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总结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96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小受家人的影响,对学龄前儿童教育极为感兴趣。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从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个别化的心理辅导教育等方面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探索更有效的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方法
  学龄前儿童是指3周岁后至6~7岁入小学前这个阶段的儿童,针对各界提出的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可以总结出大家认同的几种途径: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个别化的心理辅导教育及社区教育等,当然在社会各界的具体的阐述当中又有差别,既有宏观与微观层面上的区别,也有不同理论与具体方法上的区别。下面对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总结。
  1家庭教育
  学龄前儿童产生心理异常的原因很多,可能来自幼儿园、学校、社会等不同的场所,更受制于社会环境等不同的因素,但是肯定的是家长和家庭所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家庭的教育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至关重要。若家庭教育方式出现了偏左或者偏右的情况,对学龄前儿童的期望值过高,导致学龄前儿童压力太大,情绪波动和压力较大;对学龄前儿童过分保护,导致学龄前儿童性格上的孤僻和社会责任感的散失;对学龄前儿童过多束缚,导致学龄前儿童人际交往的不足和创造性的缺失;对学龄前儿童过分的表现,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傲,导致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模糊;对学龄前儿童交流太少,容易导致孩子胆子较小,过度的封闭自己,易引起学龄前儿童不良习惯的形成。
  针对以上提及的问题,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些认识的误区。许多学者就家庭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众多意见与建议。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如下:首先,个别家长因为心理方面的知识较匮乏,难以察知学龄前儿童心理的想法和一些异常的行为,孩子也不愿意与父母进行沟通。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主动学习一些有关学龄前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从而能察觉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变化。其次,家长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剔除相对狭隘的教育意识,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好夫妻之间的感情,维护好亲子关系。好的家庭氛围,不仅对学龄前儿童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对以后孩子到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家庭氛围不好的学龄前儿童容易产生孤僻的心理,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施以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要重视学龄前儿童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学龄前儿童的自立意识和自主性的培养以及给学龄前儿童更多的自我锻炼和自我学习的机会。
  2幼儿园教育
  长期以来幼儿园普遍注重学龄前儿童智力的开发,而很少关注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尤其是一些父母,在孩子学龄前儿童阶段就关注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知识学习比较看重,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把保护学龄前儿童健康和生命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学龄前儿童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近几年,一些幼儿园开始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而许多学者就幼儿园如何开展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与方法。上海学前教育网的学者指出:一是要以科研引路,教科研同步实施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上系统的学习,把握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减少盲目性,使学龄前儿童教育能健康、科学、规划化的发展。二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活动相融合,如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等。
  3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化
  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在重视学龄前儿童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
  为此,许多学者提出了个别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桑松青(2002)认为首先是要在幼儿园中针对个别案例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辅导,同时要提高心理卫生的理论知识,在大量的案例中积累经验,解释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规律性的东西。但针对于确实存在心理问题的学龄前儿童要开展学龄前儿童心理治疗,及时与家长沟通,运用各种方法已达到良好的效果。姚本先等人也认为学龄前儿童在身心发展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因为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具有很大的逆转性,因此及时治疗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就其具体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在幼儿园开展专门的教育活动(如游戏活动)来辅导那些胆小、怯懦的孩子。二是要给个别孩子建立档案,观察分析,在家长的配合下,及时的调整治疗策略,最终矫治学龄前儿童的不良行为。在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中也提到了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治疗,还要预防。因此在心理治疗前要注重心理健康的辅导。
  当然,除了以上三个方面,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也提出了体育教育中发展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社区环境中进行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等。总之,学龄前儿童教育是一门博大的学科,除了要注重孩子的生命健康外,也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学龄前儿童从小就能健康、快乐、积极、阳光的成长。这也需要社会各界,包括家长,幼儿园老师,社会各界政坛人物,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的努力,因材施教,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未来会更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傅宏.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邓明.论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与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2004(06).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几年,国内出现泛娱乐化热潮,随着形式各异的真人秀和娱乐节目兴起,各大卫视也随之纷纷向娱乐节目转型以博得收视率和观众的眼球。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节目却仍然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节目巧妙的将文化传承与娱乐结合,在众多娱乐节目中拥有一批忠实的观众。本文将全方位分析《天天向上》节目的特点及经验及对之后娱乐节目的创办有所借鉴。  关键词:综艺;《天天向上》;文化;传承  一、
语言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领域,它既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工具与方式.良好的活动才能促进幼儿语言的正常和健康发展,能否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自己的目的,
目的:研究小针刀疗法联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从2019年4月到12月入院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作为研究对象,共84例,所有患者确诊为单纯腰痛,然
学生会主席是学生会的核心,也是广大学生中的精英和代表,在新时期下,学生会主席的工作也应作出对应调整.基于此,笔者结合大学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新时期对学生会主席工作的要
我国是由众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众多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的教育与传承促进了我国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发展.舞蹈是最具有各民族特点的艺术表达形式,其中表现了各民族历史传承发展
该文首先就进出口业务管理研究的背景进行了分析.随着目前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专业分工日益深入以及社会协作日益紧密,对于进出口业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良好的进出口业务管理
中国企业培训正处在从萌芽阶段向发展阶段过渡的过程中,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较落后.在新经济形势下,传统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培训机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培训需求
本文共分四章,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作业成本法/作业管理(Activity-Based Costing/Management,简称ABC/M)与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简称BSC)的产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众多的跨国公司普遍重视在中国进行本土人力资源的开发。除了传统的吸引人才的措施以外,近年来又有一些新举措:如在中国设立研究机构吸引大批优秀人才、设立管理学院或培训中心开发人力资源等等。凭借着资金、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实力,在与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及私有企业进行人才争夺时,占据明显优势。 跨国公司凭借着优越的经济条件能够予人才高薪、高福利,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先进的仪器设
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是宗教信仰的来源,人类的原型经验往往带有神圣性质,所以每一个神话、每一种宗教、每一项“主义”,其本质都是原型的体现.本文用原型理论对苦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