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和改善农村小学学校管理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64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其任务是优化学校教育要素,合理配置学校教育资源,保障学校工作高效运转,同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育人合力,追求最佳的管理效益。在知识经济呼唤创新精神的时代,学校管理更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全体教师全心全意为社会培养成功者,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学校管理一方面要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要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下面浅谈一下如何加强和改善农村小学学校管理认识。
  一、加强和改善农村小学的管理工作,校长是关键
  校长既是学校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也是学校的领导者。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说明校长在学校管理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功能。一位真正好的学校校长,不仅要有管理意识,更要有正确的领导意识,更要具备公仆意识。这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小学校长要懂领导,善领导,更要具备领导意识。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校园,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同事关系。总之人与人之间要和谐。在学校中,人和人之间,事和事之间,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这就需要领导做好协调工作,做好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把一切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在学校要树立教学的中心地位
  学校工作就是要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都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课堂教学时,坚决反对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形式化,要求教师平时课堂教学要有新意,不要总是老一套。在课堂教学上,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重视合作方式的学习。为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教学效率,我们对教学常规检查、质量检测、校本研究、骨干及课改典型教师的培养、教师的基本功、各种教学活动及竞赛活动等常规性的内容进行有效实施。为此,我个人认为,校长除了管理外还不能脱离教育教学一线。假如只做管理脱离一线,对于教学管理只会夸夸其谈。因此,我想作为校长还应该做教改、创新的尖兵。这样才能有效、深入的带领和推动教改。走出自己符合本学校实际的一条教改之路。
  三、“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即教书更要育人”
  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优秀教师队伍:个人认为是思想素质高、业务精湛。这样的教师队伍也是学校管理的关键。学校的一切工作以及效果全依靠于所有教师,要更好地发挥主导功能,教师必须有较高的素质。因此首先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使他们知到作为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只有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营造出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发展的环境;教师素质,包括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德育知识、心理学知识、德育渗透的技能技巧的等素质。俗语说:什么样的将,带出什么样的兵。因此作为校长要以身为范,严格要求自己。
  其次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优秀的班主任队伍是使学校管理取得成绩的保证。班主任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着班集体的形成和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和灵魂,是班集体的创造者,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接触时间最长,距离最近的人,又是对学生影响最深、最大的人,也是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和窗口。教育部曾指出要“班主任专业化”,要求将班主任工作从“副业”变成“主业”。这就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学校对班主任的选拔和任用一定要全面了解。不然会影响一个班级孩子的一生。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现在的教育是以孩子为中心。同时现在学校的管理更是以教师,学生为主题,也就是说以人为本。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平等、互利、信任的基础之上。人本管理和传统的以技术为本,以资本为本的管理模式的个性为中心,而不是简单地以人为中心。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应该由人出发,以人为本。作为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人本管理就是使每个人能充分施展才能,通过双方的配合,将组织中的成员培养成技术加管理型人才。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是学校管理中的“题中应有之意”。按照现在的教育理念,对青少年要做到先理,再疏导,再教育。使孩子明白其内涵。关注师生需要,把师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极大地激发全校师生参和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前,在小学校开展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活动的总体目标任务,就是努力把一所中小学校建成为平安、卫生、文明、和谐的校园,切实保障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对我们农村小学校更是一次机遇和挑战。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农村中小学校管理工作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其他文献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趣和力量。”挖掘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乐中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兴趣盎然,从而使学生养成了爱学、乐学的习惯,要把学习的快乐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品尝到快乐,甘甜。  首先,要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教学氛围。这是政治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老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
基于教师在职培训在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不容忽视的作用,世界众多国家对教师的在职培训倍加关注,并在实践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培训实效,创造性地探索出了各具特
众所周知,英语在中国是一门外语,英语学习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是一个关键因素。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一 、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由于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因素的作用,造成了语言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情感素质发展明显滞后的严重
各种类型网站的爆炸式增长使得用户在网络上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同其他类型的购物网站类似,B2C网站的规模不断壮大、信息逐渐丰富,但信息的展示却往往不符合用户的认知特征,这
方琼,为我国著名的歌唱家及声乐教育家。方琼首位老师金铁霖,为民歌行家,可是,教方琼的却是西洋唱法;方琼老师周小燕,为西洋唱法专家,教方琼的却是民族唱法,这一切似乎注定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新的教育改革已经在世界各地深入展开,并为广大的教育工作着所运用着。从80年代大多数家庭对计算机的刚刚接触,到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了电脑,多媒体网络,已经彻底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更走进了孩子的世界,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信息技术在改善教学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
【摘 要】面对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方面的现状,本文对小学汉语文的教学新方法进行了探索,以使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有一个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农牧区小学 汉语文 教学新方法   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归根到底是培养藏族学生的汉语言技能和汉语文技能,这就意味着这种汉语教学必须遵循特定的理论和方法来安排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教学,即从汉语的语言、词汇、语法等基本要素入手,通过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