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双意”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jiu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意,即有意义和有意思,是语文课堂的两个元素。有意义,指的是语文课堂有思想性、有教育性、有指导性。这里的有意思,相对于有意义而言,指的是有趣味、有情调、有美感,更具有开放性。有意思的语文课堂主张让学生快乐地收获,而不是沉重的吸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独特的生命体验,真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理想的课堂应该双意完美结合,水乳交融。提倡有意思的语文课堂,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中既有当下快乐的体验,又能指向长远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能够主动学习语文。打造有意思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语文,以“四个有”为着力点,以有味的语文教师为前提。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意思;有意义;主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老师在高考指挥棒下,语文课堂还是比较功利,本来应该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大都指向考试,课堂没有趣味、没有情调、没有美感,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越来越被动。如何打造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笔者认为必须有四个着力点和一个有味的语文教师为前提。
  一、双意语文课堂的四个着力点
  (一)双意课堂,要“有人”
  “有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向学生。教育是面对人、帮助人的生命成长的,着眼于生命生长的课堂,必然是基于学生实际,要从学生生命生長的需要出发,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生活是要关照到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可遗憾的是,我们在课堂上总是习惯于指向考试、指向升学,考什么教什么,文件要求什么教什么,教程不断地冷漠化、孤立化、封闭化,教学随之机械、枯燥、乏味。这样的课堂怎么会有意思、怎么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二是指向老师。课堂要有我们老师自己,“有我们自己”就是要有我们的个体特征、个人风格:这是我的课堂,里面包含着我的教学哲学。在文本解读上要从我们的生活阅历和对生命的理解来研读文本,老师能从文本中读出自己,才能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个性化阅读。因此有意思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教师个性张扬的,是去模式的,而不应该是被模式的。
  (二)双意课堂,要“有法”
  肖川博士说:“教育涉及方向和方法这两个层面。方向即教育的价值追求,即为什么教;方法关涉有效教学的策略,即如何教。”双意课堂,要关注如何教、教得有味道,才能唤醒并张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习欲望,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让他们肯学、能学、乐学,学习才会有意思,才有办法主动。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是有特定的时代背景的。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驾驭知识的能力和智慧才是力量,方法才是力量。陈日亮老师说的话:“你不是来教语文的,你是来教学生学语文的。”辩证地告诉我们教学生方法的重要性。
  (三)双意课堂,要“有心”
  有心,就是语文课堂要做到师生心理相容。我们常讲“心动不如行动”,而我觉得对于教育工作,让学生“心动”比单纯地“行动”来得更加重要。我们经常会看或听到这样一种尴尬:教室里教师滔滔不绝,可学生,要么鸦雀无声,对老师的讲话、提问无动于衷,漠然视之;要么就是讲话、做小动作和老师打岔、顶嘴甚至睡觉,老师渐渐便也没了兴趣,或草草收场或大发雷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觉得课堂上老师是否能够让学生“心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卷入”教学情境,达到师生“心理相容”,让师生在民主、和谐、愉悦的环境中进行教与学的活动,课堂才有意思。
  (四)双意课堂,要“有料”
  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教育回归生活。要保持语文课堂的活力,源头活水在生活。从教材中寻找生活的影子,从生活中挖掘教学的资源。只有关注生活才能拓展生命视野。双意课堂一定是生活化了,有料的课堂一定是和学生生活相联系的。生活事件进课堂,使课程资源丰富和鲜活;书本知识应用于生活,则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知识应用与创新水平。只有在生活中学语文,为把生活变得更好而学语文,让语文教学伴随时代前进的脚步和学生生命成长的节奏来教语文,才能有效地将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应用能力,帮助并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学生主动学习语文。
  二、有味语文教师是打造有意思语文课堂的前提
  有意思的语文课堂,教师语言表达要通俗一点、幽默一点,有趣一点、好玩一点。教学语言要干净,有吸引力,关键在教者背后的经验、见识、阅历,跟上时代步伐,要多阅读。
  有意思的语文课堂教师要有文本解读的硬功夫。现在年轻老师欠缺的就是独立解读文本和独立设计教学的能力:离不开教参,看不到学情,抓不住重点,拟不好问题。我们在备课时要思考: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教和不教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为什么学,怎样从学生已知中发现未知等,然后把文本当作例子来教,就是以学定教,用教材教。这样的课堂才真正体现学生主体,课堂才有意思。
  有意思的语文课堂,教师要有孜孜以求的学习力。一个人有没有味,固然有基因问题,但更是一个善不善于学习的问题。如何在这样一个纷繁的教育生态中不失初心,不致迷茫,唯一的路径就是阅读和学习,阅读和学习可以让一个教师越来越有味。这样的老师才能打造有意思的语文课堂,有意思的课堂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语文。
  参考文献
  [1]叶水涛,凌宗伟.语文教育的返璞归真[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2(4).
  [2]沈廷惠.加强心理调控,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10).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宋代花鸟画更是中国花鸟画历史上的高峰,而现代花鸟画是在继承宋代花鸟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对于宋代花鸟画的研究,可直接关系到现代花鸟
针对某发电厂锅炉给水系统存在的再生周期很短,再生剂比耗大,自用水率高等问题,提出了强化自备水厂水处理工艺,同时加设预处理和反渗透装置的技改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知,
介绍了纳米改性涂料的优点,重点叙述了纳米SiO2、纳米TiO2、纳米CaCO3在涂料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纳米改性涂料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摘要】如今,电影、电视渗透在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他们课外学习的重要来源。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合理利用电影电视资源,有利于更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完成语文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影视资源;语文教学;必要性;方式;局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必要性  大众文化的“视觉时代”已经到来,
创造力成为当代思想界的重要课题,有着深刻的当代文化背景和原因.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又潜藏着巨大的隐患.科技文明使人的理性畸形发展,感性能力
介绍了对氨基苯酚的合成方法 。
淀粉改性阳离子型絮凝剂具有价廉、无毒、高效、可生物降解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重视.本文对淀粉改性阳离子型絮凝剂的合成和应用,以及淀粉接枝型高分子絮凝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