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培训护士职业紧张与心理弹性对适应性绩效的影响

来源 :卫生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规范化培训护士职业紧张与心理弹性对适应性绩效的影响,为规范化培训护士职业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川东北地区的10所三级医院600名规范化培训护士为对象,采用职业紧张、心理弹性量表以及适应性绩效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水平线性模型分析职业紧张与心理弹性对适应性绩效的影响,以及二者对适应性绩效的交互作用。[结果]单独分析职业紧张、心理弹性对适应性绩效的结果显示:低职业紧张者适应性绩效得分比高职业紧张者得分高(β=0. 86,95%CI:0. 46~1. 32);高心理弹性者适应性绩效得分比低心理弹性者得分高(β=0. 98,95%CI:0. 66~1. 30);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低职业紧张与高心理弹性者适应性绩效得分比高职业紧张与低心理弹性组高1. 04 (95%CI:0. 76~1. 46);高职业紧张与高心理弹性组适应性绩效比参考组高0. 64 (95%CI:0. 42~1. 20);低职业紧张与低心理弹性组的适应性绩效比参考组高0. 28 (95%CI:-0. 14~0. 64)。[结论]职业紧张与心理弹性对规范化培训护士的适应性绩效有影响,而且心理弹性可以减少职业紧张对适应性绩效的影响。医院管理者应采取措施提高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心理弹性,从而提高其适应性绩效水平。
其他文献
从2001年6月8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发,2003年4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到2004年高中新课改实验区的启动,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信息化环境建设受到重视、设备得以更新、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走进该学科、与课程有关的研讨活动和交流活动不断开展,这些都标志着信息技术的学科建设开始起步。然而,几年的繁荣和洗练后,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本文力求通过素描和色彩课程设计来解决设计专业学生的造型和色彩分析能力。通过两学期训练,能满足今后专业课的造型和色彩要求。使学生逐步从传统观察和表现方法,转变到设计
第三届世界计算机大会用“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之绳将工具论紧紧捆住,计算机课程观奏响了文化主旋律。第四届世界计算机大会则从实用主义出发给工具论松绑,把文化观打入“冷宫”。从此,工具论与文化观一路走来,争执不休。在历史的天平上,总会有两个势不两立的砝码,左右着信息技术课程摇摆不定,始终不能平衡。  在大力宣扬“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的年代里,计算机教育的本意是让学生在编写和调试程序中,强化训练逻辑思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