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iman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院校必开的一门基础课程,该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针对塔里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080-01
  《大学物理》这门课程包括两部分教学内容,即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它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所学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物理实验》的课程教学效果。作者结合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体会,从考核方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验的教学顺序等方面对该课程实验教学环节进行了探索性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1 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单组人数过多
  由于本校实验教学资源有限,一般情况下,单个实验室内配置6套仪器供学生上课用,而理工专业的学生都要上大学物理实验课,因此,就存在仪器数量有限而選修学生人数过多的问题。加之前几年师资力量有限,因此,往往是一个组就有三十多个学生,平均一台仪器就要有五个学生,这样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还有一些学生仅仅是记录一个实验数据后实验就草草结束。
  1.2 理论与实验脱节现象严重
  塔里木大学《大学物理》教学中一直沿用的模式是理论课开课两周后开实验课,即理论学习与实验同步进行,虽然实验课程的一些基本理论在高中已经学过,但是由于本校的生源主要是新疆地区,学生的物理功底相对较差,所以,实验课上往往是老师要用一半的时间去讲理论,留给学生动手的时间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
  1.3 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的考核主要体现在实验报告的书写上。为了保证实验的效果往往要求实验报告中有实验预习部分,并且还对预习有着严格的要求,这虽然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学生所谓的预习主要是抄写书本上的理论,对于仪器学生并没有提前进入实验室参观,所以还是一无所知。况且实验课程的考核以实验报告为主,因此,存在部分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实验不认真做,迟到早退现象较为严重,但由于实验报告书写认真,因此得到的分数并不低,而其实际动手能力却很差。
  1.4 实验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大学物理实验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验证性的实验,部分实验甚至是学生在中学做过的,并且是非常熟悉的实验,而到大学以后仍然要重新作一次。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由于学校教学资源有限,导致每学期教学内容基本不变。
  1.5 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是学生提前预习,上课的时候老师先讲基本理论,然后介绍实验操作,并且会手把手教学生每个实验步骤,学生仅仅是模仿或重复老师的动作罢了,根本就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且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在上实验课以前没有见到仪器等实物,因此,对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甚少,仅仅是通过老师上课时的介绍就做实验,难免会损坏仪器。
  2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针对以上《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大学物理实验》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了效果。
  2.1 单班多组制
  单班多组制即把单班学生分成很多组,每组最多16人,平均2~3个学生一套仪器。这样既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比如,在做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过程中,拉膜这一步的实验过程要求三个同学合作,一个同学旋动螺杆上面的螺钉使焦利氏秤上升,一个同学旋载物台下面的螺钉使载物台下降,另一个同学时刻看着三线对齐,如果三个同学配合不好,实验误差就非常大。其实很多的实验都要求协作,因此,单台仪器的人数不能少于三人,但也不能过多,否则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实验教学效果也不好。
  2.2 先学习理论后进行实验教学
  针对理论与实验教学脱节的问题,调整了理论与实验教学的顺序,即在教学周的第1~10周进行理论教学工作,第11周开始进行实验教学,大学物理实验内容以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进行开设。这样实验课上老师就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实验基本理论后直接进行实验操作,而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介绍基本原理,大量的时间都留给学生自己动手;同时,进行该项改革后,学生在做预习工作时也能够得心应手,因此,实验课上就能有目的的去听老师的讲解。进行该项改革后,实验教学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
  2.3 科研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由于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单一,因此,老师的实验教案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培养,鉴于此,物理实验室将科研引入到日常的物理实验教学工作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科研能力也得到一定的锻炼。比如,用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中,传统的仅仅是测完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后实验就结束了,这种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改革后,学生要研究温度、液体浓度及不同的添加剂对表面张力系数的影响,同时还鼓励学生就该实验的结果设想其可能的应用。这样一方面增加了该门课程的新颖性;另一方面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4 考核方式的改革
  实验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老师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实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后,增加了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的考勤分,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实际动手操作分及最终对实验进行综合评定的实验操作考试分。考勤部分的增加减少了学生的迟到早退的现象;实验操作分促使学生重视大学物理实验的实践操作,人人都动起来,而不是部分学生做实验,部分学生在那里闲着没事干;实验考试部分由于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平时不动手自己做,实验考试时可能连相关的实验仪器都找不到,增加该部分内容后,促使学生更加重视大学物理实验,更加注重自身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平时实验认真,并且在平时的大学物理实验上课过程中表现非常突出,并且是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则实行免考,这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实验。
  2.5 引入虚拟实验教学内容
  大学物理虚拟实验要求在电脑上安装相应的软件就可进行相应的实验。该方法设备简单,对场所的要求也不高。进行改革后,要求学生在写预习报告时结合虚拟实验提前熟悉仪器及基本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在上实验前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减少了仪器的损坏数量和程度,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技能。
  3 结语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院校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启迪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大学物理实验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改革。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的各方面。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事关国家稳定大局,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事关高校自身内涵式发展,意义重大。通过统筹安全
光电效应是指物质由于吸收光子而产生电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光电效应,用发散式思维引导学生初步探讨其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驾御知识和应用知识
以对苯二胺为起始原料合成了2个新型的π-扩展四硫富瓦烯(TTF)衍生物,即N,N'-2(4,5-二苄硫基-1,3-二硫杂环戊烯-2-叶立德)-苯-1,4-二胺(5a)和N,N'-2(4,5-二甲酯基-1,3-二硫杂环戊烯-2-
目的探讨超声荡洗联合不同根管冲洗剂在乳牙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根尖周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颗患牙,观察组超声+1%次氯酸钠荡洗组(A
数学课是理工类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服务于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选修课,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基本理论完善、基本分析方法成熟、应
改革开放以来,南充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由过去的农村家庭副业转变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九五"末,南充牧业产值达到32.77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0.5%,在四川省农区率先
机械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当前时代的迫切需要,以机械技术应用专业为探索对象,阐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的构建、机械专业课程的整合、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
近三年来,直招士官越来越为海军所重视。对于这些具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的学员,如何在课堂上开展专业教育训练、如何引导他们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课堂学习等已经逐渐成为院校研
肱骨外上髁炎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当下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尚不明确,故现阶段的临床治疗尚无统一的金标准,临床上主要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肱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