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联合丁苯酞治疗儿童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o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丹参川芎嗪联合丁苯酞治疗儿童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儿童急性脑梗死患儿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5~10 ml/次,1次/d,加入100 ml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静脉滴注。试验组在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1次/d。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肌力恢复及神经缺损评分情况。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9%(29/33),对照组为75.9%(22/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4.00 ± 0.47)分比(3.59 ± 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5.42 ± 2.18)分比(6.86 ± 2.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丹参川芎嗪联合丁苯酞治疗儿童脑梗死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借鉴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挪威、德国、韩国、奥地利、泰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标准,参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全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老年人严重不良反应所涉及药物情况以及北京市参与"医院处方分析合作项目"的22家医院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用药数据,采用三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遴选,将遴选出的药物按照专家评分的高低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药
目的探讨改良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方法,并对比分析改良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传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比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改良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35例(改良组)和行传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35例(传统组)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随访的情况。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182 ±
期刊