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城市管理过程中,随着城市管理案件的积累,城市管理规律性凸显。根据城市管理问题具有衍生性的特性,提出城市管理重心指数,可以快速确定城市管理重心,从而提高预警预测能力,确保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城市管理工作是政府的永恒主题。在建设世界城市,实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过程中,城市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但其动态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善于把握其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一、城市管理工作重心的提出
城市管理工作大多存在这样一个规律:当一个城市管理问题被“忽视”而形成“气候”的时候,在进行整治时其工作难度和成本将大大增加,而这个形成“气候”的问题往往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问题加以解决。所以,我们引入“城市管理工作重心”的概念。
所谓城市管理重心,就是影响城市正常秩序、发展和群众正常生活的,政府需要加强管理的问题,即城市管理的乱点、难点。
构成城市管理工作重心的问题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一)衍生性
蝴蝶效应理论告诉我们,现代城市管理是一个由诸多因素交相制约的复杂系统,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微小问题,彼此间往往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形成气候,极易演变成城市管理重大问题,从而制约城市健康快速发展。
以施工类的城市管理问题为例,通过对西城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处理的城市管理问题分析,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施工对城市公共环境产生影响并且存在一定的衍生性。所谓衍生性是指由于一类城市问题带来其他问题。一般情况先是乱堆物堆料问题的出现,接着是积存渣土问题、生活垃圾与装修垃圾混装问题,施工后就存在了施工废弃料不及时清理的问题。这就造成了由于一个原因形成多个城市管理问题的出现,加大了城市管理工作量和管理难度。以2008年为例,与施工相关的城市管理问题分布见表1。
因此,如果我们抓住其苗头性问题进行重点管理,则其衍生的城市管理问题将会大大降低。
(二)约束性
约束理论告诉我们,“只要找出妨碍实现系统目标的约束条件,找到对它进行消除的方法,才能改善系统”。凡是成为城市管理重心一定是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妨碍城市环境秩序、约束城市管理水平的直接因素。
由表2可以看出,当环境秩序满意度高时,城市管理水平满意度就高;而影响当季度环境秩序的主要问题是非法小广告问题或无照游商问题,即制约城市环境秩序和城市管理水平的因素是非法小广告问题或无照游商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的管理工作重心。因此,要提高辖区的城市管理效率,首先一定要迅速、准确地找到城市管理重心,确定城市管理重点,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才能消除城市管理重心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约束,切实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服务保障能力。
(三)针对性
社会比较理论告诉我们,通过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查找到自身不足的环节从而加以改进。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到西城区调研时提出西城区要成为“四个服务”的示范区,高端服务业的示范区,“三个北京”的示范区,和谐社会的示范区。西城区作为中心城区,在城市管理方面必须坚持高标准,这样才与区位特点和功能相匹配。因此,只有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才能找到影响城市管理水平的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从而使西城区在高标准的状态下运行。比如,奥运期间无照经营游商问题、店外经营问题得到较好的控制,但奥运后无照游商问题数量增长很快,奥运期间日平均立案32件,奥运后日均达到96件,涨幅200%;店外经营问题在奥运期间日均立案12件,奥运后日均28件,涨幅130%,问题反弹比较严重。通过奥运前后数据对比,发现城市管理重点问题,便于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问题发展,确保各阶段的城市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截至到2009年底,西城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共处置54万件的城市管理问题,对其规律性的研究与分析,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某一时期的城市管理工作重心及其内在联系。为此,提出了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的概念。
二、城市管理重心指数(UAFI)及数值的衡定
从一般规律来看,城市管理问题越多的地区,依托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城市管理案件越多(实际情况可能受政策倾向和监督员上报问题习惯等因素影响)。城市管理案件数量是衡量城市环境状况的间接指标,计算一定区域内发生的城市管理案件数量,可以衡定该区域城市管理问题的严重性。
(一)城市管理重心指数
1.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的产生。假设区域面积为A(单位:平方米),案件数量为Q(单位:件),令I=Q/A,I代表单位面积区域上发生的城市管理案件数,当区域和案件数量具有特殊代表性时,我们把I称之为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用Ig表示,因此,城市管理重心指数越大,城市管理问题越多越严重。而且,不同的取值方式得到不同的城市管理重心指数,构成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体系。有了这个指标,不仅可以判断城市管理重心的位置,且可以衡定重心波及区域,即重点管理范围,这就为城市管理部门调整管理方向和管理力量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2.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的缩写。为便于表述和流通使用,城市管理重心指数可以缩写为UAFI,各字母的中文意思分别是:U-urban(城市),A-administration(管理),F-focus(重心),I-index(指数)。
(二)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的取值
不同区域由于人口数、人口素质、基础设施、功能业态等因素各异,城市环境和城市管理标准也存在差异,为了符合科学发展观原则,进一步深化精细化管理方式,更加有利于分级分类管理要求,作为城市管理重心的研判依据,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的选取也应进行差别化选取。基于以前的研究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选取具有特殊代表性的区域,计算城市管理重心指数。比如,在西城区7个街道中,金融街地区城市管理案件最少,环境状况最好,则可以选取金融街的城市管理案件数与金融街地区面积之比作为一个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用来判断其他区域的管理优劣状况;二是选取具有特殊代表性的时间范围,计算城市管理重心指数。比如,北京奥运会期间各项工作措施力度最强,城市运行有序顺畅,环境状况良好。可选取2008年8月8日至2008年8月24日奥运会期间发生的城市管理案件数与区域面积之比得到一个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作为判断非常态时期城市管理重心的重要依据;三是取全年的城市管理案件总数与全区面积之比得到一个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作为综合比较的重要依据;四是按城市管理案件分类计算不同城市管理问题的案件数与区域面积之比,得到一系列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用来判断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在全区的重心以及重点管理范围。
(三)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体系
由于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影响,不同区域的管理标准和管理要求并不相同,城市管理重心指数取值也不尽相同,故在不同的取值方式下得到一系列城市管理重心指数值,通过分级分类组合,构成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体系。
详情如表3所示。
一是按级别划分,主要有四级。第一级为常态管理下全区的城市管理重心指数(见表3中,Ig(I)),比如,2009年全区案件数/全区面积。第二级为常态管理下特殊地区的城市管理重心指数(见表3中,Ig(Ⅱ)),比如,2009年金融街地区城市管理案件数/金融街地区面积。第三级为非常态管理下全区的城市管理重心指数(见表3中,Ig(Ⅲ),比如,2008年奥运时期城市管理案件数/全区面积。第四级是非常态管理下特殊地区的城市管理重心指数(见表3中,Ig(Ⅳ)),比如,2008年奥运时期金融街地区的城市管理案件数/金融街地区面积。这些指数随着级别的增加逐级递减。
二是按类目划分,每一级指数还包含数个同级别不同类目的城市管理重心指数。比如,在第一级常态管理下全区的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中,不仅包括2009年全区案件数/全区面积,即Ig(I),还包含常态管理下各类案件数与全区面积之比,即表3中的Ig(I)w、Ig(I)b等等。这些同级不同类的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与不同级的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一起,形成矩阵式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体系。
(四)城市管理重心的衡定
掌握城市管理重心,便于相关部门掌握主动权,及时调整管理方向,合理调配资源,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城市管理难题,不断改善城市整体环境状况,提高周边居民的满意度。要确定城市管理重心,一是要确定城市管理重点,二是确定城市管理重心波及区域。
1.城市管理重点的判定。怎么来确定城市管理重点呢?从工作实际出发,可以分两步走:一是筛选案件多发的兴趣点,二是判断兴趣点是否是重点。
在信息化城市管理的推广过程中,在问题上报阶段,城市事件、部件管理法引入了兴趣点作为问题描述的参照物,确保问题描述更准确,更便于查找上报的问题。这些兴趣点主要选取相对永久的单位、商业机构、医院、学校和标志明显、易于查找的部分门牌号作为参照物,这种兴趣点全区共有20083个,星罗棋布地分布于整个辖区。目前,依托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这些兴趣点周边的案件数已完全被掌握,将这些兴趣点周边发生的案件数量进行简单排序,筛选出案件多发的兴趣点。
有了这些重要的兴趣点后,可以判断出兴趣点是否为城市管理重点。具体方法是,将已取得的案件多发的兴趣点作为研究对象,取兴趣点周边的案件数和案件发生范围面积之比,算出兴趣点周边单位面积内发生的案件数,即I值,再与重心指数进行比对,判断出该兴趣点是否为城市管理重点。在实际工作中,城市管理重点的确定还应综合考虑当前工作重点和政策倾向等因素,城市管理工作才能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2.城市管理重心波及区域的划定。在确定某个兴趣点是管理重点以后,还要知道该问题在多大范围内比较严重,即掌握问题的影响区域,以便配置相应的管理力量,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经理论测算,在自重心核心区往外扩散的过程中,I值(I=Q/A)是逐渐递减的(如图1所示),即城市管理问题影响力随着重心区域面积的扩大逐渐减轻。
实践也证明,离乱点越远的地方,问题自然随之减轻,比如在四环市场周边,由于受积水潭医院和护国寺医院等因素影响,该地区的无照摊群、游商、店外经营等问题较严重,尤其集中在四环胡同、罗儿胡同和棉花胡同等处,而离医院等乱点稍远的大街面和苇坑胡同、菠萝仓胡同、邱家胡同和三不老胡同,无照游商问题则明显减少。见图2。
掌握了I值自重心核心区向外逐渐递减的特性之后,可以通过数学计算方法算出城市管理重心波及区域。城市管理重心核心区是问题最集中、影响力最强的区域,以城市管理重点为核心,按等差数列取不同的半径划圆(比如100m、200m、300m等),计算不同圆面积内的城市管理案件数与该圆面积之比,得到一系列I值,然后将I值与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作对比,就可以准确地取得城市管理重心波及区域半径,继而确定城市管理重点的影响范围。
三、城市管理重心指数在工作中的应用
(一)确定城市管理重心,可以不断提高城市管理预警预测及防范能力
可以说,城市管理突发事件(如路面塌陷等)的发生是常态下管理问题积累的结果,是常态管理问题的极端表现。城市管理要改变突击整治和事后处置的被动应对管理方式,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就必须坚持不断创新机制体制,推动管理前移;必须坚持理论创新和工作推动方式创新,切实加强源头管理。加强重心指数研究,确定城市管理重心,可以进一步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它的应用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城市运行监测体系,更加强化了城市管理问题的预警预测分析能力,成为城市运行监测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而不断强化预警预测分析,提高城市防范能力,切实提高城市运行水平,创造更加有序的城市运行环境,为全面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服务保障能力提供强大动力。
(二)通过城市管理重心指数,可以及时掌握城市管理重点以遏制城市管理问题扩大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管理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形成气候,极易演变成城市管理顽疾,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管理成本和难度将无限增大。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的应用,能够准确、有效、迅速地获取辖区内城市管理的重点,不仅可以通过热点地图和重点关注等信息方式将管理重点上报给有关领导,而且可以结合GIS地图,直观地将管理重点展现在管理者面前,进一步强化了领导决策辅助系统的功能,为领导及时、全面掌握区域内城市管理热点、乱点、难点问题提供生动、详实的数据和信息,迅速、准确地查找城市管理问题形成的苗头,可以遏制问题的发展和扩大,是强化源头管理,进一步实现精细化目标,推动和完善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三)为相关部门认真履职提供服务
通过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的应用,获取常态与非常态时期、整体与局部情况下的城市管理重点,通过阶段性、定期向相关部门发布工作提示的方式,为相关部门认真履职提供服务。相关部门获得主要城市管理重点后,根据自身的职能职责,结合履职评价各项要求,或加强巡查力量防止问题的产生和扩大,或建立台账逐个消除已形成的城市管理乱点,通过共同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执笔人:吴长春沈子钦)
(责任编辑:文雪峰)
城市管理工作是政府的永恒主题。在建设世界城市,实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过程中,城市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但其动态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善于把握其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一、城市管理工作重心的提出
城市管理工作大多存在这样一个规律:当一个城市管理问题被“忽视”而形成“气候”的时候,在进行整治时其工作难度和成本将大大增加,而这个形成“气候”的问题往往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问题加以解决。所以,我们引入“城市管理工作重心”的概念。
所谓城市管理重心,就是影响城市正常秩序、发展和群众正常生活的,政府需要加强管理的问题,即城市管理的乱点、难点。
构成城市管理工作重心的问题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一)衍生性
蝴蝶效应理论告诉我们,现代城市管理是一个由诸多因素交相制约的复杂系统,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微小问题,彼此间往往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形成气候,极易演变成城市管理重大问题,从而制约城市健康快速发展。
以施工类的城市管理问题为例,通过对西城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处理的城市管理问题分析,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施工对城市公共环境产生影响并且存在一定的衍生性。所谓衍生性是指由于一类城市问题带来其他问题。一般情况先是乱堆物堆料问题的出现,接着是积存渣土问题、生活垃圾与装修垃圾混装问题,施工后就存在了施工废弃料不及时清理的问题。这就造成了由于一个原因形成多个城市管理问题的出现,加大了城市管理工作量和管理难度。以2008年为例,与施工相关的城市管理问题分布见表1。
因此,如果我们抓住其苗头性问题进行重点管理,则其衍生的城市管理问题将会大大降低。
(二)约束性
约束理论告诉我们,“只要找出妨碍实现系统目标的约束条件,找到对它进行消除的方法,才能改善系统”。凡是成为城市管理重心一定是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妨碍城市环境秩序、约束城市管理水平的直接因素。
由表2可以看出,当环境秩序满意度高时,城市管理水平满意度就高;而影响当季度环境秩序的主要问题是非法小广告问题或无照游商问题,即制约城市环境秩序和城市管理水平的因素是非法小广告问题或无照游商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的管理工作重心。因此,要提高辖区的城市管理效率,首先一定要迅速、准确地找到城市管理重心,确定城市管理重点,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才能消除城市管理重心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约束,切实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服务保障能力。
(三)针对性
社会比较理论告诉我们,通过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查找到自身不足的环节从而加以改进。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到西城区调研时提出西城区要成为“四个服务”的示范区,高端服务业的示范区,“三个北京”的示范区,和谐社会的示范区。西城区作为中心城区,在城市管理方面必须坚持高标准,这样才与区位特点和功能相匹配。因此,只有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才能找到影响城市管理水平的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从而使西城区在高标准的状态下运行。比如,奥运期间无照经营游商问题、店外经营问题得到较好的控制,但奥运后无照游商问题数量增长很快,奥运期间日平均立案32件,奥运后日均达到96件,涨幅200%;店外经营问题在奥运期间日均立案12件,奥运后日均28件,涨幅130%,问题反弹比较严重。通过奥运前后数据对比,发现城市管理重点问题,便于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问题发展,确保各阶段的城市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截至到2009年底,西城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共处置54万件的城市管理问题,对其规律性的研究与分析,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某一时期的城市管理工作重心及其内在联系。为此,提出了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的概念。
二、城市管理重心指数(UAFI)及数值的衡定
从一般规律来看,城市管理问题越多的地区,依托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城市管理案件越多(实际情况可能受政策倾向和监督员上报问题习惯等因素影响)。城市管理案件数量是衡量城市环境状况的间接指标,计算一定区域内发生的城市管理案件数量,可以衡定该区域城市管理问题的严重性。
(一)城市管理重心指数
1.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的产生。假设区域面积为A(单位:平方米),案件数量为Q(单位:件),令I=Q/A,I代表单位面积区域上发生的城市管理案件数,当区域和案件数量具有特殊代表性时,我们把I称之为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用Ig表示,因此,城市管理重心指数越大,城市管理问题越多越严重。而且,不同的取值方式得到不同的城市管理重心指数,构成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体系。有了这个指标,不仅可以判断城市管理重心的位置,且可以衡定重心波及区域,即重点管理范围,这就为城市管理部门调整管理方向和管理力量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2.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的缩写。为便于表述和流通使用,城市管理重心指数可以缩写为UAFI,各字母的中文意思分别是:U-urban(城市),A-administration(管理),F-focus(重心),I-index(指数)。
(二)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的取值
不同区域由于人口数、人口素质、基础设施、功能业态等因素各异,城市环境和城市管理标准也存在差异,为了符合科学发展观原则,进一步深化精细化管理方式,更加有利于分级分类管理要求,作为城市管理重心的研判依据,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的选取也应进行差别化选取。基于以前的研究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选取具有特殊代表性的区域,计算城市管理重心指数。比如,在西城区7个街道中,金融街地区城市管理案件最少,环境状况最好,则可以选取金融街的城市管理案件数与金融街地区面积之比作为一个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用来判断其他区域的管理优劣状况;二是选取具有特殊代表性的时间范围,计算城市管理重心指数。比如,北京奥运会期间各项工作措施力度最强,城市运行有序顺畅,环境状况良好。可选取2008年8月8日至2008年8月24日奥运会期间发生的城市管理案件数与区域面积之比得到一个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作为判断非常态时期城市管理重心的重要依据;三是取全年的城市管理案件总数与全区面积之比得到一个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作为综合比较的重要依据;四是按城市管理案件分类计算不同城市管理问题的案件数与区域面积之比,得到一系列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用来判断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在全区的重心以及重点管理范围。
(三)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体系
由于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影响,不同区域的管理标准和管理要求并不相同,城市管理重心指数取值也不尽相同,故在不同的取值方式下得到一系列城市管理重心指数值,通过分级分类组合,构成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体系。
详情如表3所示。
一是按级别划分,主要有四级。第一级为常态管理下全区的城市管理重心指数(见表3中,Ig(I)),比如,2009年全区案件数/全区面积。第二级为常态管理下特殊地区的城市管理重心指数(见表3中,Ig(Ⅱ)),比如,2009年金融街地区城市管理案件数/金融街地区面积。第三级为非常态管理下全区的城市管理重心指数(见表3中,Ig(Ⅲ),比如,2008年奥运时期城市管理案件数/全区面积。第四级是非常态管理下特殊地区的城市管理重心指数(见表3中,Ig(Ⅳ)),比如,2008年奥运时期金融街地区的城市管理案件数/金融街地区面积。这些指数随着级别的增加逐级递减。
二是按类目划分,每一级指数还包含数个同级别不同类目的城市管理重心指数。比如,在第一级常态管理下全区的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中,不仅包括2009年全区案件数/全区面积,即Ig(I),还包含常态管理下各类案件数与全区面积之比,即表3中的Ig(I)w、Ig(I)b等等。这些同级不同类的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与不同级的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一起,形成矩阵式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体系。
(四)城市管理重心的衡定
掌握城市管理重心,便于相关部门掌握主动权,及时调整管理方向,合理调配资源,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城市管理难题,不断改善城市整体环境状况,提高周边居民的满意度。要确定城市管理重心,一是要确定城市管理重点,二是确定城市管理重心波及区域。
1.城市管理重点的判定。怎么来确定城市管理重点呢?从工作实际出发,可以分两步走:一是筛选案件多发的兴趣点,二是判断兴趣点是否是重点。
在信息化城市管理的推广过程中,在问题上报阶段,城市事件、部件管理法引入了兴趣点作为问题描述的参照物,确保问题描述更准确,更便于查找上报的问题。这些兴趣点主要选取相对永久的单位、商业机构、医院、学校和标志明显、易于查找的部分门牌号作为参照物,这种兴趣点全区共有20083个,星罗棋布地分布于整个辖区。目前,依托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这些兴趣点周边的案件数已完全被掌握,将这些兴趣点周边发生的案件数量进行简单排序,筛选出案件多发的兴趣点。
有了这些重要的兴趣点后,可以判断出兴趣点是否为城市管理重点。具体方法是,将已取得的案件多发的兴趣点作为研究对象,取兴趣点周边的案件数和案件发生范围面积之比,算出兴趣点周边单位面积内发生的案件数,即I值,再与重心指数进行比对,判断出该兴趣点是否为城市管理重点。在实际工作中,城市管理重点的确定还应综合考虑当前工作重点和政策倾向等因素,城市管理工作才能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2.城市管理重心波及区域的划定。在确定某个兴趣点是管理重点以后,还要知道该问题在多大范围内比较严重,即掌握问题的影响区域,以便配置相应的管理力量,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经理论测算,在自重心核心区往外扩散的过程中,I值(I=Q/A)是逐渐递减的(如图1所示),即城市管理问题影响力随着重心区域面积的扩大逐渐减轻。
实践也证明,离乱点越远的地方,问题自然随之减轻,比如在四环市场周边,由于受积水潭医院和护国寺医院等因素影响,该地区的无照摊群、游商、店外经营等问题较严重,尤其集中在四环胡同、罗儿胡同和棉花胡同等处,而离医院等乱点稍远的大街面和苇坑胡同、菠萝仓胡同、邱家胡同和三不老胡同,无照游商问题则明显减少。见图2。
掌握了I值自重心核心区向外逐渐递减的特性之后,可以通过数学计算方法算出城市管理重心波及区域。城市管理重心核心区是问题最集中、影响力最强的区域,以城市管理重点为核心,按等差数列取不同的半径划圆(比如100m、200m、300m等),计算不同圆面积内的城市管理案件数与该圆面积之比,得到一系列I值,然后将I值与城市管理重心指数作对比,就可以准确地取得城市管理重心波及区域半径,继而确定城市管理重点的影响范围。
三、城市管理重心指数在工作中的应用
(一)确定城市管理重心,可以不断提高城市管理预警预测及防范能力
可以说,城市管理突发事件(如路面塌陷等)的发生是常态下管理问题积累的结果,是常态管理问题的极端表现。城市管理要改变突击整治和事后处置的被动应对管理方式,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就必须坚持不断创新机制体制,推动管理前移;必须坚持理论创新和工作推动方式创新,切实加强源头管理。加强重心指数研究,确定城市管理重心,可以进一步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它的应用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城市运行监测体系,更加强化了城市管理问题的预警预测分析能力,成为城市运行监测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而不断强化预警预测分析,提高城市防范能力,切实提高城市运行水平,创造更加有序的城市运行环境,为全面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服务保障能力提供强大动力。
(二)通过城市管理重心指数,可以及时掌握城市管理重点以遏制城市管理问题扩大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管理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形成气候,极易演变成城市管理顽疾,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管理成本和难度将无限增大。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的应用,能够准确、有效、迅速地获取辖区内城市管理的重点,不仅可以通过热点地图和重点关注等信息方式将管理重点上报给有关领导,而且可以结合GIS地图,直观地将管理重点展现在管理者面前,进一步强化了领导决策辅助系统的功能,为领导及时、全面掌握区域内城市管理热点、乱点、难点问题提供生动、详实的数据和信息,迅速、准确地查找城市管理问题形成的苗头,可以遏制问题的发展和扩大,是强化源头管理,进一步实现精细化目标,推动和完善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三)为相关部门认真履职提供服务
通过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的应用,获取常态与非常态时期、整体与局部情况下的城市管理重点,通过阶段性、定期向相关部门发布工作提示的方式,为相关部门认真履职提供服务。相关部门获得主要城市管理重点后,根据自身的职能职责,结合履职评价各项要求,或加强巡查力量防止问题的产生和扩大,或建立台账逐个消除已形成的城市管理乱点,通过共同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执笔人:吴长春沈子钦)
(责任编辑:文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