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资料拓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s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拓展是通向超越文本的桥梁。究竟如何拓展才是有效拓展?毋庸置疑,只有把握拓展的“度”,才能成就优质高效的课堂。
  一、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拓展有限度
  1. 拓展材料要契合文本。每篇文本的教学都会有确定的教学目标,课堂上所有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使用,都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拓展材料的选择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拓展资料时,要遵循“因学选材”的原则,通过资料的引入,让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品味课文。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该文节选于《呼兰河传》。从小说《呼兰河传》来看,萧红是在怀念自己的童年,但就这篇课文而言,其教学目标还是应该落在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上。在这里,教师最好不要将文本与作者不幸福的经历相联系,不要为了拓展而拓展,打破学生学文时快乐的情感体验。
  2. 拓展数量要符合实际。真正有效的拓展,一定不是以数量的多寡为指标,而是以有效为基准。如《钱学森》一课,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钱学森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情,就必须了解他放弃了留美的巨大诱惑。此时,面对众多的资料,教师的拓展切不可盲目的“拿来主义”,而要经过仔细筛选和二次加工,选择能让学生对钱学森在美国期间“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更为直观的资料进行拓展。只有把握好拓展的数量,注意拓展的时间配置,才能更好地为学习文本服务。
  3. 拓展形式要服务教学。拓展资料的呈现方式不仅限于文字,还可以是图片和音视频。拓展形式的选择也不可随心所欲,不能为了追求课堂呈现的多样化,而一味地拓展图片、音视频。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拓展《好汉歌》的视频,便是只注重了热闹的形式,而未能服务于教学的无效拓展。教师只有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最恰当的拓展形式,才能达到拓展的最佳效果。
  二、 射不主皮有的放矢——拓展有准度
  找准文本与补充材料的连接点、切入时机,是实施有效拓展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揣摩学生能读懂的和读不懂的——“重难点”“课文留白”“超经验”“未知的”内容。这些学生“读不懂处”,便是课堂资料拓展的“连接点”“切入时机”,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实现优质高效课堂的基点。
  1. 巧妙拓展消化难点。阅读文本时,教师便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学情,采取妥帖的办法,帮助学生消化难点。其中,巧妙拓展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正如《渔歌子》一词中,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张志和为何“不须归”这一难点产生疑问时,教师巧妙地引入有关张志和经历的拓展资料,使学生茅塞顿开,更深入地体会到本词的内涵,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寄情于山水、与世无争的超然心境。
  2. 合理补白深化主题。细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课文中总存在一些作者没有写具体的形象或者情节。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些“留白”,在这些“看不见之处”进行资料拓展,便能在合理填补文本“空白”的同时,激发学生兴趣,幫助学生更好地深入文本,深化文章主题。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课,篇末只提到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来中国看望聂将军,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却没有提到另一个孤女。对于课文的这处留白,教师引入百团大战背景及妹妹因病死去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聂将军所说的“她们也是受害者”的原因,感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学生也真正地体会到聂将军是“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的含义。
  3. 及时补充增加经验。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局限,不能理解文本内容,领悟不透作者写作意图或产生疑惑的情况。因此,教师要找准切入时机及时拓展,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打消疑虑,从而游刃有余地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帮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文本。如教学《水》一文时,学生对结尾处“你们真的饿坏了”中的“饿”字的运用无法深刻地理解,因为学生缺少对缺水生活的实际体验。捕捉到这一拓展时机,教师及时拓展缺水地区的资料,这样,学生便能感受到缺水地区人们生活的场景,真切地体会到“饿”字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更懂得了水的珍贵,惜水的必要。
  三、 环环相扣相得益彰——拓展有广度
  1. 设计精彩的拓展链。“拓展链”,是围绕“连接点、拓展时机”展开的一连串的教学程序,以保障拓展最优化的效果。如《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中写道:“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面对这一难点,教师若只拓展巴金的《我的写作生涯》中关于写作的几段话,只能丰富学生对这句话的认识和感悟,学生对巴金用情感和热情写作的理解,还停留在巴金对自己的评价上。如果教师再次出示鲁迅、柯灵等作家对巴金写作的评价,便可使学生对这句话有更加多元的认识,也更为赞同。这两处的拓展已经与整个教学环节融合在一起,成为了一条精心设计的拓展链,使拓展呈现出最佳效果。
  2. 构筑关联的拓展网。一篇文章往往会进行多处拓展。这些分散的若干的拓展连接点相互连接起来,便构筑了一个拓展网。构筑一个具有广度的拓展网,能够帮助学生清除理解课文的重重障碍,更好地走进文本。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教师可以进行多处拓展:李陵事件、酷刑、《报任安书》片段、读者对司马迁及《史记》的评价……这些拓展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构成了相互关联的拓展网,一步步地引领学生走进司马迁的内心,理解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原因,体会他为了实现可贵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精神。
  (作者单位: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期刊
微型课,顾名思义,就是比正常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的课。要想上好一节微型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把微型课的特点和课题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一、 精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阅读教学内容包括作者的介绍、背景的呈现,字词的品析,朗读和背诵的指导,思想感情的体验和写法的体悟与迁移等等。在微型课教学中,如果面面俱到,教学时间肯定不允许,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所以,这就需要根据教学重点和文本特色对教学内
期刊
学生阅读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收获,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让学生在阅读中“生长”。怎样让学生在阅读中“生长”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 无中生有  语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看似明白的地方,在看似没有什么可学的地方,去发现“语文问题”,让学生新奇地感到,原来这里还藏着一个有趣的问题,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曾听一位教师讲解“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句,教师问:“诗中‘黄昏’
期刊
10月16~18日,第六届江苏(盛泽)纺织品博览会暨第二十届中国盛泽丝绸旅游文化节在江苏盛泽举办.三天时间里,行业优质资源集中亮相,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国际性论坛、时尚秀演活动
期刊
在建筑施工项目建设中,建筑工程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技术管理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关内容,
人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HRV)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至今每年仍有近60万婴幼儿因感染HRV发病死亡.在治疗方面尚无特效药物,用疫苗预防和控制HRV是相
今年正值中阿开启外交关系金禧之年.50年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历了3次建交高潮.中阿建交体现了诸多涵义,如中阿建交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推动了中阿建交
期刊
投资要1、健康险前景广阔2、2019年靓丽的业绩则可形成戴维斯双击目前市场已具备了保险股戴维斯双击的基础.基于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和社会保障体系仍待完善,坚定看好我国寿险
期刊
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上的节点城市,息县境内四条国省干道纵横交错,宁西铁路横穿东西,大广高速纵贯南北,息邢和上罗两条高速正在修建,淮河息县港即将通航,全方位、宽体量的交通物流体系加速完善。“与生俱来的交通优势成为息县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最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县委书记金平说道。  近年来,息县把纺织服装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来发展,积极发挥产业基础优势,推进产业链招商,全力打造百亿元产业;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