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的对话教学实践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i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小学英语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基础英语对话能力,对话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话教学是以情境为基础,让学生用简单的句型进行英语对话的教学方式。依托教学文本上的对话内容,教师让小学生进行对话,不仅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也为学生在实际中使用英语交流提供丰富的材料。教师是如何依托文本进行对话教学,本文将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Part A的内容为例进行分析。
  二、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对话内容。但是,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对话内容。教师盲目选择对话内容,导致对话教学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 《Goodbye》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和同桌进行简单的对话,学生随随便便选择一些学过的句子进行对话:“hello,I am going to school,goodbye.”学生的对话十分简单,而且选用的都是最近学过的单词和句型,对以前学过的单词和句型都没有运用。这样的对话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综合组织学习知识进行对话的能力,无法起到提高学生英语交流的能力。
  有的教师进行对话教学时,还会造成课堂纪律失控的现象。例如,教学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Part 5A中《Doing housework》,教师让学生进行对话:“你在做什么呢?”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对话情境,教师让学生选择篮球进行回答。很多男同学对篮球的话题很感兴趣,就会把对话集中在自己有多少个篮球、篮球明星、篮球电影等这些无关教学内容的问题上,教师的问题被抛之脑后。
  三、依托文本实施对话教学的有效途径
  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是很多小学英语教师都会碰到的,那么教师如何进行对话教学,如何真正发挥对话教学的作用,这里提供几点意见参考。
  (一)话题导入策略
  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和日常生活联系的内容有很多,例如季节、食品以及爱好等。教师在设计对话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使用话题导入对话。这样,学生就会感兴趣,也能集中注意力。关于话题导入法有以下几种。
  1.谈话导入
  教师在进行新课教学前,可以先和学生谈论一些话题,逐渐把学生引入到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谈论应该使用适合学生水平的英语对话。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6B《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对话教学为例,教师先问学生:“who is good at PE?Who is good at playing football?What exercise do you like?”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学生回答:“I am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I like reading.I like swimming.”学生回答后,教师问学生:“你们在周末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吗?你们的周末是怎么计划的?”然后让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对话。
  2.设疑导入
  教师教学前导入对话还可以使用疑问的方式进行。小学生好奇心很强,教师的问题会让学生产生探究渴望,从而被带入到教学情境中。例如,教师进行《season》教学时,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四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画。春天画出绿色的树木,冬天画出雪花飞舞。学生看到这些画时就会思考:“老师画这些画跟今天的课程有什么关系?”随后教师在解答谜底的同时自然就把教学内容导入进去。
  3.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法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话。情境是学生发挥语言交际的重要场合,在合适的情境中,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教学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 《In class》时,教师先让学生一个个轮流进入教室,到最后一名学生进入教室时上课铃已经响了,学生对教师说:“对不起,我迟到了。”教师问:“我迟到了用英语是怎么表达的?”大部分学生都说不知道。教师就导入:“那今天我们就学习上课迟到用英语是怎么表达的。”在这样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对话,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既自然又能吸引学生。
  4.复习导入
  复习,就是对以前学习的知识再次进行回顾。复习导入法是通过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教师有选择性的复习能够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好的学习基础。例如,复习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6《planning for the weekend》时,教师先复习这篇课文中学过的单词,然后把和运动相关的单词列出来。新的课文是《sport》,教师引出“喜欢什么运动”的话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让学生更加自信,因为学生进行对话不会出现词穷的局面。
  (二)解读课文策略
  教师根据文本进行对话教学,就要熟悉文本内容,从中获取有效的对话信息。小学英语教材中不同年级的知识点难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对话信息。
  四、结论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使用对话教学一定要围绕对话的语言点进行。对话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依托文本进行对话教学不仅要从文本出发也要高于文本。对话教学不应该只注重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掌握,还应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特约编辑 熊叠丽)
其他文献
英语教学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心灵的完善和全面人格的养成。引导学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对集体和社会富有责任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诗歌和音乐都是充满人文气息的因素, 将这些内容引入英语教学, 既可以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提高学习兴趣。  一、善待自己  融人文精神于
“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开始往往是成功的一半”。对初为人师的新教师来说,迫切希望在开学初的教学中就能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得到学生的喜爱。这就需要在开学之初,建立起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秩序。怎样做到这点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对上好低年级体育课的一点粗浅看法,以便进一步搞好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  一、巧借形象树威信  (一)树立体育教师形象  教师要恰当包装自己,让学生喜欢。体育教师的外观应让学生有
近年来,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们都在改革旧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拓展能力等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那么如何创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的是传统教学存在着的很多误区,如教学观念的误区,教学方法的误区,以及学习评价的误区。其次,需要明确的是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和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相比是有其特殊性的。小学英语注重的是听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上也出现了分化。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由于受农村地域特点及家庭环境的影响,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习惯、意志等方面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有效实施差异教学,关注到每位学生的成长,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现状剖析  1.学习经历的差异  为了解学生电脑操作基础与信息素养的差异,掌握第一手资料,我对平水镇
这是一堂很普通的习作指导课。我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窗外明媚的阳光、醉人的花香和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丝毫激发不了我的兴趣。此时此刻,我正在为小作文的内容发愁呢。随手翻开语文书,练习2的口语交际是《学习采访》,要求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进行一次采访活动,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采访一位班主任或者一位同学(如优秀班干部、运动员、小书法家、小手风琴手、故事大王等)。我想,何不将交际内容作为一次小作文的内容,一举两得呢
《一个苹果》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水”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交代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火线运输员在路上捡到一个苹果。接着描写了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里两次传递苹果的经过:第一次,大家彼此推让,谁也不肯吃这个苹果;第二次,苹果在八位志愿军战士手中转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最后描写了战士们及“我”的内心活动。  研读此文,我感觉文本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志愿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
歌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唱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接受美的熏陶、提高艺术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可喜的变化,音乐课更灵活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多样化了,学生更快乐了。喜之余也不得不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新课堂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堪称为“天籁之声”的美妙童声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丢掉了一些传统
前不久,南阳市卧龙区组织了课堂教学研讨会。会上马闯老师执教了“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我学习观摩了这节课,并且有幸对这节课进行了现场点评。马闯老师的这节课设计巧妙,环环相扣;整节课脉络清晰,学习活动自主开放。由于学生之前已学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并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基于此,马老师创设了由长方形面积引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探究情境,这种从学生经验出发的设计,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课堂上马老师有激情、丰富的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月的朝夕相伴,让我对一(1)班47个性格迥异的新生有了不少了解。但这一个月里,孩子们的交流却是一般。这不,一到发作业就犯难,总有人问:“老师,这是什么字?”“老师,他叫什么名字啊?这个字我不认识。”也有的小朋友在发完作业本以后,发现没有自己的,就直接跑到我面前,伸出小手:“老师,我的作业本呢?”还有的小朋友索性“将错就错”,拿着别的小朋友的作业本,就直接动笔写作业了,批改时才不好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纵观我们的教育,虽然自上而下,都在进行着改革,也取得较大的成就,但作为承载着教育直接执行力的教师队伍,在为人师表、更新理念、转变教育方式等专业自觉发展方面依然不容乐观,虽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主体,自身迷失也不容小觑。  一、生活中的自我迷失:一粒一粒尘埃聚集,就成了雾霾  社会写真  镜头一:《中国教育报》李炳亭主编的《高效课堂——教师角色再认识》讲座即将开始,一位衣着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