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概念类型片的叙事探索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才枪手》是一部讲述泰国贫穷家庭女孩试图通过智慧,将人生翻盘故事的影片。该片以真实事件为原型,混合了诸多时下最流行类型片的特质,一举赢得了空前火爆的票房,并在整个泛亚洲地区掀起了新一轮观影狂潮。影片中懵懂少年考场作弊事件本是司空见惯,然而,这部泰国影片却能够以佛教中的一粒沙即一世界的技法,以多元化手段支撑叙事张力,由小见大地创制出了一部集谍战、悬疑、警匪、黑帮、青春等诸多类型片特质于一体的大片。
  一、 叙事张力的冲突表达
  (一)时空调度
  《天才枪手》建构了四种映射现实的典型化角色,这四种典型化角色分别包括一个天才与枪手的混合体高中少女琳达拉尼特(以下简称琳达),一个同为高中少女的闺蜜葛瑞丝,一个和琳达同样优秀最终亦与其同流合污的男同学阿班,一个有钱且特别任性的富二代男同学阿派。作为一部高概念影片,开篇的第一个镜头即以一种自我审视的隐喻,将审视的视角由自我向着那个在背后操控着贫穷女孩命运的大他者进行了无限的透视与延伸。这组镜头既极具视觉张力,亦极具联想与想象张力,透过女主角琳达冷峻的表情,仿佛已对未来进行了一番忏悔式的预演。影片采用经典的倒叙与插叙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了基于时空调度的叙事,并且不断在倒叙与插叙的过程之中此起彼伏地制造着叙事张力,与此同时,在由倒叙和插叙不断地将剧情补充完整的过程当中以一种时空调度的叙事张力建构起了一问一答式的典型时空调度表达。
  (二)显性冲突表达
  影片的叙事张力表达既依赖于倒叙与插叙相结合的针对时空的调度,亦依赖于影片中不断建构起来的显性对立冲突。这些显性对立冲突不仅深刻地反映了泰国现行教育体制中所深刻存在着的教育腐败现象与腐败症结。例如,在第一次期末考试时,建构了数学老师与考生显性的叙事对立冲突,数学老师再三强调这次期末考试没那么简单,练习题与例题等均进行了较大难度的变形,没来付费补习的要后悔,言外之意即是要想通过考试,必须来我这里付费补习,无形中将这位泰国数学老师彻底妖魔化了。相对于这样的无良数学老师,以葛瑞丝为代表的成绩较差的同学,自然也就更易博得观众的同情之感,并且观众内心深处的正义感亦会油然而生,产生一种正义压倒公理与规则的正义选择下的对以琳达为代表的学生们的心理支持,亦就此擘分了学生与整个教育系统的显性对立冲突。
  (三)三重隐性冲突表达
  《天才枪手》叙事张力中的时空调度与冲突表达,将整个剧情进行了密集架构下的更趋紧凑的压缩,同时,更在紧张剧情的间隙穿插了更为复杂的相对隐性冲突。这些穿插于其中的隐性冲突,相对于时空调度与显性冲突表达而言反而更具叙事张力。例如,游池的一场戏中即以大量的对白,进行了关于考试作弊协议能否达成的冲突表达,以同学阿派为代表的富二代群体,因为想要得到父亲奖励的新车以及其他奖励等,开出了一个令女主角琳达无法拒绝的,每学期约合四万元人民币酬劳的价格,与此同时,这场冲突戏码还将女主角琳达带入到离了婚的父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地供她上学的叙事之中,使得这场戏更加艺术化地表现了女主角强烈的内心冲突,并且,更借由琳达及父亲的冲突,将女主角琳达抬升到了一个命运决断的小高潮,不经意间排遣思绪的钢琴弹奏竟然为琳达带来了作弊的优化方案。这种三重隐性冲突的高级艺术化建构,已悄然地为叙事张力铺陈了一次充满华彩的隐性高潮。
  二、 叙事张力的技法
  (一)蒙太奇式的敘事张力
  影片中的第一次叙事高潮来源于第一次作弊成功的充斥着胜利激情、喜悦、豪情的张力倾泻式表达。这种对作弊的反向烘托为影片中正反两方的终极对决建构了最大化的反向张力。影片中,以弹奏钢琴的手势为答案的这场戏,以多重建构的复合式蒙太奇为紧凑结构与紧张叙事带来了远超乎视觉语言表达的系统性张力。这种系统性张力由女主角琳达弹奏钢琴的手指移情为考试中琳达的虚拟手势,而这种考试中的虚拟手势又瞬间转换成了琳达弹奏钢琴的手指,再由琳达一个人弹奏钢琴的虚拟手势转换为其他同学的手势传递与手势接力。这一不落俗套地手势表达的蒙太奇透过视觉移情将这种传递转化为清脆悦耳的钢琴音色,在钢琴声与“A、B、C、D”等答案的不断快速填涂中,影片圆满地完成了阶段性的蒙太奇;而在介于想象与现实之间的鲜花与掌声中,钢琴声保持着连续、考试中的作弊手势姿势保持着连续、同学们异口同声识别出来的“A、B、C、D”保持连续,介于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富二代所获得的奖励,亦不断地由此接踵而来。[1]
  (二)意外介入的叙事张力
  《天才枪手》中的蒙太奇叙事张力的华彩表达为影片带来了第一波的紧张与愉悦情绪参半的视听高潮,琳达在自己所一手打造的作弊体系以钢琴课的形式完美运作,且屡屡得手春风得意之时,不幸的意外却突然打破了这种宁静的无张力状态,并为影片建构了一种偶然性、或然性等一并暴力式意外介入的叙事张力表达。这种叙事张力在影片中具体表现为:一次大考中,试卷突然变成了AB卷,导致两份答案无法统一,在答完自己的试卷之后,女主角琳达趁监考老师疏忽的空当,来了一招偷天换日,与B卷邻桌更换试卷,并在最后的有限时间之内尽可能地完成了试卷,虽然未能以摩尔斯电码传递出全部答案,但也总算涉险完成了使命。再如,最后对决的关键时刻,这种意外介入的张力,亦以其随时出现而不断挑战着观众已极度紧绷的神经,厕所位置的突然被占、临时紧急抽查、同伴的被抓等等,都为影片建构了一重紧似一重,牢牢裹胁着观众的叙事张力表达。[2]
  (三)层层堆叠的叙事张力
  影片对叙事表达的张力建构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AB卷等突如其来的打击刚刚涉险过关,琳达和班忠又遭天才同学阿班举报,校长虽然只发现两个人作弊,未发现集体作弊,但琳达的父亲却发现了整个事件的全部真相,并勒令琳达退还全部所得,至此,琳达算是前功尽弃。影片这种一波三折层层迭起的精彩叙事为琳达最后的大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演预,并积累起了一重又一重的无法完全释放的张力。在最后的大对决时刻,琳达再一次从镜子之中审视自己,上一次审视自己,是初入学时决心靠着智慧一搏的关键时刻,而这一次则是正当阿派和葛瑞丝面临出国难关STIC考试的前夕,STIC考试将决定着阿派和葛瑞丝未来的人生与幸福,面临如此重托,虽然琳达已决心要改邪归正,但她当接触到闺蜜热切企盼的眼神,和其男友阿派所给出的令人无法拒绝的巨款时,琳达对镜再次审视自己,决心做最后一搏。
其他文献
2011年由柯震东和陈妍希主演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内地大受追捧,继而青春主题类电影如《致青春》《栀子花开》《匆匆那年》等纷纷上映,国产青春电影迅速成为继国产喜剧电影、爱情电影、恐怖电影之后的第四大类型的电影,虽然这类型的电影非常多,但就影片的质量而言,其水准较为欠佳。观众在观影之后发现此类电影情节大同小异,充满着各种斗争、怀孕、流产等,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久而久之对这类型的电影再也没有观
崔树强 1973年生于江苏镇江。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博士生,西南大学文学院书法专业副教授。主要著作有《崔树强书学论集》《黑白之间:中国书法审美文化》等。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书法的历史和理论,中国书法美学与哲学等。    林散之先生是当代一位典型的传统型艺术家,诗书画俱能,自称诗第一、画第二、书第三,但却以书法成就享誉当代,被日本书家青山杉雨誉为“草圣遗法在此翁”。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对当代的启示
香港本土电影《黄金花》是一部现实主义女性题材的电影,以普世、接地气的写实主义手法,将电影中细节、生活化的语言,真实自然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表现了每天照顾自闭症加中度智障儿子生活的中年女人黄金花在面对丈夫出轨、生活重压时的纠结和痛苦。影片斩获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毛舜筠)和最佳新演员(凌文龙)奖项,以及2017年香港电影导演会年度大奖最佳女主角(毛舜筠)。影片于2018年4月9日—5月6日
电影的根本是文化,文化是电影的根性灵魂,同时,文化更是电影经济发展输入输出制衡的根本。勿庸讳言,相对于中国式经济奇迹,中国文化软实力尤其是中国电影的文化输出明显能量不足。这种不足有其历史文化等诸多客观原因,并严重影响了中国整个文化的外向型发展。目前的中国电影文化,只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潮流词汇的一段中国电影的发展札记。中国电影的未来必将在有意识的先期制衡下,为后期文化优势建立与发展打造出强势模因。
2019年末,一部名为《但是还有书籍》的纪录片在B站播出,该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引起书友、网友热议,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胡歌为这部纪录片的配音,还因为纪录片拍摄的内容反映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引起共鸣。该纪录片播出后,B站评分9.8、豆瓣评分9.2,截至目前,播放量已经超过800万。  《但是还有书籍》的题名来自于波兰诗人米沃什的一首同名诗歌(杨德友译)[1],诗歌里写道:  即使书页被撕扯,或者文字被呼啸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是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耶导演的,影片中主要讲述了正在人生低谷期的马修来到了“塘底”教书育人的故事。在片中虽然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气势磅礴的场面,但是却深深打动着每一位观众。关于音乐教育,这是各国音乐教育者都在一直讨论的课题。在《放牛班的春天》影片中,从全新的视角出发,为观众们解读了教育、音乐和人性之间的关系。  一、 在教育中的宽容与惩罚  在这部影片之中,宽容与惩罚
美国导演朗·霍华德十分热衷于将畅销作家丹·布朗笔下的有关罗伯特·蘭登教授的悬疑故事搬上银幕,从2006年的《达·芬奇密码》到2009年的《天使与魔鬼》再到最新上映的《但丁密码》,罗伯特教授系列影片在为观众展现符号与破译魅力的同时,也掀起了大众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的再度关注。如果说《达·芬奇密码》着力表现罗伯特教授利用专业知识解开宗教之谜的特技,那么,在影片《但丁密码》中,罗伯特教授担负着更为艰巨
【作者简介】傅庶,女,重庆江北人,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生,主要从事电影文化、电影艺术研究。  【基金项目】电影《一九四二》海报 1993年刘震云用一部“调查体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打捞起一段国民政府试图掩盖的历史。19年后,冯小刚将这段历史搬上了银幕,使之成为当年国内最受关注的电影之一。我们知道一部小说或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本的叙事策略和叙事模式。文学文本叙事模式与电影文本
从2020年5月11日起,改编自当代著名作家欧阳黔森报告文学、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34集电视连续剧《花繁叶茂》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播出后,不仅引发了观众的关注和好评,而且“在以年轻人为主体受众的B站引发热议,获得了9.3分的高分。”[1]作为当代年轻人活跃的网络平台,哔哩哔哩(简称B站)的受众原本不是主旋律电视剧的主要受众,然而这部主旋律电视剧却在此得到年轻人的喜爱,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究其原因
在20世纪40年代好莱坞的黄金时代,玛雅·黛伦用着“好莱坞花在唇膏上的经费”,以完全独立于主流电影工业之外的姿态,创作了今天看来仍具有强烈先锋意识的6部实验作品。其作品在形式上大胆探索了影像表现的可能性,粉碎了传统电影语言体系建立的理性思维逻辑,将作者知觉作为串联影像结构的主要线索。在内容上,她侧重表现梦境与现实,潜意识与性心理,空间与时间等微妙而又紧密的关联,与当时西方哲学思潮一脉呼应,是精神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