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维动画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 在近几十年里,有着飞跃的发展和进步。不仅在动画艺术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三维动画影院片还是三维动画短片,越来越被专业和非专业人士所接受。动画的关于镜头语言形式的运用是相当复杂的,它形成的节奏是综合性的艺术,在动画画面中影像的形态多种多样。独树一帜的表现形式更是征服了观众的视觉,因此,三维动画创作者必须提高三维动画的创新意识,对镜头语言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创造出新的动画节奏。
研究三维动画的镜头语言,是对动画艺术美的含义的深层次的解读,也是对动画艺术表现潜力的重新发掘。作为动画电影语言的核心要素之一的镜头语言,对于叙述故事情节,塑造角色性格,深化故事主题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镜头语言又是通过哪几方面来表现的呢?本文将结合色彩,节奏与镜头和音效方面对三维动画的镜头语言进行探讨。
关键词:镜头语言;节奏;声效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獻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64-2
一、引言
动画产业具有无比庞大的消费消费群体、市场需求大、产品生命周期长、艺术性极高等特点,在许多国家被认为是新世纪拥有巨大开发潜力的商业艺术产业。在北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动画产品及其服务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到第六位。日本、韩国的动画片及衍生产品目前也正成为其出口创汇的支柱项目。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动画片及衍生产品的产值每年大约在5000亿美元左右。其中,三维动画就占有很重的分量。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人员不再局限于现有的二维的平面动画技术和影视设备器材的实地拍摄,更多地去探讨影视动画的三维世界。以达到二维动画难以体现的空间感和实地镜头拍摄所需要的特别效果,在三维动画的世界里,设计师们可以随心所欲,不受现实的束缚,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尽情挥洒自己的创作灵感。
三维动画技术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只要有精彩的剧本,无限的想象力,我们不需要昂贵的拍摄器材,一大堆的群众演员,还有那需要预约的场地和耍大牌的明星。只要一颗充满激情的心,一张桌子,一张凳子,一台电脑,都能助我们完成一个好的三维作品。
其中,动画电影的核心要素之一的镜头语言对于做好动画电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动画事业正处于变革发展时期。国外动画发展的成功道路,是值得中国借鉴的。近年来,中国动画开始关注镜头画面设计,镜头画面设计是由实拍电影中产生的,而动画片中的一切镜头设计都是虚拟的。这种虚拟的真实就是动画镜头画面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
在三维动画创作中的镜头语言是什么?记得自己从学习动画开始,就一直记住这个问题。即使直到现在就快毕业了,在自己的毕业设计中,仍然在探究着这个问题……在我的认识中,镜头语言代表的是视觉与听觉的艺术。它主要是分为画面的色彩,节奏和镜头,还有背景音效三个方面。在我们的影像创作中,这三方面的关系影响着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节奏感。如何处理这三要素的关系,是三维动画的镜头语言需首要解决的问题。它们是镜头语言表达的灵魂所在。是了解创作意图和传达最终效果的主要途径。
二、镜头语言的概念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视觉上的追求越来越高。电影、动画、摄影等多方面都出现了镜头语言一词。何为镜头语言?镜头语言是指运用形象的类似电影电视的画面或画面组合的文字表达来表现事物的一种语言方式。通俗的解释是用镜头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我们的意思,由摄影机所拍摄出来的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从它拍摄的主题及画面的变化,去感受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我的镜头会说话”,也就是一般所讲的镜头语言在影像的世界里,虽然和平常讲话的表达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镜头语言没有规律可言,只要用镜头表达你的意思,不管用何种镜头方式,都可称为镜头语言。
动画属于影视艺术,因而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电影语言。在动画电影的制作中,连贯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是电影叙事中最值得关注的地方。一部影片由很多不同的元素组成的,不仅包括情节,还包括给人留下连贯的视觉效果,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电影的规则与“语言”。把镜头作为一种语言来掌握,就要充分利用镜头语言来叙述故事,使故事叙述通顺。如果镜头语言运用得不准确,观众就会看不懂你要讲的故事,甚至会误会和误解。所以必须善于运用镜头语言讲故事。
三、画面的视觉
在画面中,画面的色彩,是最直接的视觉效果表达方式。作为镜头语言的重要元素,画面的色调变化,影响着整个影像创作的情绪和意境表达。一部好的作品,在整个情绪的变换中,色调也是跟随着不停地转变,以表达影像的喜怒哀乐。利用冷暖色调的变化,体现影像情绪的起伏和对比。如:红色调给人高昂与激情的感觉,蓝色调给人沉稳和忧郁的感觉。在了解影像的创作意图时,在处理角色心理的情感细节的方面,准确地运用色调的变化,冷暖的对比,更加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更能影响观众的心理情绪,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自己所要表现的效果。
在画面色彩的处理上,运用大色块,省略一些细节部分,可以将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创作者自己想要表达的意境上。使画面的效果更显得大气,更具有力量感。在把握了总体基调的基础上,加入小的细节元素和微妙变化,可以提升作品的层次。往往对细节的注意是杰出作品的关键。控制好大色块和小色块之间的比例关系,能使创作更加丰富,更加有吸引力。
动画片《瓦力》,整部电影都以灰色为主调。渲染地球受到污染的同时,表现了主角瓦力的孤独。而片中的另外一个主角伊娃,全身白色,与整个地球的环境气氛形成了极其强烈的视觉对比,再后来出现的绿苗,更是整个片子的一大亮点。在三维电影的色彩处理中,我们同样可以效仿这种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四、节奏和镜头
动画的叙事结构的划分,可以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段,也可以用“开端、经过、结果”三段,这正好体现了叙事结构的节奏。所有附属于故事整体叙事结构的小起伏都紧紧环绕着主题,根据事情和人物情节变化的进程而设置。它们不仅符合事情发展的节奏逻辑,也符合人物内心感情发展的节奏逻辑。同时连贯有序,一段比一段强烈,对抗程度不断加重。这样剧情便很自然地、令人信服地进入高潮。高潮就是全片剧情中矛盾冲突发展到最高峰的部分,当然也是全片剧情最紧张、最激烈,观众最振奋的时刻。节奏高潮部分一定要做到精炼、集中,一拖拉,就平淡了。动画叙事结构节奏复杂,有序幕引子、伏笔铺垫、矛盾冲突,又有起伏跌宕、高潮尾声等。 叙事结构的节奏的把握是动画片分镜头节奏表现的前提,由于动画片制作过程的复杂性,因此在前期必须把握好吸引观众的有利武器——叙事结构的节奏。动画的制作不允许大量的删减修改过程,只有前期叙事结构节奏抓住重点刻画的部分,做到详略得当,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维动画是以银幕为媒介传播给观众的,看动画片的观众只能由设计者带有强制性、安排在一定的时间内来决定看什么,所以作为镜头画面设计者来说是极度重要的。
(一)节奏的把握
等剧本创作和动画片的整体节奏确定以后,就要考虑每一段落、场景、镜头的具体节奏的处理。分镜头的过程实际上是整理剧本的过程,把文字剧本改成影视化的剧本。镜头节奏是动画节奏设计的重要环节。它不是单独依靠镜头的切换来达到某种效果。分镜头节奏是由故事情节、音乐、台词、场景、动作等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其中就必然要涉及到节奏的问题。节奏安排的好坏与动画片的成功与否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三维动画作品中的节奏表现与人类的心理、生理节奏密切相关。要做出好的三维动画作品,就要准确地把握观赏者的心理、生理节奏。如果怀着平静的心境观察周围活动时,其中注意力的转移是以十分悠闲缓慢的速度进行。但如果在观察或亲自参与某件非常激动人心和变动极快的活动时,反应的节奏,就会大大加速。这就是分镜头节奏的心理学的依据,也是蒙太奇的使用。用快切的手法表现一个安静的场面,就会造成很突然的效果,使观众觉得跳动太快;但在令人激动的场面中,把切换镜头的速度加快,却能适应观众要求快节奏的心理,从而加强影片对观众的感染力。构成动画节奏的基础是情节发展的强度和速度,特别是人物内心动作的强度和速度。分镜头节奏,就是镜头组接的节奏。
我很喜欢的一部欧美的3D动画片——《海底总动员》。整个故事的发展在镜头的衔接方面做得很成熟。《海底总动员》在主题上是一个关于爱和友谊,勇气和成长,自由和选择的故事,结构上采用的也是常见的双线并行的方式:一边是父亲马林的万里寻亲,一边是儿子尼莫的成长;影片的主干实际是一个父子间的故事,其中并没有真正的英雄,父子在各自对对方的思念和找寻中渐渐让爱战胜了恐惧和怯懦,心理层次上细腻但并不深奥的展开,使得各个角色有了各自的光彩。整个故事的节奏把握得很到位。
(二)鏡头的应用
三维动画片的世界是虚拟的世界,动画片的镜头设计也是虚拟实拍的镜头设计的。除动画摄影机本身运动以达到某种效果外,其它的镜头设计都是通过动画表现出来的。这是因为实拍故事片中通过摄影机本身运动就可以达到某些效果。三维动画片的镜头画面设计包括:摄影机本身的运动而产生的画面效果和由画面变化而产生的摄影机运动效果,后者可以简称为画面变化效果。以前关于动画摄影机本身的运动已经归纳了很多(推、拉、摇、移),这里只从画面变化效果中的机位和镜头调度两个方面来谈。
作为镜头设计中的虚拟摄影机,机位当然也是虚拟的,但这虚拟的机位是十分讲究的,这与动画的起源有联系。众所周知,动画属于电影,但动画和另一种艺术形态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那就是——漫画。漫画加入了电影的手法,加入了电影化的造型手段:构图、机位、分镜、景别等等,更重要的是,漫画的文字标点更形象了,更夸张了,使得漫画更丰满了。镜头画面设计者得考虑漫画中的构图、机位等方面。
电影中有一种手法,“多机位拍摄”。呈现在画面中的是一组描述同一事物,同一时间,不同角度的镜头的组接。三维动画片中也经常用到。常见镜头机位有:特写;中景;大远景;大特写;近景;中景。
三维动画片中机位的设计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风格也因片而异,设计者可将漫画语言、电影语言借鉴到三维动画中来,为动画片融入新的活力。
电影中,通过镜头的运动(不是指拍摄对象的运动)来进行的调度工作。其包括一个镜头中摄影机的移动(移动摄影)和各个镜头之间的组接,即蒙太奇镜头转换。它属于电影的场面调度的一种手段。三维动画片中摄影机的运动有:平移、推、拉、摇、旋转升降、跟、甩,这与电影实拍不谋而合。
随着电脑的介入,一些新的艺术形式诞生了。三维动画可算是异军突起,在动画制作中有着显著的地位,在这个新生的事物中,有着一些二维动画片所没有的东西,其占有潜力无穷的优势。比如镜头,在二维动画中模仿升降机的困难,三维动画中能很轻松的解决,并且比摄影机实拍时还要显得更轻松。在三维动画世界里,镜头的运动,机位的设定,只需在电脑中设好摄影机运动的轨迹,电脑就会把你所设计的一切展现出来,几乎是毫无限制的镜头运动。它可以在三维世界里给人们带来了赏心悦目的观赏体验。
五、电影声效
背景音乐的出现,突出了影像的感情,加强了影像的戏剧性,渲染影像的气氛,带动了观众的情绪。一部耗资不菲的作品,都会有专业的乐队为其度身订造的背景音乐。足可见音乐对于影像创作的影响力。当回看以前的默剧时,我们抛开创作的意境,是不是觉得尽管画面效果做得再好,再有趣,可是心理总是觉得缺少了什么?画面的节奏再快,可你还是觉得慢几拍?音乐的融入,给影像创作注入了新的元素,平衡了视觉和感觉之间的差异。音乐同时也起到品牌效应的作用,用于辨识、区分每个影像创作。使观众对整部片子留下独特的印象。
音乐背景的变化,推动了影片创作的发展。同一部影片,加入不同的音乐元素,就会给人不同感受,直接影响了观众的心理。如:在汶川大地震时,网上流传了很多关于震后的图片,网民们将图片串在一起。如果我们只是看图片的话,感受没有那么深刻。但是,将视频配上一些哀伤的歌曲,那种揪心的感觉就油然而生。这就是声效的作用。曾经有人为证明声效的作用专门做了实验。研究人员将配有紧张气氛和舒缓柔情背景音乐的恐怖影片分别给接受测试的自愿者观看,研究他们的情绪变化。经过大量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紧张的音乐能增强画面的刺激感,而舒缓柔情的音乐则影响了整部影片的恐怖气氛,难以达到创作者本来的意图。可以说,音乐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对影片情节推波助澜,增加了整部影片的节奏感。由此可见,音乐背景在影像创作中的重要地位。音乐控制着整个影像的节奏变化,体现了影片的宗旨。各种情绪的音乐,赋予影像丰富的色彩与情感,表现创作者的各种思绪和意境。在有声的影像创作中,我们不仅看到,而且听到和感受到。给予我们能从多方面去思考的条件,揣摩创作者的意图,了解影像所要表达的节奏与情感。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到,在三维动画作品创作中的镜头语言方面,色彩、节奏和镜头、音乐背景三大要素的决定性和影响力。其对于动画的制作这是很重要的。它决定了我们所创作出来的东西是否受到欢迎。我们在创作中,适当的调节,并安排设计好镜头语言中的各元素,对影片的风格、效果、叙事、烘托等进行细致的完善。在自己的三维动画中,巧妙地运用这三方面的元素,把握好整体的关系。那么我们创作出来的三维动画将给观众带来许多视觉上与听觉上的惊喜。
参考文献
[1]曾思思. 浅谈动画叙事结构和分镜头的节奏[J].新闻界,2010,(01).
[2]徐静秋.虚拟与真实——三维动画中的镜头艺术[D].四川美术学院,2003.
[3]张翔.长镜头美学辨析[J].艺海,2009,(09).
作者简介:
欧彩霞,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研究三维动画的镜头语言,是对动画艺术美的含义的深层次的解读,也是对动画艺术表现潜力的重新发掘。作为动画电影语言的核心要素之一的镜头语言,对于叙述故事情节,塑造角色性格,深化故事主题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镜头语言又是通过哪几方面来表现的呢?本文将结合色彩,节奏与镜头和音效方面对三维动画的镜头语言进行探讨。
关键词:镜头语言;节奏;声效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獻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64-2
一、引言
动画产业具有无比庞大的消费消费群体、市场需求大、产品生命周期长、艺术性极高等特点,在许多国家被认为是新世纪拥有巨大开发潜力的商业艺术产业。在北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动画产品及其服务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到第六位。日本、韩国的动画片及衍生产品目前也正成为其出口创汇的支柱项目。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动画片及衍生产品的产值每年大约在5000亿美元左右。其中,三维动画就占有很重的分量。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人员不再局限于现有的二维的平面动画技术和影视设备器材的实地拍摄,更多地去探讨影视动画的三维世界。以达到二维动画难以体现的空间感和实地镜头拍摄所需要的特别效果,在三维动画的世界里,设计师们可以随心所欲,不受现实的束缚,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尽情挥洒自己的创作灵感。
三维动画技术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只要有精彩的剧本,无限的想象力,我们不需要昂贵的拍摄器材,一大堆的群众演员,还有那需要预约的场地和耍大牌的明星。只要一颗充满激情的心,一张桌子,一张凳子,一台电脑,都能助我们完成一个好的三维作品。
其中,动画电影的核心要素之一的镜头语言对于做好动画电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动画事业正处于变革发展时期。国外动画发展的成功道路,是值得中国借鉴的。近年来,中国动画开始关注镜头画面设计,镜头画面设计是由实拍电影中产生的,而动画片中的一切镜头设计都是虚拟的。这种虚拟的真实就是动画镜头画面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
在三维动画创作中的镜头语言是什么?记得自己从学习动画开始,就一直记住这个问题。即使直到现在就快毕业了,在自己的毕业设计中,仍然在探究着这个问题……在我的认识中,镜头语言代表的是视觉与听觉的艺术。它主要是分为画面的色彩,节奏和镜头,还有背景音效三个方面。在我们的影像创作中,这三方面的关系影响着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节奏感。如何处理这三要素的关系,是三维动画的镜头语言需首要解决的问题。它们是镜头语言表达的灵魂所在。是了解创作意图和传达最终效果的主要途径。
二、镜头语言的概念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视觉上的追求越来越高。电影、动画、摄影等多方面都出现了镜头语言一词。何为镜头语言?镜头语言是指运用形象的类似电影电视的画面或画面组合的文字表达来表现事物的一种语言方式。通俗的解释是用镜头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我们的意思,由摄影机所拍摄出来的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从它拍摄的主题及画面的变化,去感受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我的镜头会说话”,也就是一般所讲的镜头语言在影像的世界里,虽然和平常讲话的表达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镜头语言没有规律可言,只要用镜头表达你的意思,不管用何种镜头方式,都可称为镜头语言。
动画属于影视艺术,因而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电影语言。在动画电影的制作中,连贯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是电影叙事中最值得关注的地方。一部影片由很多不同的元素组成的,不仅包括情节,还包括给人留下连贯的视觉效果,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电影的规则与“语言”。把镜头作为一种语言来掌握,就要充分利用镜头语言来叙述故事,使故事叙述通顺。如果镜头语言运用得不准确,观众就会看不懂你要讲的故事,甚至会误会和误解。所以必须善于运用镜头语言讲故事。
三、画面的视觉
在画面中,画面的色彩,是最直接的视觉效果表达方式。作为镜头语言的重要元素,画面的色调变化,影响着整个影像创作的情绪和意境表达。一部好的作品,在整个情绪的变换中,色调也是跟随着不停地转变,以表达影像的喜怒哀乐。利用冷暖色调的变化,体现影像情绪的起伏和对比。如:红色调给人高昂与激情的感觉,蓝色调给人沉稳和忧郁的感觉。在了解影像的创作意图时,在处理角色心理的情感细节的方面,准确地运用色调的变化,冷暖的对比,更加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更能影响观众的心理情绪,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自己所要表现的效果。
在画面色彩的处理上,运用大色块,省略一些细节部分,可以将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创作者自己想要表达的意境上。使画面的效果更显得大气,更具有力量感。在把握了总体基调的基础上,加入小的细节元素和微妙变化,可以提升作品的层次。往往对细节的注意是杰出作品的关键。控制好大色块和小色块之间的比例关系,能使创作更加丰富,更加有吸引力。
动画片《瓦力》,整部电影都以灰色为主调。渲染地球受到污染的同时,表现了主角瓦力的孤独。而片中的另外一个主角伊娃,全身白色,与整个地球的环境气氛形成了极其强烈的视觉对比,再后来出现的绿苗,更是整个片子的一大亮点。在三维电影的色彩处理中,我们同样可以效仿这种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四、节奏和镜头
动画的叙事结构的划分,可以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段,也可以用“开端、经过、结果”三段,这正好体现了叙事结构的节奏。所有附属于故事整体叙事结构的小起伏都紧紧环绕着主题,根据事情和人物情节变化的进程而设置。它们不仅符合事情发展的节奏逻辑,也符合人物内心感情发展的节奏逻辑。同时连贯有序,一段比一段强烈,对抗程度不断加重。这样剧情便很自然地、令人信服地进入高潮。高潮就是全片剧情中矛盾冲突发展到最高峰的部分,当然也是全片剧情最紧张、最激烈,观众最振奋的时刻。节奏高潮部分一定要做到精炼、集中,一拖拉,就平淡了。动画叙事结构节奏复杂,有序幕引子、伏笔铺垫、矛盾冲突,又有起伏跌宕、高潮尾声等。 叙事结构的节奏的把握是动画片分镜头节奏表现的前提,由于动画片制作过程的复杂性,因此在前期必须把握好吸引观众的有利武器——叙事结构的节奏。动画的制作不允许大量的删减修改过程,只有前期叙事结构节奏抓住重点刻画的部分,做到详略得当,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维动画是以银幕为媒介传播给观众的,看动画片的观众只能由设计者带有强制性、安排在一定的时间内来决定看什么,所以作为镜头画面设计者来说是极度重要的。
(一)节奏的把握
等剧本创作和动画片的整体节奏确定以后,就要考虑每一段落、场景、镜头的具体节奏的处理。分镜头的过程实际上是整理剧本的过程,把文字剧本改成影视化的剧本。镜头节奏是动画节奏设计的重要环节。它不是单独依靠镜头的切换来达到某种效果。分镜头节奏是由故事情节、音乐、台词、场景、动作等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其中就必然要涉及到节奏的问题。节奏安排的好坏与动画片的成功与否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三维动画作品中的节奏表现与人类的心理、生理节奏密切相关。要做出好的三维动画作品,就要准确地把握观赏者的心理、生理节奏。如果怀着平静的心境观察周围活动时,其中注意力的转移是以十分悠闲缓慢的速度进行。但如果在观察或亲自参与某件非常激动人心和变动极快的活动时,反应的节奏,就会大大加速。这就是分镜头节奏的心理学的依据,也是蒙太奇的使用。用快切的手法表现一个安静的场面,就会造成很突然的效果,使观众觉得跳动太快;但在令人激动的场面中,把切换镜头的速度加快,却能适应观众要求快节奏的心理,从而加强影片对观众的感染力。构成动画节奏的基础是情节发展的强度和速度,特别是人物内心动作的强度和速度。分镜头节奏,就是镜头组接的节奏。
我很喜欢的一部欧美的3D动画片——《海底总动员》。整个故事的发展在镜头的衔接方面做得很成熟。《海底总动员》在主题上是一个关于爱和友谊,勇气和成长,自由和选择的故事,结构上采用的也是常见的双线并行的方式:一边是父亲马林的万里寻亲,一边是儿子尼莫的成长;影片的主干实际是一个父子间的故事,其中并没有真正的英雄,父子在各自对对方的思念和找寻中渐渐让爱战胜了恐惧和怯懦,心理层次上细腻但并不深奥的展开,使得各个角色有了各自的光彩。整个故事的节奏把握得很到位。
(二)鏡头的应用
三维动画片的世界是虚拟的世界,动画片的镜头设计也是虚拟实拍的镜头设计的。除动画摄影机本身运动以达到某种效果外,其它的镜头设计都是通过动画表现出来的。这是因为实拍故事片中通过摄影机本身运动就可以达到某些效果。三维动画片的镜头画面设计包括:摄影机本身的运动而产生的画面效果和由画面变化而产生的摄影机运动效果,后者可以简称为画面变化效果。以前关于动画摄影机本身的运动已经归纳了很多(推、拉、摇、移),这里只从画面变化效果中的机位和镜头调度两个方面来谈。
作为镜头设计中的虚拟摄影机,机位当然也是虚拟的,但这虚拟的机位是十分讲究的,这与动画的起源有联系。众所周知,动画属于电影,但动画和另一种艺术形态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那就是——漫画。漫画加入了电影的手法,加入了电影化的造型手段:构图、机位、分镜、景别等等,更重要的是,漫画的文字标点更形象了,更夸张了,使得漫画更丰满了。镜头画面设计者得考虑漫画中的构图、机位等方面。
电影中有一种手法,“多机位拍摄”。呈现在画面中的是一组描述同一事物,同一时间,不同角度的镜头的组接。三维动画片中也经常用到。常见镜头机位有:特写;中景;大远景;大特写;近景;中景。
三维动画片中机位的设计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风格也因片而异,设计者可将漫画语言、电影语言借鉴到三维动画中来,为动画片融入新的活力。
电影中,通过镜头的运动(不是指拍摄对象的运动)来进行的调度工作。其包括一个镜头中摄影机的移动(移动摄影)和各个镜头之间的组接,即蒙太奇镜头转换。它属于电影的场面调度的一种手段。三维动画片中摄影机的运动有:平移、推、拉、摇、旋转升降、跟、甩,这与电影实拍不谋而合。
随着电脑的介入,一些新的艺术形式诞生了。三维动画可算是异军突起,在动画制作中有着显著的地位,在这个新生的事物中,有着一些二维动画片所没有的东西,其占有潜力无穷的优势。比如镜头,在二维动画中模仿升降机的困难,三维动画中能很轻松的解决,并且比摄影机实拍时还要显得更轻松。在三维动画世界里,镜头的运动,机位的设定,只需在电脑中设好摄影机运动的轨迹,电脑就会把你所设计的一切展现出来,几乎是毫无限制的镜头运动。它可以在三维世界里给人们带来了赏心悦目的观赏体验。
五、电影声效
背景音乐的出现,突出了影像的感情,加强了影像的戏剧性,渲染影像的气氛,带动了观众的情绪。一部耗资不菲的作品,都会有专业的乐队为其度身订造的背景音乐。足可见音乐对于影像创作的影响力。当回看以前的默剧时,我们抛开创作的意境,是不是觉得尽管画面效果做得再好,再有趣,可是心理总是觉得缺少了什么?画面的节奏再快,可你还是觉得慢几拍?音乐的融入,给影像创作注入了新的元素,平衡了视觉和感觉之间的差异。音乐同时也起到品牌效应的作用,用于辨识、区分每个影像创作。使观众对整部片子留下独特的印象。
音乐背景的变化,推动了影片创作的发展。同一部影片,加入不同的音乐元素,就会给人不同感受,直接影响了观众的心理。如:在汶川大地震时,网上流传了很多关于震后的图片,网民们将图片串在一起。如果我们只是看图片的话,感受没有那么深刻。但是,将视频配上一些哀伤的歌曲,那种揪心的感觉就油然而生。这就是声效的作用。曾经有人为证明声效的作用专门做了实验。研究人员将配有紧张气氛和舒缓柔情背景音乐的恐怖影片分别给接受测试的自愿者观看,研究他们的情绪变化。经过大量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紧张的音乐能增强画面的刺激感,而舒缓柔情的音乐则影响了整部影片的恐怖气氛,难以达到创作者本来的意图。可以说,音乐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对影片情节推波助澜,增加了整部影片的节奏感。由此可见,音乐背景在影像创作中的重要地位。音乐控制着整个影像的节奏变化,体现了影片的宗旨。各种情绪的音乐,赋予影像丰富的色彩与情感,表现创作者的各种思绪和意境。在有声的影像创作中,我们不仅看到,而且听到和感受到。给予我们能从多方面去思考的条件,揣摩创作者的意图,了解影像所要表达的节奏与情感。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到,在三维动画作品创作中的镜头语言方面,色彩、节奏和镜头、音乐背景三大要素的决定性和影响力。其对于动画的制作这是很重要的。它决定了我们所创作出来的东西是否受到欢迎。我们在创作中,适当的调节,并安排设计好镜头语言中的各元素,对影片的风格、效果、叙事、烘托等进行细致的完善。在自己的三维动画中,巧妙地运用这三方面的元素,把握好整体的关系。那么我们创作出来的三维动画将给观众带来许多视觉上与听觉上的惊喜。
参考文献
[1]曾思思. 浅谈动画叙事结构和分镜头的节奏[J].新闻界,2010,(01).
[2]徐静秋.虚拟与真实——三维动画中的镜头艺术[D].四川美术学院,2003.
[3]张翔.长镜头美学辨析[J].艺海,2009,(09).
作者简介:
欧彩霞,广州松田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