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省高中新课改现已启动,2007年秋季已全面推行高中新课程改革。政治课如何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成,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真正达到新课改前提下对政治课的要求。
关键词 新课改;政治课教学;方法
我省高中新课改现已启动,2007年秋季已全面推行高中新课程改革。政治课如何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成,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真正达到新课改前提下对政治课的要求。
做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在自己教学活动中切实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精神,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这是每个思想政治课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最主要的就是要切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生活;扩展知识范围,开阔学生视野。这就要我们政治课教师上课要找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切入点,扩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全面、联系、准确地把握知识、认识事物、去思考。如此,政治课才能使学生在有滋有味中不仅明了知识(浅层要求),而且会培养和开发学生思维(中层要求),更重要的使知识内化成为学生自身的一种品质(高层要求)。
在高中政治第二册第五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在讲到:纳税是公民基本义务时,我没有急于直接去讲课本内容。而是先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权利与义务关系是怎样的?”学生纷纷举手,甚至有些快言快语:“权利和义务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没有不尽义务的权利,也没有不享受权利的义务。”我微笑点头,接着又问:“假如我是一位读书不多的人,谁能举个实例分析一下,让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学生们皱眉沉思一筹莫展,无人回答。我便启发“教学楼管理员和你们之间各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学生们于是活跃了,“我们有到教学学习的权利。”“教学楼管理员有按时开门、开灯的义务。”“我们有遵守教学楼管理制度的义务”“教学楼管理员有按时关锁楼门的权利。”……于是我一一列表于黑板。在一边说一边写中,学生注视着黑板,若有所思。当问及学生有什么想法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做为一个自然人和一个法人来讲有权利就必定有相应的义务。”又一个站起来说:“如果光强调某一方面的权利,不讲义务,就会伤害到相应方面的权利。”……后来在几次的晚寝检查中,我任课的班级的学生按时离楼,自觉遵守教学楼管理制度中时间规定,在班级活动中,同学们对管理人员有了更多的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的帮助。
我想,对于权利和义务的理解,他们会更深、更具体,他们不仅会在考试中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而且在生活中,他们会答得更令老师、同学、社会满意。
在讲第三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时,我结合历史,给学生讲了发生在自己身边宝鸡的一个雄壮而美丽的故事,即秦人祖先来到“岍渭之会”后,正是因为树立了要子孙“饮马于河”的雄伟理想,积经500多年努力奋斗,终有吞灭六国、统一度量衡的丰功。学生从身边的历史,明白了理想(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更重要地明白了理想需要奋斗,需要切实地努力与积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再停留在中、浅层次,而是攀上了思想政治课教师所一直孜孜以求的要“知识成为学生内在能力”的要求。
政治课的知识,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和人类进步历程的总结,其与大至国家的运转,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都紧密联系,政治课教师要注意挖掘、找准切入点。如学习第三册“事物联系普遍性表现”、“任何事物的内部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时,我不是停留在知识本身,而是贴近学生,引导学生找“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都有哪些要素、因素”,然后归结,并给学生读了一篇小短文。《近年来,研究生、博士生不能出成绩的原因》(文章归结为缺乏合作意识,锲而不舍的精神等并列举了几个事例),学生于是既明确了成长要“德、智、体、美、劳”诸要素全面发展,更明确了学生时代的全面发展是为以后成才(为了社会作贡献)做准备,还明确了“心理、信心、毅力、知识积累等”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是一个人走上社会成才必备的因素。用同样办法,我也引导学生分析学生成绩提高的诸要素及关系,……学生不仅仅感到知识学起来鲜活、生动,“有用”,更令教育者欣慰的是学生思想受到知识的震撼,引起他们思考和思维方法的更趋成熟和思想意识的进步,从而推动自身行为的进步与发展,这恰恰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梦寐以求的“高境界”。
因而,思想政治课教师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改精神,从中领悟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要求。
经过学习和实践,我自己认,新时期思想政治课应从“近”、“新”、“实”、“活”几个方面努力,才能充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近
就是思想政治课要切实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内心世界。从时间到空间上要接近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确实是社会生活的高度浓缩,是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被学生所乐于接纳。
二、新
就是要用适应新时期的思想、方法去教学。同时课文资料、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要求的切入点要新颖、新鲜、有新意,事例角度要新。要便于引导、满足学生的思考、探究的发现心理。
三、实
就是政治课要结合实际,实在、真实,要与实际溶于一体。要引导、组织学生把现实与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起来。
四、活
就是政治课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既可以以教师“讲”为主,也可以学生讨论为主,还可以由学生来“主讲”大家讨论,更可以是学生“乱弹”,只要是奔着我们的教学目标、教育目标都可以允许。……方法要灵活多样,切忌“一幅面孔到永远。”
新时期思想政治课如何更好地结合体现新课改的思想和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实际,这是每个政治课教师都应深思的问题,这也是每位政治课教师的责任。以上一些做法、想法尚不成熟,拙笔写出,只为抛砖引玉,以共同探讨新课改条件下的思想政治课的教法,提高教学。
关键词 新课改;政治课教学;方法
我省高中新课改现已启动,2007年秋季已全面推行高中新课程改革。政治课如何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成,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真正达到新课改前提下对政治课的要求。
做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在自己教学活动中切实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精神,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这是每个思想政治课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最主要的就是要切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生活;扩展知识范围,开阔学生视野。这就要我们政治课教师上课要找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切入点,扩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全面、联系、准确地把握知识、认识事物、去思考。如此,政治课才能使学生在有滋有味中不仅明了知识(浅层要求),而且会培养和开发学生思维(中层要求),更重要的使知识内化成为学生自身的一种品质(高层要求)。
在高中政治第二册第五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在讲到:纳税是公民基本义务时,我没有急于直接去讲课本内容。而是先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权利与义务关系是怎样的?”学生纷纷举手,甚至有些快言快语:“权利和义务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没有不尽义务的权利,也没有不享受权利的义务。”我微笑点头,接着又问:“假如我是一位读书不多的人,谁能举个实例分析一下,让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学生们皱眉沉思一筹莫展,无人回答。我便启发“教学楼管理员和你们之间各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学生们于是活跃了,“我们有到教学学习的权利。”“教学楼管理员有按时开门、开灯的义务。”“我们有遵守教学楼管理制度的义务”“教学楼管理员有按时关锁楼门的权利。”……于是我一一列表于黑板。在一边说一边写中,学生注视着黑板,若有所思。当问及学生有什么想法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做为一个自然人和一个法人来讲有权利就必定有相应的义务。”又一个站起来说:“如果光强调某一方面的权利,不讲义务,就会伤害到相应方面的权利。”……后来在几次的晚寝检查中,我任课的班级的学生按时离楼,自觉遵守教学楼管理制度中时间规定,在班级活动中,同学们对管理人员有了更多的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的帮助。
我想,对于权利和义务的理解,他们会更深、更具体,他们不仅会在考试中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而且在生活中,他们会答得更令老师、同学、社会满意。
在讲第三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时,我结合历史,给学生讲了发生在自己身边宝鸡的一个雄壮而美丽的故事,即秦人祖先来到“岍渭之会”后,正是因为树立了要子孙“饮马于河”的雄伟理想,积经500多年努力奋斗,终有吞灭六国、统一度量衡的丰功。学生从身边的历史,明白了理想(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更重要地明白了理想需要奋斗,需要切实地努力与积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再停留在中、浅层次,而是攀上了思想政治课教师所一直孜孜以求的要“知识成为学生内在能力”的要求。
政治课的知识,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和人类进步历程的总结,其与大至国家的运转,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都紧密联系,政治课教师要注意挖掘、找准切入点。如学习第三册“事物联系普遍性表现”、“任何事物的内部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时,我不是停留在知识本身,而是贴近学生,引导学生找“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都有哪些要素、因素”,然后归结,并给学生读了一篇小短文。《近年来,研究生、博士生不能出成绩的原因》(文章归结为缺乏合作意识,锲而不舍的精神等并列举了几个事例),学生于是既明确了成长要“德、智、体、美、劳”诸要素全面发展,更明确了学生时代的全面发展是为以后成才(为了社会作贡献)做准备,还明确了“心理、信心、毅力、知识积累等”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是一个人走上社会成才必备的因素。用同样办法,我也引导学生分析学生成绩提高的诸要素及关系,……学生不仅仅感到知识学起来鲜活、生动,“有用”,更令教育者欣慰的是学生思想受到知识的震撼,引起他们思考和思维方法的更趋成熟和思想意识的进步,从而推动自身行为的进步与发展,这恰恰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梦寐以求的“高境界”。
因而,思想政治课教师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改精神,从中领悟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要求。
经过学习和实践,我自己认,新时期思想政治课应从“近”、“新”、“实”、“活”几个方面努力,才能充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近
就是思想政治课要切实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内心世界。从时间到空间上要接近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确实是社会生活的高度浓缩,是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被学生所乐于接纳。
二、新
就是要用适应新时期的思想、方法去教学。同时课文资料、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要求的切入点要新颖、新鲜、有新意,事例角度要新。要便于引导、满足学生的思考、探究的发现心理。
三、实
就是政治课要结合实际,实在、真实,要与实际溶于一体。要引导、组织学生把现实与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起来。
四、活
就是政治课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既可以以教师“讲”为主,也可以学生讨论为主,还可以由学生来“主讲”大家讨论,更可以是学生“乱弹”,只要是奔着我们的教学目标、教育目标都可以允许。……方法要灵活多样,切忌“一幅面孔到永远。”
新时期思想政治课如何更好地结合体现新课改的思想和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实际,这是每个政治课教师都应深思的问题,这也是每位政治课教师的责任。以上一些做法、想法尚不成熟,拙笔写出,只为抛砖引玉,以共同探讨新课改条件下的思想政治课的教法,提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