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深度学习下的自学课堂的重建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dxx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从而实现深度而有效地学习,这是进行深度教学研究的重要使命。基于这一点,我们的教学势必要变革,要把课堂重心下移至学生,从学生角度明确课堂教与学的目标,使学生在此目标的引领下去学习,去创建真正属于自己的课堂。
   关键词:深度教学 教学目标 任务驱动 课堂重建 自学课堂
   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学习新知识,将它们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从而解决问题的学习。这是黎家厚教授对“深度学习”所下的定义。它有别于浅层学习,其学习效果的达成需要以新的课堂方式为载体。
   我们所提倡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新型课堂一定不是单向的,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向课堂,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对话式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以学生需求为设计导向,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工具”,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互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求同存异,这样不但能够达成课程标准中对同一学段学生所提出的认知目标,还能满足他们知识内化和思想深化的高阶需求。这才是我们所探求的深度教学的课堂变革方向。
   一、以教学目标为驱动的自学课重建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可复制的学习方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而部编版教材对知识的整体架构设计,与深度教学的理念不谋而合。学习方法的习得源自精读课文的讲授,而方法的运用体现于自学课堂的建构,也就是深度教学所说的“教结构和用结构”,这种学习结构的建模过程是以教与学目标为导向的,所以要想重建语文课堂,势必要从教学目标开始革新。
   (一)建构目标,任务驱动
   在平时上精读课时,教师要培养学生找出学习目标的习惯。部编版教材讲究单元整体设计,每个单元都有导语,导语一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段往往是单元内容的概括;第二段一般都是单元学习目标的提炼。所以,在每个单元开始学习的时候,师生要共同归纳单元学习目标,每一课的教与学目标的设定也可以此为依据。另外,就语文的学科特点而言,文本的教与学都是由浅入深的,学习目标大多是从浅层的对重点字词和作家作品常识的掌握到对语句的品析和对写作手法的分析,最后深入到对作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分析。基于此,教师可以和学生从以下五个维度来设置自学课的学习目标:
   (1)重点字词与文学常识的积累;
   (2)重点句子的品析;
   (3)写作手法的运用;
   (4)主题的提炼;
   (5)联系实际的感悟。
   这五个维度的目标不是孤立的点,如果将其有机整合起来,是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语文文本学习的知识网络的。
   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我们采用的大多是传统的 “三维目标”设置,它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这样的设置太笼统,学生很难形成一个文本学习的系统。而重新细化的目标,不但能让学生拥有可复制的参考标准,还能够紧扣语文学习的纲要,在掌握语文核心知识的基础上提升核心能力,从而落实部编版教材所要求的核心素养。
   (二)效果测评,多效固学
   为了帮助学生强化目标达成的意识,可设一个课堂目标与达成检测本,在每个目标的旁边由学生自己进行目标达成的反馈,以标星制标注,很好为五星,一般为四星与三星,不理想为三星以下。在目标达成检测本上,可由老师出题或学生出题,加强对自学课文学习效果的检测,题目围绕学习目标设计,以教师评改或学生互改的方式进行,而前面所说的目标达成标星就由这个结果来定。这样课堂下放给学生,效果反馈给老师,收放结合,促使学生深度学习,这样的自学课有的放矢,才能成为真正有效的自主学习课堂。
   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学生可以绘制思维导图,以单元学习目标为辐射点,发散出精读课和自学课的教与学目标,并将精读课学习到的知识结构与自学课运用到的知识结构都呈现出来。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学习结构。
   二、重心下移后的课堂重建与反思
   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一定重视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知识的拓展延伸与迁移运用等,充分训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建构知识网络,在自学课堂上充分彰显自己深度学习的能力。
   以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课文基本上都是以“学习生活”为话题。教学过程中,笔者精讲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字词掌握到语句品味,再到人物精神分析和主觀学习等五个维度设计了学习目标,并在黑板上手书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习和借鉴。经过自主报名,我们选择了两个小组承担《再塑生命的人》与《窃读记》的教学任务,因为目标设定清晰,从五个维度突出课文重难点,所以学生在已有学习结构的基础上对文本能够进行较为有深度的探究,课后的目标检测也证明了学生基本上能以目标为切入点掌握本课要点知识。
   由此看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完全可行的,但老师在课前必须给予一定的指导,要能通过精读课帮助学生建构不同课文的学习结构,让他们找到自我学习的抓手。以教学目标为驱动,用听写标星制为手段,让学生不断地对自我建构的结果进行检测反思,从而让他们真正有效地进行自主深度学习,并学有所获。
   三、以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的课堂探索
   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所以,课堂变革一定是以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人的教育为根本目标的,这一点在部编版教材的编写理念中也得以体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将提升孩子的人文素养呈现出来,并在学生的深度学习中践行。而目标的实现必须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因此,深度教学探索下的语文课堂不仅要关注知识体系的整合,更要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发挥主人翁的作用,才能以个人的独特体验去感知文本,感悟生命。当为人师者可以将尝试性变革与重建性反思相结合的时候,学生就有了更多的学习可能;而当教师把自己的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的时候,学生才能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
其他文献
台湾中部造山带前缘呈现为一弧形逆冲构造体系 ,每个弧形带分别由多个不同尺度但各自独立的次级弧形构造组成 ,而每一个弧形构造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是典型的褶皱 -逆冲带 ,但同时各个次级弧形构造间却又有自相似特性。在对台湾中部地区弧形逆冲构造体系的空间位置与地震活动间的关系分析基础上 ,归纳出中部弧型逆冲地震带的地震活动特征 ,以台湾东西地震区的构造划分和北部、中部与南部不同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中,抽象的教学内容加上学生有意注意持续性较差的特点,需要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充满艺术性,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轻松愉悦地探究新知、掌握新知。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准确、严密性多样、灵活性生动、趣味性交流、互通性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高度抽象性和严谨逻辑性是这门学科典型特点。数学课堂教学中,抽象教学内容加上学生有意注意持续性较差的特点,需要教师
本文从产品设计的基本概念出发,讨论了产品设计的经济性,进而提出了产品设计中经济控制的方法,最终解决了产品设计的经济性的问题。
<正>~~
<正>老年人骨骼的含钙量少于年轻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很容易骨折。如果老年人长期卧床,运动减少,每天丢失的钙量高达150毫克,一周丢失的钙量占身体总钙量的1%,相当于正
摘要:回归本源是当下教育的又一难题。怎么回,回哪儿去?这一直都是教育改革中难啃的硬骨头,溯本清源是最好的方式。而教育,其实就是两个资源的合理配备,一个是人,一个是事。建构新时代下的真实课堂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理顺当下课堂中人与事的关系,去除杂质,卸下附加在教育教学上的沉重枷锁,释放学生和教师的天性,让学生和教师在自由的空间中传播真善美,创造性地实现教育的又一次跨越。  关键词:课堂信息技术学生  教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在实验室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应用分布式并行控制技术,研制开发了32通道、12位精度、最高50Mhz采样率、每秒钟可以记录1 000个以上声发射事件全波形的记录仪.这一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