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管理分析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在对实物图书、文献、资料进行收藏、借阅、传播等环节,由于实物图书资料的自身特点限制,往往会存在储藏困难、查找不便、资料不全、时间滞后等问题。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图书管理带来了巨大转机,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对这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希望对图书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图书馆 信息化 管理 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106-01
  一、图书馆管理的发展目标
  图书馆的整体质量高低和服务水平的高低,体现出一个社会文化进步和文明水平的高低,所以图书馆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图书馆管理落后的情况也越发凸显,图书馆建设滞后也影响到了我国的教育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及校园图书馆在管理上多数仍处于传统的管理水平,这与信息技术时代的自动化管理及网络化管理有很大的差距,发展空间巨大。新时代的发展表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图书资料网络化、信息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只有改变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才能为读者提供有效和多层次的服务,才能体现图书馆的信息化、专业化、智能化的功能。
  二、实施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意义
  (一)在经费方面可以大量节省
  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主要通计算机完成,较之以往的传统方管理,能省却很多环节的工作,在人、财、物等方面都有大量的节省。比如传统的图书管理方法是需要进行卡片的制作,对每一本书都要进行目录卡、目录卡保护套、书根卡、书根袋、种次卡、图书登记簿、借书登记簿等等的配制才能完成,但有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管理,最多只需要两个条码便可完成,能节省大量的材料成本。
  (二)提高工作效率
  在图书的登记方面,进行自动化管理后,由于软件管理系统都自带编目和导入功能,登记时能免去手工操作的麻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借阅图书方面,手工操作需要对图书及借阅者信息都要进行手工登记,工作量大而且麻烦,而采用微机自动化管理后,每本图书都采用条形码,具有唯一识别性,而借阅者都采用磁卡式借书证,管理人员只需进行扫码便可以完成图书及借书证的登记工作,整个流程可以说是瞬间完成,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图书的流通效率,而用对于借还图书的登记信息的准确性也大为提高。
  (三)提高了图书的流通率
  图书管理自动化以后,管理者和读者都能对图书馆的图书进行了解,通过网络查询,对于馆内的图书的有无及借出情况随时查询,哪些借出,哪些在馆,什么时候能归还等都能一查便知。同时也能通过网络进行远程预借,同时读者对所借图书通过在线查询可以知道所借图书什么时借的,什么时候应当归还,都一目了然,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续借,大大方便了读者的借阅及管理员的管理。另外,一些新图书在出版时都有电子版,在不涉及版权的情况下,很多图书资料都可以共享到网上,方便读者在线阅读电子版,大大提高了图书的流通率及利用率。
  二、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盲目的问题
  无论是传统管理还是自动化管理,都存在采购盲目的问题。图书的采购上,由于传统方法在管理时,无法统计流通的图书的热门与否,采购什么样的图书,缺乏数据支持,完全凭采购人员的经验及直觉,偏差在所难免。在资金方面存在浪费,每年都购书,却采购不到所需的图书。而采用自动化管理中,由于软件功能方面的限制,有的软件缺少统计功能,反而在采购方面仍然要凭感觉,往往购进的都是利用率不高的图书,导致资金的浪费。
  (二)图书的存放及保管问题
  管理意识差,对于图书的存放及保管不到位,存在丢失及损坏情况,而不能及时补救,再有图书的老化情况严重。另外图书的排架混乱,分类不科学,导致查找和归位困难。而在自动化过程中,编目过于繁琐,对于现有书目资源利用不够,复本资料重复录入的情况大量存在,查重困难,使管理人员浪费工作量,不同馆间数据不能共享。
  (三)网络功能利用不够
  主要表现在不能自动化的软件开发不够完善,导致读者使用不方便,检索困难,没能发挥网络功能,馆际间的联合较弱,彼此的互通不够,一些馆中图书量不足,一些馆中的图书得不到利用。
  三、计算机信息化图书馆建设
  (一)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
  主要由主服务器和多台工作站形成局域网,局域网再与互联网相连,这样联网的计算机就可以访问图书馆的网站,读者可以在网上进行图书的查询、预约、预借等,而图书管理员则在联网的计算机工作站上进行图书编目和图书流通及相关统计等工作。
  (二)公开查询系统
  这个系统主要应用在较大图书馆的大厅里,通过操作,可以对图书馆概况和相关的借阅操作流程进行了解,以及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和规章制度,也可对书刊信息检索。
  (三)图书防盗系统
  为方便读者借阅,现代图书馆都采用开架借书的方式,为避免丢失,采用防盗系统进行控制。防盗设备包括有单双防盗门、磁条充消仪、磁条检查仪和磁条。
  四、总结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不仅减轻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图书管理的质量,使图书管理更加高效,增加图书的流通,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对于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方便读者,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图书馆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是未来的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他文献
评估微利或亏损企业只能用成本法吗?──对成本法收益法应用条件的对比与分析安心正(一)当前,在资产评估方面有一种论点,即评估微利或亏损的国有企业价值,只能用重置成本法而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