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课文阅读的层面浅探及操作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su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文阅读教学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虽然我国教育部门对课文阅读教学形式、内容不断完善,但由于做好对课文阅读教学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到现在很多老师在对语文课文阅读教学时,还会出现很多问题。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课文阅读;层面浅探;操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93-01
  前言
  课文阅读的学习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质量的课文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还对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欣赏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老师在对课文阅读进行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于学生的阅读资料。下面以我的教学经验,给大家提供课文阅读方面的建议。
  一、多管齐下,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1.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好的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号召家长参与学生的教学中来,并可以让家长分享一些课外读物,以丰富课外读物的数量。再者,为了鼓励学生阅读,家长在空闲的时候可以跟学生一起阅读,或者督促学生进行阅读活动,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好的读书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老师可以在班级里设置“阅读一角”以供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閱读,“阅读一角”的书籍是由学生自愿贡献的。这样学生可以将自己阅读过,觉得书籍内容很好的书籍放置在“阅读一角”的书架上,这样可以让同学将书籍交换阅读,这样即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书籍的利用率,也能减轻家乡的经济负担。再者,老师可以让学生评选出最受欢迎的书籍,并找同学对这本书籍进行评论,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教师以身示范,与学生共读。
  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应该进行大量的阅读,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并且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长期以此,老师身上就会形成独特的气质,同时,形成深厚的文化功底和文化归属感,慢慢的就会影响学生。学生与教师共同阅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还能让老师能够及时的、准确的纠正学生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二、根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材料包括的范围很多,包括杂志、国外书籍、报纸、校刊等,但学生阅读不是将这些书籍都读一遍,而是有选择的阅读,但由于学生的社会经验少,判别能力差,就需要由老师进行指导阅读。
  1.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一些独特的兴趣爱好,对于课外阅读书籍的选择也不例外。有的学生喜欢读一些童话故事,有的喜欢人物杜撰,有的喜欢读关于历史事件的书籍,还有的学生喜欢读科普作品等等,因此,老师在帮助学生挑选书籍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行选择,允许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书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效果。
  2.选择健康、有价值的书。
  课外读物的种类很多,但不是所有的书籍都适合学生进行阅读,也不是所有的书籍都能给学生带来益处,因此学生要培养这样一种本领,选着书籍进行阅读时,要选择对自己有益的、有价值的,适合自己的。特别是对于孩子书籍的选择,好的书籍对孩子精神以及心灵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期阅读,会使他们的心灵更加纯洁,内心情感更加丰富,人格更加的完善。
  3.熟读课文,注重积累。
  老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遇到精彩的段落和语句就要让学生进行反复阅读。下面我们以《观潮》该篇课文的学习为例,将潮水来时的优秀段落进行阅读、背诵,体会潮水上涨时的雄伟壮观的景色。将好的段落进行反复阅读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作目的和写作情感,还能让学生学习段落结构、表达方式、修饰手法等。再者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文章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极大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功底,以达到语文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我们在进行《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的学习时,反复让学生对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段落进行朗读,让学生从中学会对事物形态的优美、生动的描写形式,增强学生对于事物描写手法和技巧能力,以实现阅读的目标。
  4.将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关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美育目的。
  美育教育的目标包括两点,第一是在课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第二,要培养学生创造美。不管是感受美、欣赏美,还是创造美它们都是有联系的。如果说感受美、欣赏美是路程的开始,那么创造美就是路程的终点,也是行走这段路程的主要目的。因此,老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下面我们以《荷花》这篇课文的学习为例,这篇课文写的是春季公园里的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了很多的修饰手法,最后将作者和荷花融为一体,这种写作形式不仅将夏日的荷花描写的栩栩如生,而且更能让人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因此,学生在进行这篇课文的学习时,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为美育提供了不竭的源泉,而且,课文阅读对学生人格培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课文阅读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也是老师不可忽视的环节,因此,老师应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质量,为推动素质教育做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盛丽红.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浅探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进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4 (7) :56-56.
  [2]李存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浅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 (20) :136-136.
  [3]乔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浅探[J].青海教育,2017 (9) :27-27.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元音乐文化是当今音乐教学中一股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教学元素。因此,在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要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并致力于将多元音乐文化融入课堂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文章基于此,首先就从“美术——音乐结合体”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初中音乐多元文化的内涵,然后又对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对策分析,包括“进行多元化演唱教学”等。  【关键词】初中音乐;多元音乐;教学质量;对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会发现这一现状,学生普遍会对写作有一个畏惧、惧怕心理,在写作中常常无话可写、无从下笔等,很难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成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来改善这一现状,切实的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将教育效用展现出来。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能力;
本文从电台中继的概念入手,研究了中继电台的基本性质,以及它的工作原理,然后研究了中继电台在无线电对讲机中的应用,随之讲解了IP电台的应用,又仔细的分析了中继电台系统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39-01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经常教导学生说:“我们要善于发现身边的语文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并且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何利用身边的语文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今天语文老师的首要问题。身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以一颗敏感的心去引导学生探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运用语言交流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语言又是思维工具,通过语言、词的概念和描述,我们就可以在脑子里形成某一事物的概念,通过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