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胸腰椎运动段极限载荷值与对应的应力值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机 构】
:
,
【出 处】
: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发表日期】
:
1998年9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RNK)对纤维连接蛋白刺激的肝星状细胞CFSC胶原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脂质体介导法进行FRNK质粒瞬时转染;采用Wes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大力推进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产业化,这对于刚刚起步的这项技术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地下煤炭气化”有别于传统的采煤工艺,它是通过直接对地下蕴藏的
骨自溶症是一种罕见的骨骼系统疾病.1954年,Gorham等[1]报道2例大块骨吸收患者,均为锁骨和肩胛骨骨吸收,其中1例并发乳糜胸死亡.1955年,Gorham和Stout[2]对该病进行了全面分析报告,认为骨自溶症通常与一种多发性血管瘤和淋巴管瘤有关.至今50余年人们以各种名称命名该病,如Gorham-Stout综合征、幻影骨、Gorham病、淋巴血管瘤病、大块骨溶解症、骨自溶症等.本文就该疾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 microPET/CT显像筛选脑缺血再灌注(CIR)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线栓法可逆性栓塞大脑中动脉制作大鼠CIR模型。术后清醒时,将Zea-Longa评分1~4分视为入选标准。共选取18只雄性SD大鼠。术后2和24 h,采用Garcia 18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建模后2和24 h经尾静脉注射18F-FDG, 40 min后行microPET/CT显像
穿孔素和颗粒酶是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和自然杀伤细胞(NK)的重要效应物质.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穿孔素/颗粒酶标记阳性淋巴细胞的检测,探讨穿孔素/颗粒酶的表达在乙型肝炎病理损伤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患者 男,45岁.因慢性腰痛伴间歇性跛行进行性加重4年余入院.4年前,患者腰部扭伤后逐渐出现慢性痛伴左下肢酸胀不适.近半年患者在站立或行走时均须前倾上半身,以期缓解左下肢疼痛及麻木,且行走不足百米即须下蹲休息.曾给予理疗、推拿、牵引、服药等治疗,病情无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