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网络党建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党建工作新领域,文章在深入地了解了高校网络党校的重要意义及其建设现状的情况下,对高校网络党校的教学布局以及课程结构进行分析,设计了一个包括学习引导帮助系统、理论学习、资源学习、时政热点分析、在线辅导以及考核体系等内容的“主导-主体”型网络课程结构,以促进高校网络党校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网络党校 教学布局 课程结构
一、引言
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和由此带来的执政环境的深刻变化,使“网络党建”成为必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就曾在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基地,而作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干部的高校党校,在新形势下拓展党校教育阵地,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优势,加快网络党校建设,开展网络党校的教育,是高校“网络党建”中一项迫切而且十分重要的内容,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网络党校的建设现状
目前,全国党校系统的远程教学网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建有A、B、C各级网站约3000个。各高校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建立起自己的网络党校,积极推动党校网络信息资源和教学内容建设。但是,通过对81所兄弟院校网络党校建设情况的调查摸底,我们发现高校网络党校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们把各高校网络党校的建设情况分为以下四类:(1)已经建立网络党校,并拥有一定网络资源的占17.3%;(2)虽然有设立网络党校栏目,可是提供的资源很少的占9.9%;(3)没有设立网络党校,但在组织部网页上有部分资料的占11.1%;(4)没有建立网络党校的高校的占61.7%。(如图1)同时,对已经建立网络党校的14所高校的网络党校学习系统和资源进行了统计,发现其资源可分为: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在线测试、党员互动,建设情况各异。(如图2)
在理论武装的基础上,还要把理论、历史、现状的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抓好“世界眼光”,即运用“三个基本”的理论研究当代的最新发展,通过“五个当代”(当代世界经济、科技、法制、军事和我国国防、思潮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世界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战略思维”即运用“三个基本”的理论,对国际国内若干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改造客观世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
“党性修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是增强党性的要求,同时专门进行党史、党建教学,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四、高校网络党校的课程结构
网络课程并不是电子教材、电子教案以及教学课件等的简单搬家。网络党校网络课程更是如此,除了要在网络上展示结构化的知识内容外,更要发挥网络及时交互、资源共享等特性,除了进行实时讲座、实时答疑、学习论坛等教学活动外,还应该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估。
根据网络课程的教学功能和结构内容特点,网络课程可以分为基于教的网络课程、基于学的网络课程和“主导—主体”网络课程三种类型。其中,“主导—主体”网络课程是指学生可以接受教师的实时面授教学,也可以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电波视频课程进行网络学习,更可以和教师通过互联网实时讨论、答疑之类的一种课程。由于党校教学本身具有特殊性,在广泛地传播马列主义的同时,对学习者的质量反馈要求较高,因此,我们认为,党校的网络课程体系结构类型应该属于“主导—主体”的网络课程类型,其主要构成包括:
1.理论学习部分。这是网络化的知识结构部分,主要以文字信息出现,在关键的环节加入教学的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材料。
2.资源学习部分。这部分是由基于学的网络课程中的庞大的资源库所支撑的。
3.时政热点分析部分。通过学习和分析时政热点,提高党员自身的素质以及对相关内容的深刻理解。
4.在线辅导部分。该部分的设置是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并解答学生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显示出来的问题。这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考核体系部分。包括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等部分,是网络党校课程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该体系能够及时向学习者和教学者反馈信息,并对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
6.学习引导,帮助系统。该部分主要作用在于使学习者能够有效地进行网上自主学习,对其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各部分构成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课程体系结构图来表示:
五、高校网络党校教学系统的运行与效果
基于以上教学布局与课程结构的论证,我们构建了高校网络党校教学系统。该系统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制订完整的教学计划,按教学计划安排设计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库,制定严格网络考勤制度,建设在线作业、练习、考试等模块。我们以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为例对系统进行测试,设置了“端正入学动机,以实际行动追求入党”、“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等16个专题,按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设定不同的学习要求,并针对不同的内容与要求,通过多种在线互动、反馈、考核方式,完成了网络党校的教与学全过程,运行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实现网络党校是网络党建的核心工程之一,课题组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证明,高校网络党校教学系统改变了传统的集中统一时空的上课和考核方式,运行效果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彬.党校远程教学网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形成学院学报,2001,(4).
[2]梁家峰,戚家勇,徐蕾.网上党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之举[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6).
[3]陈小健,唐小煜,等.完全学分制下高校的“网络党建”[J].教育
[关键词]高校网络党校 教学布局 课程结构
一、引言
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和由此带来的执政环境的深刻变化,使“网络党建”成为必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就曾在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基地,而作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干部的高校党校,在新形势下拓展党校教育阵地,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优势,加快网络党校建设,开展网络党校的教育,是高校“网络党建”中一项迫切而且十分重要的内容,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网络党校的建设现状
目前,全国党校系统的远程教学网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建有A、B、C各级网站约3000个。各高校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建立起自己的网络党校,积极推动党校网络信息资源和教学内容建设。但是,通过对81所兄弟院校网络党校建设情况的调查摸底,我们发现高校网络党校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们把各高校网络党校的建设情况分为以下四类:(1)已经建立网络党校,并拥有一定网络资源的占17.3%;(2)虽然有设立网络党校栏目,可是提供的资源很少的占9.9%;(3)没有设立网络党校,但在组织部网页上有部分资料的占11.1%;(4)没有建立网络党校的高校的占61.7%。(如图1)同时,对已经建立网络党校的14所高校的网络党校学习系统和资源进行了统计,发现其资源可分为: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在线测试、党员互动,建设情况各异。(如图2)

在理论武装的基础上,还要把理论、历史、现状的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抓好“世界眼光”,即运用“三个基本”的理论研究当代的最新发展,通过“五个当代”(当代世界经济、科技、法制、军事和我国国防、思潮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世界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战略思维”即运用“三个基本”的理论,对国际国内若干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改造客观世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
“党性修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是增强党性的要求,同时专门进行党史、党建教学,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四、高校网络党校的课程结构
网络课程并不是电子教材、电子教案以及教学课件等的简单搬家。网络党校网络课程更是如此,除了要在网络上展示结构化的知识内容外,更要发挥网络及时交互、资源共享等特性,除了进行实时讲座、实时答疑、学习论坛等教学活动外,还应该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估。
根据网络课程的教学功能和结构内容特点,网络课程可以分为基于教的网络课程、基于学的网络课程和“主导—主体”网络课程三种类型。其中,“主导—主体”网络课程是指学生可以接受教师的实时面授教学,也可以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电波视频课程进行网络学习,更可以和教师通过互联网实时讨论、答疑之类的一种课程。由于党校教学本身具有特殊性,在广泛地传播马列主义的同时,对学习者的质量反馈要求较高,因此,我们认为,党校的网络课程体系结构类型应该属于“主导—主体”的网络课程类型,其主要构成包括:
1.理论学习部分。这是网络化的知识结构部分,主要以文字信息出现,在关键的环节加入教学的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材料。
2.资源学习部分。这部分是由基于学的网络课程中的庞大的资源库所支撑的。
3.时政热点分析部分。通过学习和分析时政热点,提高党员自身的素质以及对相关内容的深刻理解。
4.在线辅导部分。该部分的设置是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并解答学生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显示出来的问题。这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考核体系部分。包括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等部分,是网络党校课程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该体系能够及时向学习者和教学者反馈信息,并对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
6.学习引导,帮助系统。该部分主要作用在于使学习者能够有效地进行网上自主学习,对其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各部分构成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课程体系结构图来表示:
五、高校网络党校教学系统的运行与效果
基于以上教学布局与课程结构的论证,我们构建了高校网络党校教学系统。该系统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制订完整的教学计划,按教学计划安排设计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库,制定严格网络考勤制度,建设在线作业、练习、考试等模块。我们以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为例对系统进行测试,设置了“端正入学动机,以实际行动追求入党”、“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等16个专题,按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设定不同的学习要求,并针对不同的内容与要求,通过多种在线互动、反馈、考核方式,完成了网络党校的教与学全过程,运行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实现网络党校是网络党建的核心工程之一,课题组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证明,高校网络党校教学系统改变了传统的集中统一时空的上课和考核方式,运行效果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彬.党校远程教学网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形成学院学报,2001,(4).
[2]梁家峰,戚家勇,徐蕾.网上党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之举[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6).
[3]陈小健,唐小煜,等.完全学分制下高校的“网络党建”[J].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