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w06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优化创设教学情境、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合理利用错误资源、课堂评价多元化等方面出发,就如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略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教学过程;精心设计;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58-1
  一、注重优化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基点,合理选择情境素材;以激活知识、技能为目的,精心设计情境过程。情境创设切不可理解为仅在教学的开始阶段发挥作用,应统筹考虑,注意将情境的创设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维持并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同时,情境创设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创设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学生兴趣、爱好出发,挖掘与教学相关的情境。二是以当前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在创设的有效教学情境下,学生的思维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自发地产生“我想做些什么”的问题,形成任务,并且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建构知识。
  课堂问题的提问巧妙适度也非常重要,有效的课堂提问可推动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注意避免问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的无思考价值的简单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会导致减弱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适时设置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疑问,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
  二、注重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作用发挥越来越大,每一位学生都应学好、用好。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融知识性、技能性、工具性于一体的重要的基础课程。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灵活运用“学用结合”、“以任务带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用结合”中的“学与用”是一体化的过程,两者应有机结合;不能为了突出“学”忽略“用”,变成纯粹“就技术而讲技术”;也不能片面强调“用”而否定“学”,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与技能系统的“学”,才能更好地“用”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去。在“用”的设计上,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来灵活设计任务。比如,教师可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观点等,布置学生制作相应的PPT’课件,并选择制作表现突出的学生给全班演示讲解,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在PPT课件制作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实现学用结合、互相促进。
  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的同时,教师应注重小组合作的真实有效。由于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特别明显,这给教学实施带来了一定困难,采用小组学习方式,通过组内协作、组间竞争,能够促进优势互补,发挥优秀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示范作用,实现共同提高,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都能完成学习任务。当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也应考虑该任务或问题有没有必要合作。对于学生能独立解决的简单问题或任务就不需要合作,否则,合作将演绎成教学“点缀”,最终流于形式。因此,教师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时努力做到:确有必要,分工明确,建立机制,适时引导。
  三、注重合理利用错误资源
  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怕学生犯错误,因为错误就是教学的资源。更何况很多操作是容易出错的。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错误资源呢?教师要在课堂上对错误资源有效利用,首先要重建错误观,去尊重学生、理解错误,营造一个真实的、相互支持的课堂,让错误有生存之地;其次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千差万别”的错误成因了然于胸,才能精心预设,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心境,一种容纳奇异的胸怀进入课堂,对课堂的“错误”慧眼识真金;课堂上有预设生成的错误资源,也有非预设生成的错误资源,有效利用这些“错误”,将再生资源,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获得发展。
  四、注重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教学。
  评价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教与学两方面的信息,便于教师和学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缺乏教师的激励性和肯定性的评价,教学算不上是成功的。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每一个合理的想法都给予肯定,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当然,这里的评价指的是多元评价。评价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且评价要即时,比如在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后,教师要对学生完成的任务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要点评。对于操作快的学生、操作方法用的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讲解纠正;对于完成任务慢的、甚至未完成任务的学生应多给予鼓励。通过评价,学生自信心增强了,创新思维发展了,信息素养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激发出来了。
其他文献
摘 要:老子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英语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预留时间,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的同时打造英语课堂的真正高效。  关键词:英语学习;预留时间;打造高效  中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我们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会听说读写,这应该是高效语文课的“保底工程”,也是学生成长中坚实的塔基。  关键词:高效课堂;语文;魅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73-1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
摘 要:词语,就好像是文章的眼睛,需要学生去发现,更需要老师的慧眼去捕捉,引导学生抓住一个或几个关键词,进行必要的语言文字训练,在品味词语中激活表达,在情境表演中想象画面,在创设情境中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让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有所悟。  关键词:词语;品味;想象;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82-1  词语,就好像是文章的眼睛,需
摘 要:笔者设计本堂课的出发点是还课堂于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通过启发式的课堂、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案例描述;教后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94-1  一、案例描述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演示导
摘 要:本文从建构学习理论出发,以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导学案编制教学为例,阐述在导学案的编制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在教学中使用导学案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主动建构;导学案;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36-2  教师通过导学案的编制,精心设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智慧地干预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核心内容和核心
摘要:工作坊是参与体验式培训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以教师为基础的辅导师资的培养模式。运用工作坊进行心理辅导教师培训能极大地提高培训效果。  关键词:工作坊;心理个案辅导;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5-009-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目标一般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促进求助者的自我探索,不仅需要辅导者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
摘要: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借助它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就突出了英语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口语能力;研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65-2  一、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较低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原因  1.主观上:大多数英语教师只重视“听”、“读”与“写”,认为能“听”会
摘 要:当前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大多处于浅显层面,学生对于其价值辨识不清。为助推学生健康发展,教师亟需加强理性阅读指导。  关键词:思辨;理性;阅读;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80-1  《语文学习》2015年第一期的“关注”栏目披露了一个不容小觑的教学故事:问一学生如果他处于林冲的处境会怎样,他的反应是“拍着桌子道‘杀尽那帮鸟
摘要: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适当的引导。教师要懂得在课堂恰当“留白”,给予学生安静思考、交流的空间,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热情,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使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和创新,达到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留白艺术;运用
摘要:今年一次失败的区公开课,让我反思到,教会学生做题固然重要,教会学生思考更重要。因为会做题不一定会思考,但会思考就一定会做题,而且会做好题。  关键词:学生;思考;做题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72-1在今年3月份,我上了一堂区公开课,课题是《平方差公式》,自己之前认真备课,在本校内还磨了两节课,算是心中有数吧。课的流程大致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