗后即刻、3 d、7 d,对患者进行治疗不良反应评价。

结果

24例患者治疗前GSP评分(2.83±0.92)分,治疗1次后改善为(2.25±0.95)分,治疗3次后改善为(1.67±0.48)分,治疗前和治疗1次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P<0.05);治疗前和治疗3次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P<0.05)。治疗1次及治疗3次后面部皱纹、皮肤质地、皮肤紧致度改善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3.88、、5.46,均P<0.05)。治疗1次及治疗3次后色素斑、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2.17,均P<0.05)。治疗3次后VAS值(3.2±1.2)分,属于轻中度疼痛。治疗3次后24例患者满意度83.33%。治疗期间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

MFR可有效改善面部光老化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肝脏外科的快速发展,微创外科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提升。许多高难度肝脏手术都可以通过微创的手段进行诊疗,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极大地降低了手术创伤。与此同时,新型的肝脏手术辅助技术不断出现,又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精准度。本文从腹腔镜技术、机器人手术、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腹腔镜活体肝移植技术和新型肝脏手术辅助技术在肝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
目的评估汗液电导率检测对中国儿童囊性纤维化(C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4年5月至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确诊的45例CF患儿(CF组)和200例患肺部疾病的非CF患儿(非CF组)的汗液,进行汗液电导率检测,通过Pearson χ2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汗液电导率诊断或排除CF的最佳临界值。分析6岁以上CF患儿肺功能参数(第
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收载了《神农本草经》及诸家本草共410多种药物,并以阐释药物主治为重点。其中,卢氏主要以每一味药为基本单元,先通过对名称、生长形态或气味的理解,提炼药物的基本特征,然后借助基本特征理解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逐一解读它们的主治条文。
期刊
期刊
1912年,天津医界、教育界、商界、官员和留美归国学生们联名向美国慈善家提交了一份请愿书,请求在天津捐建一座大规模的现代化医院。这份报告作为备忘录,附于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考察报告之后,一直没有被学术界所重视。该请愿书不仅对了解当时天津的医疗状况有重要价值,而且可能对全面认识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在华事业有帮助。
《柳沜文稿》为日本著名医家多纪元胤的文集,辑录作者在1805—1827年间创作的医论、杂文及诗作共94篇,内容涉及中日两国400余位医家及文人、190余部著作,广及医学领域的各方面。书中讨论的诸多医学问题,内容丰富,其考证翔实,阐论精当,具有极高的文献学及临床诊疗研究价值。同时,书中所收元胤的诗文、随笔以及为部分医家所撰墓表、塚铭等,亦为珍贵的医学史料。
陈滋(1878—1927),字益卿,别号益钦,是民国初年的一位著名眼科医师。他编译了一系列日本西方医学经典书籍,对清末民初的西医东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上海开办了第一家华人眼科医生自设的眼科医院,为上海乃至全国的众多眼疾患者解除了痛苦;毕生倡导中西眼科结合,著有《中西眼科汇通》一书,推动传统医学现代化;他与当时的一些军政要人有密切交往,支持家乡的教育。通过陈滋一生,可以了解民国初期执业医师的面貌。
在近代西医产科学知识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不同时期译介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科著作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产科著作早期大多译自欧美,如《妇婴新说》《胎产举要》等。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知识界掀起学习日本的浪潮,改良医学、假道于日本比欧美更便利的观点盛行于学术界,大量的日本产科著作引入中国。清末民初丁福保编译的《丁氏医学丛书》,就包含了产科专著《竹氏产婆学》《妊娠生理篇》《分娩产褥生理篇合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