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龙区第九小学仅有六亩多地,是一所典型的袖珍学校,在校师生却有1000多人。就在这方寸之地上,王永民校长与全校教师一道,精心谱写了一曲和谐发展之歌,学校连续十年被评为洛龙区先进小学并进身为市级规范化小学,成为教育系统市级文明单位,并成功举办了省级优秀家长学校、全国流动人口子女示范性家长学校。
加强责任意识,谋求和谐发展
王永民对成功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的解读只有四个字:凝聚人心。他认为,一所好的学校,需要有一个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廉洁勤政,勤于学习。他说,校长不仅是一个职务,更是一种事业,因而,他要求自己并期望老师们能够扬长避短,积极进取,做好每一件分内之事,让学校一步一步地发展、完善,跨入全区教育前列,回报学生、家长及社会。
王校长不仅把学生的发展当作责任,更把教师的不断发展、专业成长视为学校责任的重中之重。他说:“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教师,教师的成长快慢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快慢。”基于此,他在校门口最醒目的位置写上校长寄语:“我成长,我快乐。做最好的自己。”以此与师生共勉。他经常鼓励教师在业务上要永不满足,合格教师要向优秀教师学习,优秀教师要向骨干教师发展,骨干教师要超越自我,向名师、专家跨越。同时他也承认教师因为种种原因客观上存在着能力的差别,但对个别边缘化的老师,他也从不放弃,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提供所有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闪光点,重新找回自信。李老师是从其他学校交流过来的,开始适应不了学校的教学,王校长说:“让每位教师都得到发展是管理者的责任,让每一个人最大限度的发挥好积极能动性而干好自己的工作,这才是和谐。”于是,他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还是为她配备了一台电脑,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她由原来一分钟打几个字到现在能打三四十个字了,还学会制表等简单的电脑操作技能。王校长在教她业务、培养其专长的同时,还让她调整心态,去主动帮助其他教师打些材料,在别人的感谢中,她又重新找回了自信,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脸上经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每学年,学校都有近三分之一的新生和插班生入校就读。这些同学由于各种原因,基础比较差,行为习惯也不好,特别是来自偏僻山区的低年级学生,有些科目根本就没有学过。面对这些同学,老师们感到压力非常大。面对这种情况,王校长语重心长地说:“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尽最大努力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提高,是我校一直坚持的教育教学原则,同时也是我们做教师的神圣责任。”王校长和老师们共同研究教学策略,主动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学习有困难,注重在课堂上引导,课下辅导,作业面对面批改,从不放松和嫌弃。还有些教师双休日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流动人口子女带到自己家里去辅导,让这些孩子和家里人一样共同享受家的温馨和快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转化好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重要。
全课程下资源意识的转变
洛龙九小与山东的向阳小学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在狭小的空间内运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团结进取的教师队伍、浓郁而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教学奇迹。
这些奇迹的取得有诸多因素,但毋庸质疑的是,在张欣局长开创性提出全课程理论的大环境下,校长的资源意识发生转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校长经常在会上和广大教师交流,谁拥有资源,谁将拥有一切,大家必须用心去发现、挖掘、整合所有的资源,为我所用。不仅他们的教师、教室、教材是资源,他们的校园文化、家长、一草一木更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就看如何去利用了。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九小的教师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他们不再抱怨校园文化建设是务虚了,而是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校园文化发挥到了极致,由最初的让学生囫囵吞枣地去机械记忆那些版面,到老师利用升国旗或大课间的演讲进行充分的准备,在讲深奥哲理的同时,配上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做到了入脑入心,并逐渐养成了习惯,最终付诸行动,使校园文化真正起到了育人作用。
在九小,每个角落都蕴涵着文化气息,洋溢着育人氛围。校园的花坛里种了两棵桃树,一个个青里透红的桃子从浓密的枝叶中探出了小脑袋,绽放美丽的笑容。每当走进校园,一股清新的桃香扑面而来,使人心里涌动着无比的喜悦。这些小小的精灵能否长挂枝头,最终结成累累硕果?在大课间面向全体学生的讲话时,王校长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洛阳正在全力以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其实文明就体现在我们平时的言谈举止中,文明就在我们生活的校园里。如果我们的校园春天桃花盛开,夏天硕果累累,那么这就是对文明最好的诠释。我们应该更好地关注生命教育,用自己的双手和心灵去呵护、去尊重、去热爱一切生命。”这两株桃树不仅美化了校园,而且它们还彰显着师生行为的文明。
突发事件也成为了他们学校宝贵的育人资源。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时,王校长在第一时间由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协调互动,组织全体教师到本班教室组织学生有序、快速、安全地撤离到校园的安全地带。全体师生镇定下来后,王校长又不失时机抽调自然、社会学科骨干教师讲解起了地球的构造,地震的原理及大家在地震和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冷静、镇定、学会自救,并在一定条件下去救助他人。仅隔几天,洛龙区教育局发出了爱心捐助的倡议,学校又精心组织了抗震救灾募捐活动,在“爱的奉献”音乐声中,陪伴着教师催人泪下的抗震救灾典型事迹的朗诵,九小师生踊跃献出爱心,捐款近万元。面对这次惨绝人寰的大灾难,王校长却能把它转化成难得的育人资源,告诉大家生存智慧及生命的意义,并把爱的教育做得深入人心。
当九小教师把校园文化、一草一木、重大节日以及突发事件等都纳入到课程中时,王校长又把目光转移到了广大的家长身上。怎样才能让家长真正融入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去关注、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家校携手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呢?王校长请有关专家和洛龙区教育局张欣局长对家长做了精彩的报告,并进行定期培训。同时,开办家长学校,为每位家长配发一本《小学生父母必读》,采取集中授课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和科学教育子女的水平。做好家校沟通,请家长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师的提高建言献策,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健康发展。
措施的调整改进,极大地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他们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和学校进行交流沟通,对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教学也更加有利了,孩子也能够全面发展了。
正是在全课程下资源意识的转变,才使洛龙九小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以向上的心态影响周围的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人的生存压力也与日俱增。作为教育者,要承受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责任和压力,深感作为一名教师的艰难,特别是做一名优秀学校的教师更难。作为校长,压力可想而知,但王校长始终能将快乐的钥匙掌握手中,而且还能够将自己的快乐与幸福感染周围更多的人。
走进洛龙九小的校园,随处可见大大小小制作精美的文化宣传板,这些宣传板从选材到制作乃至上墙无不凝聚着王校长的人文关怀和良苦用心。像“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等,这些语言简练而又睿智,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王校长“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做法熏陶、感染、带动着全校师生,使洛龙九小的师生始终飞扬着自信向上的神采。
为了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王校长倡导教师不仅要会工作,还要会享受生活。为此,王校长和体育教师协商定期为师生们组织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此活动不评比,不设奖,参加者无任何精神负担,但既得到了锻炼,又收获了快乐和幸福。宋红杰老师身材微微发福,但手握跳绳的他却身轻如燕,单摇,双摇,花样跳均不在话下,他的快乐随着轻巧的跳绳飞舞。此时的他与课堂上一丝不苟教学的他真是迥然不同,还真应了王校长的一句话“认认真真工作,快快乐乐生活。”瞧,“两人三条腿走”的赛道上,王校长和胡老师也登场了。刚开始俩人配合得还很默契,可转弯后就再也配合不好了,但两个人还是坚持着走完了全程,那滑稽的动作逗引得观看的师生哈哈大笑。我想,这无拘无束的开怀大笑可能就是王校长所要追求的吧!
作为一校之长,事务繁忙,但王校长尽可能抽出时间和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经常送给教师一些诸如的《做幸福的教师》之类的书籍,并聘请名人讲课,让老师们与专家交流并畅谈自己的体会。
王校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年轻、乐观、向上,尤其是他的敬业精神激励着教师们不懈追求,奋发向上。到过洛龙九小的人都有一种感觉,洛龙九小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在涌动着,这股力量激励教师们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在王校长身体力行的影响带动下,教师们在专业成长、自我发展的道路上互勉共进,学校更是千方百计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一批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
责任使王校长更加睿智。我们有理由相信,王校长将一如既往用自己对教育的那份执着和热爱,引领九小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加强责任意识,谋求和谐发展
王永民对成功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的解读只有四个字:凝聚人心。他认为,一所好的学校,需要有一个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廉洁勤政,勤于学习。他说,校长不仅是一个职务,更是一种事业,因而,他要求自己并期望老师们能够扬长避短,积极进取,做好每一件分内之事,让学校一步一步地发展、完善,跨入全区教育前列,回报学生、家长及社会。
王校长不仅把学生的发展当作责任,更把教师的不断发展、专业成长视为学校责任的重中之重。他说:“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教师,教师的成长快慢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快慢。”基于此,他在校门口最醒目的位置写上校长寄语:“我成长,我快乐。做最好的自己。”以此与师生共勉。他经常鼓励教师在业务上要永不满足,合格教师要向优秀教师学习,优秀教师要向骨干教师发展,骨干教师要超越自我,向名师、专家跨越。同时他也承认教师因为种种原因客观上存在着能力的差别,但对个别边缘化的老师,他也从不放弃,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提供所有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闪光点,重新找回自信。李老师是从其他学校交流过来的,开始适应不了学校的教学,王校长说:“让每位教师都得到发展是管理者的责任,让每一个人最大限度的发挥好积极能动性而干好自己的工作,这才是和谐。”于是,他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还是为她配备了一台电脑,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她由原来一分钟打几个字到现在能打三四十个字了,还学会制表等简单的电脑操作技能。王校长在教她业务、培养其专长的同时,还让她调整心态,去主动帮助其他教师打些材料,在别人的感谢中,她又重新找回了自信,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脸上经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每学年,学校都有近三分之一的新生和插班生入校就读。这些同学由于各种原因,基础比较差,行为习惯也不好,特别是来自偏僻山区的低年级学生,有些科目根本就没有学过。面对这些同学,老师们感到压力非常大。面对这种情况,王校长语重心长地说:“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尽最大努力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提高,是我校一直坚持的教育教学原则,同时也是我们做教师的神圣责任。”王校长和老师们共同研究教学策略,主动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学习有困难,注重在课堂上引导,课下辅导,作业面对面批改,从不放松和嫌弃。还有些教师双休日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流动人口子女带到自己家里去辅导,让这些孩子和家里人一样共同享受家的温馨和快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转化好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重要。
全课程下资源意识的转变
洛龙九小与山东的向阳小学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在狭小的空间内运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团结进取的教师队伍、浓郁而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教学奇迹。
这些奇迹的取得有诸多因素,但毋庸质疑的是,在张欣局长开创性提出全课程理论的大环境下,校长的资源意识发生转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校长经常在会上和广大教师交流,谁拥有资源,谁将拥有一切,大家必须用心去发现、挖掘、整合所有的资源,为我所用。不仅他们的教师、教室、教材是资源,他们的校园文化、家长、一草一木更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就看如何去利用了。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九小的教师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他们不再抱怨校园文化建设是务虚了,而是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校园文化发挥到了极致,由最初的让学生囫囵吞枣地去机械记忆那些版面,到老师利用升国旗或大课间的演讲进行充分的准备,在讲深奥哲理的同时,配上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做到了入脑入心,并逐渐养成了习惯,最终付诸行动,使校园文化真正起到了育人作用。
在九小,每个角落都蕴涵着文化气息,洋溢着育人氛围。校园的花坛里种了两棵桃树,一个个青里透红的桃子从浓密的枝叶中探出了小脑袋,绽放美丽的笑容。每当走进校园,一股清新的桃香扑面而来,使人心里涌动着无比的喜悦。这些小小的精灵能否长挂枝头,最终结成累累硕果?在大课间面向全体学生的讲话时,王校长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洛阳正在全力以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其实文明就体现在我们平时的言谈举止中,文明就在我们生活的校园里。如果我们的校园春天桃花盛开,夏天硕果累累,那么这就是对文明最好的诠释。我们应该更好地关注生命教育,用自己的双手和心灵去呵护、去尊重、去热爱一切生命。”这两株桃树不仅美化了校园,而且它们还彰显着师生行为的文明。
突发事件也成为了他们学校宝贵的育人资源。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时,王校长在第一时间由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协调互动,组织全体教师到本班教室组织学生有序、快速、安全地撤离到校园的安全地带。全体师生镇定下来后,王校长又不失时机抽调自然、社会学科骨干教师讲解起了地球的构造,地震的原理及大家在地震和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冷静、镇定、学会自救,并在一定条件下去救助他人。仅隔几天,洛龙区教育局发出了爱心捐助的倡议,学校又精心组织了抗震救灾募捐活动,在“爱的奉献”音乐声中,陪伴着教师催人泪下的抗震救灾典型事迹的朗诵,九小师生踊跃献出爱心,捐款近万元。面对这次惨绝人寰的大灾难,王校长却能把它转化成难得的育人资源,告诉大家生存智慧及生命的意义,并把爱的教育做得深入人心。
当九小教师把校园文化、一草一木、重大节日以及突发事件等都纳入到课程中时,王校长又把目光转移到了广大的家长身上。怎样才能让家长真正融入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去关注、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家校携手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呢?王校长请有关专家和洛龙区教育局张欣局长对家长做了精彩的报告,并进行定期培训。同时,开办家长学校,为每位家长配发一本《小学生父母必读》,采取集中授课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和科学教育子女的水平。做好家校沟通,请家长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师的提高建言献策,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健康发展。
措施的调整改进,极大地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他们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和学校进行交流沟通,对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教学也更加有利了,孩子也能够全面发展了。
正是在全课程下资源意识的转变,才使洛龙九小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以向上的心态影响周围的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人的生存压力也与日俱增。作为教育者,要承受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责任和压力,深感作为一名教师的艰难,特别是做一名优秀学校的教师更难。作为校长,压力可想而知,但王校长始终能将快乐的钥匙掌握手中,而且还能够将自己的快乐与幸福感染周围更多的人。
走进洛龙九小的校园,随处可见大大小小制作精美的文化宣传板,这些宣传板从选材到制作乃至上墙无不凝聚着王校长的人文关怀和良苦用心。像“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等,这些语言简练而又睿智,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王校长“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做法熏陶、感染、带动着全校师生,使洛龙九小的师生始终飞扬着自信向上的神采。
为了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王校长倡导教师不仅要会工作,还要会享受生活。为此,王校长和体育教师协商定期为师生们组织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此活动不评比,不设奖,参加者无任何精神负担,但既得到了锻炼,又收获了快乐和幸福。宋红杰老师身材微微发福,但手握跳绳的他却身轻如燕,单摇,双摇,花样跳均不在话下,他的快乐随着轻巧的跳绳飞舞。此时的他与课堂上一丝不苟教学的他真是迥然不同,还真应了王校长的一句话“认认真真工作,快快乐乐生活。”瞧,“两人三条腿走”的赛道上,王校长和胡老师也登场了。刚开始俩人配合得还很默契,可转弯后就再也配合不好了,但两个人还是坚持着走完了全程,那滑稽的动作逗引得观看的师生哈哈大笑。我想,这无拘无束的开怀大笑可能就是王校长所要追求的吧!
作为一校之长,事务繁忙,但王校长尽可能抽出时间和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经常送给教师一些诸如的《做幸福的教师》之类的书籍,并聘请名人讲课,让老师们与专家交流并畅谈自己的体会。
王校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年轻、乐观、向上,尤其是他的敬业精神激励着教师们不懈追求,奋发向上。到过洛龙九小的人都有一种感觉,洛龙九小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在涌动着,这股力量激励教师们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在王校长身体力行的影响带动下,教师们在专业成长、自我发展的道路上互勉共进,学校更是千方百计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一批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
责任使王校长更加睿智。我们有理由相信,王校长将一如既往用自己对教育的那份执着和热爱,引领九小向更高的目标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