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声音的记录方式(二)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光学录音
  光学录音也叫“感光录音”,是利用声、光、电之间相互转换的原理和胶片的感光特性来记录声音的一种方式。1906年,英国的斯托克维尔和尤金劳斯特第一次成功地把声音记录在电影胶片上,并取得专利权,之后光学录音便应用到了电影录音领域。
  光学录音的方法有两种:变密式和变积式。变密式:使胶片曝光部分的密度发生变化;变积式:使胶片曝光部分的宽度(面积)发生变化。这两种类型都使光调制器调制过的光透过一条很窄的缝隙,使匀速运动的胶片在某一范围内曝光。
  光学录音的过程(如图1所示):是将传声器所拾取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模拟电信号,然后用音频放大器把模拟电信号放大到足以使光调制器起作用的程度,以形成可记录的模拟光信号。光调制器是光学录音的关键部件,它可以把声音的模拟电信号转换成声音的模拟光信号,使感光胶片受到不同曝光量的曝光,形成声音的影像。最后将已录音的胶片进行显影、定影、冲洗加工之后,便可显示出感光密度不同或感光宽度不同的光学声带。
  图1:光学录音的过程
  光学还音的过程(如图2所示):胶片声带上的光学声迹在稳定光源的照射下,通过光刃(光学部件上与胶片成直角的缝隙)射到光电管(光电管可以将胶片上不同曝光量所形成的声音影像变成相应变化的电信号)上。由于声带上的声迹曝光密度或曝光宽度不同,透射到光电管上的光线就会产生相应的强弱变化,从而以电信号的形式还原出记录在拷贝上的声音信号。还音放大器把光电管输出的电能提高到可以推动扬声器发声的程度,最后由扬声器把放大器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声音,完成光学还音过程。
  图2:光学还音过程
  虽然在有声电影初期曾使用过机械式的唱片配音的方式,但由于技术的局限性,采用这种方法录制的影片并不多。光学录音进入电影领域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从无声电影转入有声电影的高潮,推动了电影事业的大发展。最早用光学录音法试制的故事片有美国的《七重天》(1937)。中国最早用光学录音法摄制的有声故事片有《雨过天青》和《歌场春色》等。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磁性录音也进入了電影领域,但大量拷贝仍以光学录音为主,随着光学录音、还音技术的进步,光学声带一直被保留到現代。
  与机械式的唱片配音方法相比,光学录音的优势在于它所录制的声音频率范围较宽,同时可以与画面印制在统一拷贝上,从而保证了影片放映时的声画同步,给影片的发行和放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光学录音也有不足之处,如:①录音后的感光胶片需要冲洗后才能得到声带底片,且必须在暗房中进行,因此不能立即还音,无法及时检验录音效果。②感光胶片的声带上如有污迹或机械划伤,就会产生噪声,影响声音质量。③由于声音记录在胶片上,剪辑时需要较多的胶片,增加了制作成本。
  4、数字录音
  在此之前所讨论的几种录音方式,对音频信号的处理都采用模拟形式,即信号的传递处理只是各种能量形式的转换或幅度的增减,信号各点之间的关系是不变的,这就要求各种换能器件的线性或频响非常好,而做到这些往往是很困难的,尤其是磁性材料的本底噪声难以降低,使得模拟音频技术的指标进一步提高非常困难,于是,科学家们开始了对数字录音理论探索。
  数字录音,又称 “脉冲编码调制录音”,是以数字的形式记录声音的方法。即将模拟信号通过脉冲取样的方法,调制成一连串的数字信号记录下来,最后将数字信号恢复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
  1967年,日本NHK研制出第一台旋转磁头式数字磁带录音机(2CH,1TRACK,1INCH TAPE)。数字录音机的最大优点就是多次复制可以基本不损失音质,同时提高了信噪比,模拟设备的信噪比整体在 50-70dB,数字设备可以将其整体提高至 90-110dB,在失真度、动态范围、频率响应等方面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提升了录音制品整体的信号质量。
  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影视录音的数字化已大势所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为电影声音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到20世纪90年代,电影已经全面步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为电影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中的声音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被重视。
其他文献
鲁迅先生说:情感最浓烈处,不宜写诗。我以为电影评论也大概适用,吴天明导演的电影《百鸟朝凤》,必须要最初的情绪激动和心意起伏已经消退,才可以写一点冷静的评论文字了,因为,除了民乐的显性主题,显然作品还有更大的艺术思考。  一、符号显现契机  电影里,弟子独立门户,技艺传承有人,酒酣得意时之际,“唢呐王”焦三爷说了一番醉话: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这也许是“唢呐王”焦三爷,对于自
期刊
【摘要】:作为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乒乓球项目,在伦敦奥运会上的表现,更是对这一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乒乓球项目逐步向市场化、职业化发展,乒乓球比赛增多、节奏加快、胜负的偶然性增大,特别是在提倡女子技术男性化的发展方向以来,增大了女乒运动员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使得女乒运动损伤情况不容乐观。运动损伤问题成为影响女乒备战的一大问题。如何很好的解决女乒的运动损伤
期刊
【摘要】:艺术风格通常是艺术作品给观众留下的第一印象或者最深印象。而不同的导演则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并且会在其影片中会通过不同方式展现出来。本文主要论述中国几位极具个人艺术风格的导演在各自的作品中展现出的强烈个人主张,以及在作品创作中展现出来的不同阶段的艺术风格。  导演,是电影艺术创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将电影文学剧本搬上银幕的总负责人。一部影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一部影片
期刊
【摘要】:我国的民族音乐类型众多,曲风多样,由于多元文化潮流的影响,我们更应该重视保护民族声乐的多样性。本文针对民族声乐的多样化表现进行研究,从而提出针对发展民族声乐演唱的多样性的建议,希望能与其他文艺工作者互相沟通,交流意见,共同为民族声乐的更好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民族声乐;多样性;文化形态;发声方法  1.前言  随着多元化的文化潮流对全球的冲击,各个民族的艺术形式也深深的被影响着,
期刊
【摘要】:电影中的文化元素和观赏者的欣赏水平相关。如果没有一定程度上了解电影所蕴含的文化,那么电影的接受程度、理解程度都会受到影响。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此种差异体现在包括电影艺术在内的方方面面,为了更好地解读英语电影,就需要了解、学习、借鉴其中的文化元素信息。基于此,本文就分布从历史文化、文学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对影响英语电影解读的几项文化元素进行探索,具体如下。  【关键词】:英语;英语电影;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高新技术飞速发展,人力情报备受冷落,本文从美军人力情报发展现状出发,思考了我军人力情报发展的两点启示。  【关键词】:人力情报;技术情报  通常情况下根据情报工作呈现的新特点,依据情报来源的不同,大体上可将情报分为技术情报和人力情报。技术情报是使用技术设备进行侦察获取的情报。如光学侦察、声学侦察和电子侦察等。人力情报亦称为人力侦察情报,依靠人的活动获取的情报。包括间谍情报、武官情
期刊
《恋慕》是由优酷出品的“大师微电影”系列中的一部代表作,由韩国大导演姜帝圭执导,承续了其《生死谍变》、《太极旗飘扬》等著名电影中的一贯主题——对南北韩战争背景下个体命运的人文反思。《恋慕》通过非线性的叙事策略与象征性的表意手法,以一个常年在家等待丈夫归来的妻子的视角,表现出朝韩政治纠纷下南北离散家属饱受折磨的内心世界。即便并没有直接展现正面战场上的血腥景象,但影片却通过描述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的伤害
期刊
【摘要】:日本学者大村西崖对西学东渐下的日本和中国学者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因其成果丰硕,已故学者刘晓路对大村氏的分期并不是非常准确,本文通过回顾大村氏的学术生涯,对大村氏的学术分期提出新的观点。  【关键词】:大村西崖;中国美术史研究;学术分期  已故学者刘晓路据日本学者吉田千鹤子的观点将日本学者大村西崖的一生分为了五个时期:少年时期(1874-1889),雕刻家时期(1889-1893),美学和美
期刊
【摘要】:国籍是指一个自然人属于某个国家公民或国民的法律资格。国籍是确定国家属人管辖权以及其法律地位的依据,也是国家行使管辖权、进行外交保护的法律依据。随着全球一体化,双重国籍现象会越来越多。双重国籍不仅仅是国内法或个人问题,也是一个会涉及国与国之间关系以及个人与国家关系的问题,因此基于国籍问题而引发的对双重国籍人行使外交保护权也就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国际社会对双重国籍问题也越来越关注,看待双重
期刊
影视录音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最开始的声波记录仪到现在的高精度专业数字录音机,人类记录声音的历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变革。录音技术的发明发展催生了有声电影的诞生与发展,使电影从最初的“伟大的哑巴”成为了一门“视听艺术”。在这一百多年里,许多科学家为录音技术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录音也从一项发明逐渐演变成为一门技术,一个艺术门类。  1、机械录音  1877年,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Thom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