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背景下数字媒体“三创”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q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培养数字媒体优秀人才和行业转型与创意产业快速发展进行关联,导致数字媒体人才的培养观念与手段发生了改变,要培养具备创业管理、创新实践与创意思维三方面能力的数字媒体“三创”人才。本文分析了“互联网 ”背景下数字媒体“三创”人才培养模式,期望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背景;数字媒体;“三创”人才;培养模式
  
  一、 重视培养目标
  在“互联网 ”大环境下,培养数字媒体“三创”人才,一方面重视学生积累更多的人文素养与审美认知,另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与整体素养。把跨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当作是对“互联网 ”背景下数字媒体创作急需的学科,主要包含文学、艺术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等,让学生逐步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教职人员也应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结合,指引学生了解与掌握数字媒体有关的技术,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创意思维,重视人文内涵和先进技术之间的全面整合。在“互联网 ”环境中,数字媒体教学也需要新型观念,教职人员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注入跨界观念,指引学生设计出创新且内涵丰富的作品,展现出当代社会的实际审美需求。所以培养数字媒体“三创”人才是现阶段我国数字媒体教育的主要内容,对艺术事业、创意行业的发展产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创意产业迈入了创新时期,培养数字媒体“三创”人才,是其不断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因此,在“互联网 ”背景下,要培养数字媒体“三创”人才,重视培养目标。
  二、 创新培养形式
  现阶段,由于数字媒体工作室的快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对非遗项目进行承接,培养数字媒体“三创”人才,不断创新培养手段,由传统的模拟训练不断转变成实战项目,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可以在具体的工作氛围当中,把实现项目任务当作是目标、安排以及实施项目,并且基于此,展开创意设计、策划以及宣传等方面的教学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在“互联网 ”大环境下,利用其快速传播的特点,对特色文化展开挖掘,并且把其充分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当中,教职人员应该使用新型角度展开探究,建设出具备审美认知与开放仪式的教学体系,建立健全的数字媒体“三创”优秀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培养更多与当代社会相符合的“三创”人才,但是也不只是依赖课堂教学实现,学校需要增强和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经过三方的协作建立新型的创新创业平台,例如,互联网创业平台等,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为学生创新能力与实操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个宽广的空间,并且经过产教融合角度之下的实践项目,指引学生把创意思维转变成创意产品,培养出高素养的数字媒体“三创”优秀人才,对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产生引领作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意认知,另一方面培养出高素养的创业人才。因此,在“互联网 ”背景下,要培养数字媒体“三创”人才,创新培养形式。
  三、 重视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
  在“互联网 ”时代大环境下,调动出學生学习核心专业课程的兴趣十分重要,学校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与企业专家分享成功经验,也可以使用引导课激发学生数字媒体学习的热情,这样学生更加容易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例如,此专业应该对学生的Unity游戏研究与开发热情和主动性进行培养,其中编程的逻辑思维十分重要。因此,学生应该学习以及掌握程序语言和Unity软件操作,如若要想让学生拥有编程基础,在刚开始入学的时候,会让学生学习C#语言基础,不断递进,最后加强学生的项目实训,这样可能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大一的时候,可以开设Unity软件相关的基础课程,搭建学生容易懂得的游戏研发平台,这样学生可以熟悉其程序,之后学生便了解到要想开发游戏,对C#语言展开学习,之后展开深入学习,并且对于核心专业课程而言,学生在各个学期都应该学习,根据这样的思路设置其他课程,能够充分调动出学生学习数字媒体相关知识的兴趣。
  四、 企业调研
  在“互联网 ”时代中,学校根据企业的实际岗位要求对专业进行设置,了解数字媒体市场的发展方向,分析有关企业的发展情况,加强企业需求调研,和专家共同讨论培养数字媒体“三创”人才的方案。首先,可以把数字媒体相关专业课程创意性的增加审美内容;其次,在教学的时候使用小组合作办法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最后,在专业教育的时候,可以引入企业专家向学生讲解就业与岗位,让学生喜爱上数字媒体专业学习,经过企业调研,培养数字媒体“三创”人才,需要制定与企业工作岗位相贴合的方案,这样一方面可以为数字媒体产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我国数字媒体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 结语
  在“互联网 ”大背景下,人们的思维得以转变,其为数字媒体“三创”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使数字媒体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与此同时,“互联网 ”环境中,信息的快速传播使数字媒体人才的现实价值得以展现,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数字媒体“三创”人才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孟育耀.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例[J].传媒,2017(3):23-24.
  [2]杨会.“互联网 ”时代的“三创”人才:内涵、特征及培养路径——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25-27.
  [3]姜微,郭川军.“互联网 ”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现代化,2018(4):16-17.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世界联合为一个整体。在教学中也因其多种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教学改革并非一日之功,网络走进课堂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地改善。本文从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解决措施,以期网络技术能够在课堂中得到更有效的应用。  关键词:网络技术;课堂;措施     一、 网络技术与课堂相结合的意义  (一)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
摘 要:兴趣是什么?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特征。”对于小学生,“兴趣集中表现为他们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即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师生关系     正确而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激发他们主动积极地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
摘 要: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学习的模式、教育思想、师生角色等随之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要想在新的环境下焕发活力,就必须适应技术的发展,与技术相结合,迸发新的火花。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案例教学;教学模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办好网络教育,积极推进“互联网 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在2018年4月重磅推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在高校专
摘 要: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最大的亮点是“主题图”的呈现,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图文并茂,色彩明丽,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更拉近了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新教材;主题图;数学学习     新教材运用主题图可谓是一大创新,若能好好利用这一资源,我们的课堂将会活起来,动起来。下面浅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一、 教从“悟”中来  《数学课程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