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兴叹·气贯长虹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koufangfang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典故:望洋兴叹
  追根溯源: 《庄子·秋水》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文本解读:
  《庄子·秋水》里讲道:于是,河神回转过脸面,向着海神若(海神叫若,取其若有若无之意)仰视而感叹说:“俗语有这样的话,‘听说上百条道理,便认为谁都不如自己懂得多。’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我曾听说认为孔子的见闻很少,而轻视伯夷气节的话,当初我不相信。现在我亲眼看到你浩渺而不见边际,我要不是来到你门前,那就危险了,我将永远被得道之人讥笑。”
  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名家运用:
  到达杜克已两个礼拜了,对于多少有些随遇而安的我来说,虽然几乎没有时差的问题,但远渡重洋,孤悬海外,交流不畅,毕竟不是一次让人轻松的旅行。两周来,妻子临别时泪眼涟涟、依依不舍的神情不时闪现眼前。这是我们结婚二十年来第一次真正的长时间分离。当年在上海读博士、博后,虽然也是千里之外,但只要想念,便可立马打点行装,奔家而去。可是,如今置身美利堅西海岸的我,真的只能是“望洋兴叹”了,我与家不仅相隔了一个遥远的太平洋,还有一个腹地辽阔的美洲大陆。
  昨天是妻子的生日,按着国内凌晨时分,万里迢迢地送去生日祝福。一阵衷肠,两番耳语之后,她说已过不惑,青春难留,已没有了早岁生日的激动。虽然重洋已渡,关山难越,但妻子的欣喜、嗔怨都在绵绵的话语里了。于是不禁回首眺望,二十年来的阴晴圆缺、喜怒哀乐一齐奔涌到耳畔眼前。——摘自李洪华《朝向花开的方向》
  学生运用示例:
  我们急切地向生活的山顶攀爬,却忘了在途中守望美丽的风景与迷茫的心灵。
  越来越多的人追赶着发展得比光速还快的社会,企图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在金钱与权力之间奔走,在生活的硝烟中争斗,又总在一无所得后否定生命的意义。
  我们都不甘心做这个社会的守望者,不甘心躲在繁华的潮流背后望洋兴叹。可是,这难得一次的生命,若要不负生活,只有做自己内心的守望者,站在生活的山腰守望自己的灵魂,站在社会的山腰守望自己的处境,才能从这机械的、冰冷的社会中感知生命的价值,救赎自己的内心。
  成语故事:气贯长虹
  追根溯源: 《礼记·聘义》“气如白虹,天也。”
  文本解读:
  《礼记·聘义》:“玉上光气如白虹,这就像是‘天’。”(文章前面提及孔子把君子的美德拿玉来比拟,如玉温和而润泽,就像“仁”等,这里是其中一个比拟。虹,古人把虹称为天之气。)
  气贯长虹: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充满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名家运用:
  黄河,面对断流的你,我深信,在你干涸的河床下面,仍有我们民族不竭的心泉。你那滞重的赭黄色的波涛,曾拉弯了多少纤夫的脊背,曾洗白了多少舵工的须发,曾嘶哑了多少舟子的喉头……黄河,你分娩一切又湮没一切,你哺育一切又撕碎一切,你包容一切又排斥一切。因了你的存在,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潜流与你不息的波涛一起翻卷,流过商周秦汉,流过唐宋明清,直灌注入今人的心田。你使圣者垂思,你使圣者彻悟。
  黄河,老子从你怀抱里走出,这位睿智无比的老翁,仅用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便诠释了宇宙万物的演变,道出了多少“道法自然”的真谛……黄河,庄子从你臂弯里脱出,这位枕石梦蝶的先哲,用外星人一样的耳朵,去闻听我们这颗星球上的天籁地音,用心灵去感悟神秘的自然,那灿若云锦的辞章,那汪洋恣肆的著述,令今人读来仍扑朔迷离……黄河,孔子从你的波涛中荡来,这位生前四处碰壁的老头儿,当今已被世界推为十大哲人之首,一部《论语》,曾被多少代统治者奉为“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圭臬……黄河,孟子从你黄土上站起,这位首先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大儒,把儒家学说推上极致,使孔孟之道,历两千年誉毁而不衰……
  黄河,我知道,只有你那气贯长虹的肺活量,才能让李白吟出那飞霆走雷的诗句,才能让冼星海谱出那“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滂然沛然的乐章……(摘自李存葆《大河遗梦》 )
  学生运用示例:
  勇气是韧性的忠实表现。温斯顿·丘吉尔说:“成功并不是终点,失败并不是终结,只有勇气才是永恒。”十四年抗战,完完整整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勇气、韧性、气节。坚持也是永恒。假如你的工作地或学习地在四层,那么到达第三层觉得虚脱想要返回,那就是失败。就算是离四层还差一步实在无力,那也算是失败的英雄。简单的例子,深刻的道理。
  电视剧《穆桂英挂帅》的结尾,萧天佐最后摆出“天门大阵”,也许只是电视特效,但其气势不容小觑,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这皆是智慧的体现,以“智”贯穿“气”,呈现出磅礴、气贯长虹的精神气。现如今,一句问候,一个微笑,走路抬头挺胸,满面自信的颜容是所有人应有的姿态。出门在外一股精神气影响到每个人。气从丹田聚,精神从身体各处流散出来,展示给每个人。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人物介绍:杨伟,1963年5月出生,四川资中人,飞行器设计与飞行控制领域专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战斗机的设计与研发工作,先后担任歼一20等7型战斗机总设计师,在我国航空科技领域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杨伟拥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成功的实践锻炼、出色的工作业绩,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 -TAX ,二等奖1-TA6,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巴基斯坦“卓越之星”国家勋章等荣
日本設计师山本耀司有一段话,大意是说:什么是“自己”?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当自己的人性撞上一些别的什么,被反弹回来,让我们感知到了,我们才会了解自己。  所以,要去找那些很强、很可怕、水准很高的东西相互碰撞,然后才能知道“自己”是什么。你看,这就是我喜欢的行动者的生活态度。  我就存在于我的行动中,我的行动不断产生结果,我再从这些结果中感知自己的存在,同时实现自我的提升。我和我的行动是一体的。
审美水平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减少人们对美的麻木与钝感,  在成就更多美学家的过程中增强整体的人文修养和文化自信,是美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继全面加强和改进体育教育之后,美育培养也正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2020年10月15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同时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
人类孕育于自然,自诞生之初就学会了“抱团取暖”,所以在本性上人是害怕孤独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就很害怕孤独,在《客至》一诗中他写道:“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你看,总是沙鸥陪伴的他,偶尔有位客人来拜访,便又是打扫花径,又是亲自开启蓬门,简直是喜不自胜啊!  可是,一个人必须得有独处的空间,才能检视自己的优缺点,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式与方向。学术界的人深谙做学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是汉服之美,一种从头到脚的古典的华美。“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这是汉服之美,一种周身洋溢的飘然若仙的俊美。汉服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经历了几千年风雨的洗礼,在炮火声中沉寂了几十载。而如今,汉服热的兴起似乎使汉服重新焕发了青春。那么,汉服究竟能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呢?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似乎这个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先秦时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涌现了一批有思想有情怀的大哲先贤,他们著书立说,对当时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论语》《孟子》《道德经》……深刻影响了身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奠定了中国民族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情感。  先秦诸子经典对你有哪些影响?你对他们有什么看法?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感悟和联想?  自主确
关键词:和谐发展、张扬个性、平衡、适度、找准自己的位置、自立自强、真实……  名人名言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习近平  每个人都有他的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罗曼·罗兰  人们生而平等,但又生来个性各有千秋。——弗洛姆  个性和集体融合起来,人会失去个性。相反,只有在集体中,个性才能得到高度的觉醒和完善。——巴比塞  每个人都有自
阔别160载,马首铜像于2020年12月1日回到圆明园。没有人、没有历史记载能够说清,这匹“骏马”辗转过多少地方、遭受过多少屈辱。  昔日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家,160年间仅剩残垣断壁倔强挺立。今天,当“骏马”成为故园的一道风景,无数人为之动容,为之雀跃。  它的归来,是对中华民族深重苦难的些许慰藉。  它的归来,更是警醒着中华儿女永志不忘历史。  庚申园焚马轶,庚子马归故园,历经160年漂泊,马
2020年2月22日晚,一段“武汉嫂子”在小区业主微信群里吐槽社区及当地超市“套餐制”配送物资问题的音频引发热议。经记者核实,这位耿直火爆的女业主是武汉市江岸区一中学在职数学老师。音频中该女业主语音喊话,“我们买一袋米,还要买草纸,酱油买一堆”“社区在哪里”等,吐槽小区封闭管理后的物资配送等问题。事发后,该女业主所在社区、中百超市、江岸区政府等各方都予以积极回应。江岸区领导赶赴社区现场调研了解情况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我个人坚信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  ——作家 刘慈欣  放任人文学科萎缩,社会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郑宗义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刘慈欣的话强调的是科学、技术的重要性;郑宗义强调的是文学、文化、艺术的重要性。二者是对立又统一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