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平衡针法治疗急性腰痛的疗效。方法:急性腰痛40例,采用平衡针法治疗。结果:治愈28例,占70%;好转12例,占30%;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关键词】 平衡针法治疗急性腰痛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9-0327-01
平衡针灸学是以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充分利用人体的信息系统(即神经、经络和体液系统)和针刺技术的反馈效应原理,以针刺为手段,选择人体的某一特定穴位,来激发调节病人的自身防卫系统,依靠病人自己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目的。
2006年10月~2011年5月我科门诊急性腰痛患者40例,采用平衡针法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组4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半小时,最长2天。
取穴:腰痛穴(位于印堂穴上1寸,在神庭穴和印堂穴中点)。
操作: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取腰痛穴,常规局部消毒,用28号40mm毫针针刺,针尖向印堂穴方向平刺15~20mm,左侧腰痛针尖偏向右侧,右侧腰痛针尖左侧,手法为泻法,中强刺激。得气后病人活动腰部,轮流做正反方向的圆周运动,已利气血的运行。留针15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行强刺激手法。治疗每日1次,3日1疗程, 1疗程后作疗效评定。
疗效标准:①临床治愈:腰痛症状完全消失,活动自如,工作生活不受影响。②好转:腰痛症状减轻,活动基本正常,工作生活所受影响明显减轻。③无效:腰痛症状无缓解,工作生活受影响如前。
结果
结果:治愈28例,占70%;好转12例,占30%,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讨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自身调节功能,正常情况下依靠机体自身即可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如受到外因作用,内环境即可失去平衡。失衡是造成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平衡针法最大的特点是针刺效应的反馈原理,通过针刺平衡穴位来激发与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内在抗病能力,使机体失衡状态得到纠正,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整、自我治愈疾病的目的。
整体平衡一针疗法,根据中医阴阳整体学说、经络学说、传统的巨刺疗法,为远距离取穴。一般采用“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左,取之右;病在右,取之左”的取穴方法。通过腰痛穴治疗急性腰痛的觀察,证实腰痛穴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调节神经的功效。针刺腰痛穴后,可以使肌肉痉挛得到缓解,气血调和,经络畅通;同时结合病人自身运动,以利气血运行,故止痛效果显著;并且此疗法简便易行,适合广大基层临床使用。
【关键词】 平衡针法治疗急性腰痛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9-0327-01
平衡针灸学是以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充分利用人体的信息系统(即神经、经络和体液系统)和针刺技术的反馈效应原理,以针刺为手段,选择人体的某一特定穴位,来激发调节病人的自身防卫系统,依靠病人自己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目的。
2006年10月~2011年5月我科门诊急性腰痛患者40例,采用平衡针法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组4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半小时,最长2天。
取穴:腰痛穴(位于印堂穴上1寸,在神庭穴和印堂穴中点)。
操作: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取腰痛穴,常规局部消毒,用28号40mm毫针针刺,针尖向印堂穴方向平刺15~20mm,左侧腰痛针尖偏向右侧,右侧腰痛针尖左侧,手法为泻法,中强刺激。得气后病人活动腰部,轮流做正反方向的圆周运动,已利气血的运行。留针15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行强刺激手法。治疗每日1次,3日1疗程, 1疗程后作疗效评定。
疗效标准:①临床治愈:腰痛症状完全消失,活动自如,工作生活不受影响。②好转:腰痛症状减轻,活动基本正常,工作生活所受影响明显减轻。③无效:腰痛症状无缓解,工作生活受影响如前。
结果
结果:治愈28例,占70%;好转12例,占30%,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讨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自身调节功能,正常情况下依靠机体自身即可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如受到外因作用,内环境即可失去平衡。失衡是造成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平衡针法最大的特点是针刺效应的反馈原理,通过针刺平衡穴位来激发与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内在抗病能力,使机体失衡状态得到纠正,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整、自我治愈疾病的目的。
整体平衡一针疗法,根据中医阴阳整体学说、经络学说、传统的巨刺疗法,为远距离取穴。一般采用“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左,取之右;病在右,取之左”的取穴方法。通过腰痛穴治疗急性腰痛的觀察,证实腰痛穴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调节神经的功效。针刺腰痛穴后,可以使肌肉痉挛得到缓解,气血调和,经络畅通;同时结合病人自身运动,以利气血运行,故止痛效果显著;并且此疗法简便易行,适合广大基层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