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二喻

来源 :读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的尊严及其内心的挣扎,不能不受到金钱的制约,于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颇为流行。有人意怀“策反”,则认为“金钱不是万能的”。因为两句话间距甚大,各占形势,人们便很难识辨金钱的本真面目。“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人说金钱是骏马 (世路难行钱做马),有人说是兄长 (孔方兄),有人索性认为是命根子。金钱的使用广泛,无孔不入,数千年往矣,很多人并未能认清其本相。
  对金钱认识得比较深刻的,一是700多年前英国的培根,一是1300年前的唐代名臣张说。
  培根认为金钱对于人生,近似于辎重之于行军作战。没有辎重,军队是寸步难行;辎重倘是过剩,不仅致成拖累,贻误战机,而且会反过来招殃取祸,一败涂地。人生处处是战场,培根提示人们对金钱要取用有度,马虎不得,比喻得确切精当。
  早于培根500余年的张说,针对金钱写过一篇187字的 《钱本草》。本草,为中药之统称。张说以中药喻金钱,寄寓着诊疗人性之旨意,其目光之深沉,远非普通郎中所能及。《钱本草》 认为,金钱“偏能驻颜,采泽流润”。运用金钱可以摄取人世间第一流的脂膏雨露,滋养本体,补益自身,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愉悦的心情洋溢于面颜,气色红润,容光焕发。正因为这样,张说在一开篇就指出:“钱,味甘,大热。”财主们心里满足而泛起愉悦的甜蜜感,而且是钱越多越甜蜜,甜蜜感渐渐生热,热气旺盛而气粗,气粗则胆壮,红得发紫,炙手可热也。“味甘、大热”之际,张说则一声断喝:“有毒!”
  毒在何处?“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
  “药采”即敛财。世间敛财的方式多种多样,技术、方术、武术、巫术、魔术、马术,几乎都可以拓展成敛财的门径。培根也认为致富的途径千条万条,其正道则只有一条—— 依靠诚实与汗水致富,正道上勤劳致富,效果虽是迟缓,却也是稳妥可靠的。要成为暴发户,唯有步入贪污、受贿、盗窃、讹诈的歪门邪道,所致成的必然症结便是“伤神”。何谓“伤神”?张说认为是“能召神灵,通鬼气”。
  人性面对金钱时,着实险恶。两个贼夜间盗墓,墓里的将宝珠递出穴口,穴口上的接到宝珠,便用铁锤猛一下击毙同伙,封闭穴口,悄然遁去。美女有钱,绝不嫁于老翁;而老翁腰缠万贯,必能娶得美丽的少女。金钱能不动声色地毁人生命,破人贞操,不就是“召神灵,通鬼气”的绝妙注解么?
  俗谓“金钱万能”。财主们手里大量的金钱,依然具备着诸种用途。问题是,财主有财主的愿望,其愿望因为皈依于难填的欲望,这愿望便只能是失衡的、失度的,在政坛上铸造成野心,在经济上掘成为欲壑。依照培根所言,面对巨额金钱,上天只赋予财主们暂且的、虚荣的保管权力—— 饱饱眼福罢了,他们心里所预为安排的俱属幻影,无一成真。这是“召神灵,通鬼气”的又一條注释。
  有史以来的贪官污吏,在金钱上俱是“终日只恨聚无多”的典范。针对这亘古难移的财主本性,张说进一步点明:“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积而不散,悭吝成性,被盗被劫,或遭“水火”,尚属于小患。现代社会,保安防范措施日益完备,盗贼、“水火”之类,都不在话下了,笔者所理解的潜在“之灾”,应是“药采”时来路鬼祟,终究要受到现实生活的认真清算,严厉审判。
  恰如其分的比喻,有益拓展人们对金钱的认知。西方的培根从宏观上俯视,喻金钱为辎重;东方的张说自微观处切脉,喻金钱为本草。中外思想家的光芒与魅力,互为表里,无远弗照,至今对世道人心有导航之效。
  (选自《一束蒲公英》/杨闻宇 著/线装书局/ 2017年4月版)
其他文献
强学会  康有为和他的朋友们创立的变法维新协会称“强学会”(“高等学会”),其成员不仅有北京最有学问的翰林,也包括督察院的监察官和内阁的低级文官。政府的机关报——《邸报》,千百年来一直是首都唯一的报纸。但现在,第一次出现了一份新报纸。它独立于政府,尽管受到它的暗中支持。这份报纸的发行者就是强学会。有趣的是,这时的维新派依然羞羞答答、半遮半掩。知道广学会的月刊 《万国公报》 多年以来在高级官员之间广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先。随着时代发展,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也有了更为宽泛的内容和要求,同时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考验。那么,新时代背景下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该如何建设呢?笔者从多年管理经验出发,结合学校实际对学校如何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了经验分享。  关键词:师德师风;立德树人;下功夫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2-03 文章编号:16
摘 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为学生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湖南省浏阳市荷花街道人民路第二小学自2010年建校起就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积极倡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加大硬件设施建设投入,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氛围,以活动为载体促进阅读,旨在让师生亲近书籍,引领师生从阅读走向悦读。  关键词:阅读习惯;“书香校园”;以活动为载体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05
从1929年开始,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才正式宣告形成。但是3月12日仅仅作为全国统一的节日而已,具体在哪一天动员民众大规模植树,还要由各地政府根据情况来定。例如上海市政府在1931年登報说明:“本埠地气温暖,植树节宜提早十日。”别处3月12日植树,上海3月2日植树,提前了十天。而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张学良却在1929年发表通电:“以东省气候较寒,自应稍缓时日。现经议决,辽宁省定为每年4月5日植树,
由于佩剑将军张克侠、何基沣在淮海战役不久就择机发动“兵变”,导致国民党军队的军事部署陷于紊乱,使战局的天平迅速地向有利于解放军方面倾斜。与此同时,身在南京的蒋介石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他做梦都企盼着节节败退的国军能突然来个咸鱼翻身,以挽救气息奄奄的国民党政权。为了给在前线苦撑苦战的“国军”将领打气,他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和亲自打电话到前线时,都反复地强调,“在此党国危难之秋,希望能有力挽狂澜的神勇将军出
原编者按: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司徒美堂这个名字可能已经相当陌生了,但在20世纪上半叶,他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是美洲华侨组织安良堂的创始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给他当法律顾问;他是孙中山的挚友,资助孙中山开展革命活动;抗战爆发后,他在华侨中募捐1400多万美元、几十架飞机,有力地支持了抗战;他是蒋介石的座上宾,蒋对他礼让有加;他也是毛泽东、周恩来真心信任的朋友,他逝世后周恩来亲自为他执绋。本文由司徒美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低年级学生对语言非常敏感,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有效的阅读实践。文章以低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营造氛围、选择读物、家校引领、阅读输出这四个方面探究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希望为更多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营造氛围;选择读物;家校引领;阅读输出  一、营造氛围——开辟优质的土壤  种子的成长需要合适的
1994年3月11日,我奉命出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在香港回归祖国最后一程的坚定步伐里,有一份微薄但是竭尽忠诚的努力。转眼已经25年过去,长江后浪推前浪,1997年7月1日,历史揭开新篇章,“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发展。  香港在新时代的新长征路上,具备了一浪更高过一浪的气派,决不会再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任何艰险都无法阻挡她为维护国家主权
1.案例描述  (1)“你动我猜”。刚一上课,我就和学生玩起了“你动我猜”的游戏。我请了4位同学依次用动作表演出“苦思冥想”“连蹦带跳”“手舞足蹈”“蹑手蹑脚”四个成语。几个表演的学生苦于不能说出答案,竭力扭动着身体,摆出各种夸张的动作。其他同学都认真盯着表演的学生看,研究他们的动作,时不时说出些自己猜想的答案来。  当我揭晓正确答案后,有些同学对表演提出了质疑。小宁说:“小刚表演的连蹦带跳,怎么
摘 要:自2018年1月新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普通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历史教育逐渐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多维度地运用初步形成的核心素养,成为当下历史学科教学和教改的重中之重。文章试通过近五年来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历史部分的选择题命题的具体分析和延伸解读,浅析在“新情境”命题环境下引导学生将核心素养运用于多维度的问题解决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