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患儿MRI检查的镇静效果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ki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患儿MRI检查的镇静效果。

方法

选择2021年2至6月行MRI检查的患儿100例,性别不限,年龄1~6岁,体重10~3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0):丙泊酚组(P组)和艾司氯胺酮+丙泊酚组(K+P组)。麻醉诱导: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K+P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5 mg/kg和丙泊酚1.5 mg/kg;麻醉维持:静脉泵注丙泊酚100 μg·kg-1·min-1,调节丙泊酚输注速率,维持Ramsay镇静评分≥5分。发生中重度体动反应时,静脉注射丙泊酚0.5~1.0 mg/kg和(或)增加丙泊酚输注速率。评估检查过程中MRI图像质量,记录体动反应发生情况及其程度、气道相关不良事件(低氧血症、窒息、上呼吸道梗阻、分泌物增多)及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记丙泊酚平均输注速率、静脉追加量及总用量。记录苏醒时间和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记录恢复室观察期间不良事件(呕吐、复视及躁动)发生情况和家属对镇静效果和恢复的满意度。

结果

与P组相比,K+P组丙泊酚平均输注速率和总用量、气道相关不良事件及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降低(P<0.05),体动反应发生率及其程度、MRI图像质量、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及恢复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患儿MRI检查镇静。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在17β雌二醇减轻氯胺酮致发育期大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7日龄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11~18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6):对照组(C组)、氯胺酮组(K组)、17β雌二醇+氯胺酮组(EK组)、GPR30激动剂G1+氯胺酮组(G1K组)和GPR30抑制剂G15+17β雌二醇+氯胺酮组(G15EK组)。K组腹腔注射氯胺酮75 mg/k
目的评价艾司氯胺酮对大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及自噬在其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40只,体重200~24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8):对照组(Con组)、艾司氯胺酮组(Con+Ket组)、脓毒症组(LPS组)、脓毒症+艾司氯胺酮组(LPS+Ket组)和脓毒症+艾司氯胺酮+3-甲基腺嘌呤组(LPS+Ket+3MA组)。采用腹腔注射LPS制备脓毒症大鼠AKI模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对氯胺酮致PC12细胞损伤时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神经生长因子诱导分化的PC12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对照组PC12细胞正常培养;氯胺酮组PC12细胞诱导分化后第7天加入PBS+100 μmol/L氯胺酮培养;依达拉奉+氯胺酮组加入10 μmol/L依达拉奉+100 μmol/L氯胺酮培养。于培养24 h时采用试剂盒测定细胞活力、caspase-3/7活性、R
目的总结全身麻醉用于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PVI)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全身麻醉下PPVI患者6例的临床资料。于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手术开始前(T3)、肺动脉瓣植入前(T4)、肺动脉瓣植入时(T5)、肺动脉瓣植入后即刻(T6)和出手术室(T7)时记录SBP、DBP、HR、CVP、SpO2和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于T
目的CXC趋化因子受体6(CXCR6)介导的自然杀伤T(NKT)细胞激活在急性肾损伤小鼠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和CXCR6基因敲除型C57BL/6小鼠各18只,8~10周龄,体重20~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6):野生型小鼠对照组(WT-CON组)、CXCR6基因敲除型小鼠对照组(CXCR6-/--CON组)、野生型小鼠急性肾损伤组(WT-AKI组)、C
目的评价性别因素对瑞马唑仑抑制患者喉罩置入反应效力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需置入喉罩的患者,年龄18~60岁,BMI 18~28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按性别将其分为2组:男性组(M组)和女性组(F组)。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第1例患者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3 mg/kg,患者意识消失、BIS值≤60或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1分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 μg/kg、罗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肾损伤时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其与miRNA-223-3p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ICR小鼠32只,8~12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LPS组(L组)、LPS+右美托咪定组(LD组)和LPS+右美托咪定+阿替美唑组(LDT组)。腹腔注射LPS 400 μg/kg,8 h后腹腔注射LPS 10 mg/kg制备小鼠内毒
目的确定混合右美托咪定时0.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按股神经横截面积用药的ED50 。方法选择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髌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20~30 kg/m2,年龄18~64岁,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组(DR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DR组注射0.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0.5 μg/kg,R组注射0.5%罗哌卡因。超声
目的确定羟考酮复合依托咪酯-罗库溴铵全麻诱导时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量效关系。方法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20~63岁,BMI 18.0~25.2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0):分别缓慢静脉注射羟考酮0.15 mg/kg(O0.15组)、0.23 mg/kg(O0.23组)、0.34 mg/kg(O0.34组)或0.51 m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