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者和表演者在吸收国外声乐艺术经验的同时,一直坚持继承借鉴传统戏曲艺术之精华。例如,将戏曲的板腔体、吐字咬字、润腔技巧等运用于民族声乐的创作与表演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审美需要的"戏歌唱法"。其中,我国早期歌剧作品《白毛女》在这方面有很好的代表性。本文试以这部歌剧的一个选段《恨似高山仇似海》为例,分析一下戏曲元素在民族声乐作品中的成功运用和独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