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利工程的质量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中常常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接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质量管理的对策,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1.1费用较紧
中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小,而且一部分资金由地方筹资,费用比较紧张,致使施工设备、试验设备陈旧,且缺乏必要的、有力的检测手段,更多的依赖于经验与个人判断。
1.2设代组、监理部力量偏小
一方面是限于费用,另一方面是易于小看中小型水利工程,在设代组和监理部的人员配备上往往偏少偏弱。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许多问题,都要由设代组或监理部在现场独立做出决定,更需要派驻专业齐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到现场。
1.3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包与“隐性转包”
水利工程的主体工程对分包是有严格控制的,不允许分包,更不允许“转包”。但实际上中小型水利工程主体工程的分包与“隐性转包”现象比大型工程普遍的多,但多数分包商未经严格资质审查。这使监理工程师的种种质量控制措施难以穿透层层错综复杂的领导关系,达到第一线工作面发挥作用。
1.4不少施工单位常常出现抢工期赶进度的现象
导致对某些工序不够重视,敷衍了事,如仓面清理不彻底;凿毛程度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少铺或漏铺砂浆;为图省事在混凝土水平施工缝面不设键槽,结果在灌浆或蓄水时,沿施工缝面出现漏浆或渗漏水等现象。
2.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保证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管理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要求,列出质量管理明细表,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预控。
2.1 施工前质量管理
掌握和熟悉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严格考查施工企业的技术资质。对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构件的质量(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 进行审核、质检和验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系统、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活动,完善其质量检验和计量技术及手段,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和了解所担负的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
2.2 施工过程中管理
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管理体系, 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管理图表。及时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图纸。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加强工序交接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要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
2.3 施工后的质量管理
审核竣工资料,包括施工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对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整个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实行保修制度,并提供必要的服务。
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法制建设,强化法制意识,认真贯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工作的自觉性。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工程施工各部门工作职责,并对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完善,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的到位。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各分包施工部分质量控制重点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高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效果,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有针对性的分项质量控制,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另外主体工程不能分包;对分包资质要严加审查,不允许多次分包。就是针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或分部、分项工程,事先分析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先控制,以防在施工中发生质量问题。
3.1加强施工的技术管理
健全技术文件审核、审批制度。根据施工合同约定,由双方提交的施工技术图纸以及由承包人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等文件应经过监理机构核查、审核、审批。督促承包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验收标准进行施工,执行国家有关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对重大或关键部位施工,承包单位应提交施工方案。经有关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定后方可施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承包单位交验的有关质量报表进行核查。对于隐蔽工程或关键部位须经专业监理工程师核查签订后方可施工。审查主要材料、设备的质量和核定其性能,参加工程验收工作,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
3.2加强建设资金管理
工程投资是确保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投资应统一管理,实行专户储蓄、专款专用,单项工程单独记账,避免投资被挤占或挪用。要严格控制资金使用,要按合同要求、工程进度和质量分期付款。凡是质量不合格的、工程进度未按要求违反合同条款的,可以拒付款。要对各项分部工程采用分项招标预算总价大包干的办法进行承包,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
3.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现场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促进施工质量管理实施
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加强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操作人员操作水平对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招聘过程中要注重对操作人员、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素质的考核。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在岗在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工程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培养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促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降低工程事故发生。
4.结语
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企业以相应的投入为基础,才能加快自身相关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同时通过质量预控理论对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各项因素进行控制,达到预防质量问题发生的目的。通过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企业的健康发展、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1.1费用较紧
中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小,而且一部分资金由地方筹资,费用比较紧张,致使施工设备、试验设备陈旧,且缺乏必要的、有力的检测手段,更多的依赖于经验与个人判断。
1.2设代组、监理部力量偏小
一方面是限于费用,另一方面是易于小看中小型水利工程,在设代组和监理部的人员配备上往往偏少偏弱。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许多问题,都要由设代组或监理部在现场独立做出决定,更需要派驻专业齐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到现场。
1.3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包与“隐性转包”
水利工程的主体工程对分包是有严格控制的,不允许分包,更不允许“转包”。但实际上中小型水利工程主体工程的分包与“隐性转包”现象比大型工程普遍的多,但多数分包商未经严格资质审查。这使监理工程师的种种质量控制措施难以穿透层层错综复杂的领导关系,达到第一线工作面发挥作用。
1.4不少施工单位常常出现抢工期赶进度的现象
导致对某些工序不够重视,敷衍了事,如仓面清理不彻底;凿毛程度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少铺或漏铺砂浆;为图省事在混凝土水平施工缝面不设键槽,结果在灌浆或蓄水时,沿施工缝面出现漏浆或渗漏水等现象。
2.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保证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管理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要求,列出质量管理明细表,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预控。
2.1 施工前质量管理
掌握和熟悉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严格考查施工企业的技术资质。对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构件的质量(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 进行审核、质检和验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系统、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活动,完善其质量检验和计量技术及手段,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和了解所担负的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
2.2 施工过程中管理
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管理体系, 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管理图表。及时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图纸。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加强工序交接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要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
2.3 施工后的质量管理
审核竣工资料,包括施工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对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整个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实行保修制度,并提供必要的服务。
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法制建设,强化法制意识,认真贯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工作的自觉性。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工程施工各部门工作职责,并对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完善,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的到位。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各分包施工部分质量控制重点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高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效果,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有针对性的分项质量控制,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另外主体工程不能分包;对分包资质要严加审查,不允许多次分包。就是针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或分部、分项工程,事先分析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先控制,以防在施工中发生质量问题。
3.1加强施工的技术管理
健全技术文件审核、审批制度。根据施工合同约定,由双方提交的施工技术图纸以及由承包人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等文件应经过监理机构核查、审核、审批。督促承包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验收标准进行施工,执行国家有关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对重大或关键部位施工,承包单位应提交施工方案。经有关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定后方可施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承包单位交验的有关质量报表进行核查。对于隐蔽工程或关键部位须经专业监理工程师核查签订后方可施工。审查主要材料、设备的质量和核定其性能,参加工程验收工作,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
3.2加强建设资金管理
工程投资是确保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投资应统一管理,实行专户储蓄、专款专用,单项工程单独记账,避免投资被挤占或挪用。要严格控制资金使用,要按合同要求、工程进度和质量分期付款。凡是质量不合格的、工程进度未按要求违反合同条款的,可以拒付款。要对各项分部工程采用分项招标预算总价大包干的办法进行承包,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
3.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现场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促进施工质量管理实施
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加强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操作人员操作水平对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招聘过程中要注重对操作人员、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素质的考核。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在岗在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工程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培养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促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降低工程事故发生。
4.结语
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企业以相应的投入为基础,才能加快自身相关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同时通过质量预控理论对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各项因素进行控制,达到预防质量问题发生的目的。通过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企业的健康发展、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